一种网状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25 评论:0


1.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状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益,在光伏领域内随着环境快速的变迁,业内人士均不遗余力的研究、发展最不受环境影响的发电组件,而其中就包括了封装胶膜的研究。翻看现有的技术可发明在封装胶膜行业中,对于胶膜的研究从数十年前即已展开,而且这项研究到现在仍持续的进行着;其中,包括了对胶膜透光率、反射率、穿透率、转光、交联度...等等各项技术,其在在的都属于是间接的和发电率产生关联。
3.而关于发电率直接关联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的在业界引起大广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光伏电池的主栅、细栅的架构、填料...等。这些不同的研究主旨都在于是如何的提高发电率,或是提高导电率。然而,这些不同的研究似乎都未能解决目前发电率不足的问题,以致于在光优电池的尺寸以及数量上都无法有效的减少,或降低。因着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使其与传统的电网发电成本相比具有竞争力是光伏产业的目标。
4.为能解决上述的问题,申请案所提供的技术特点在于提供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网状电极结构内具有复数条导线,且每条导线的高宽比是大于1.5;由于具有上述高宽比大于1.5的特征,所以对于电池而言可具有最小的遮蔽率,故而电池可以接收更多的光子,光电转换出来更多的电子,以致电池可有更为突显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申请案的主要目的即是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包括了一网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体是由复数导线组成,且每一条所述复数导线的高宽比大于1.5。
6.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的每一导线具有10-50μm的宽度以及25-250μm的深度。
7.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的一自由端是具有一焊带。
8.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的另一自由端,且相对于所述焊带处是具有油墨。
9.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横截面的总合至少是0.2mm2。
10.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之间的中心距大于0.5mm。
11.申请案的再一目的即是所述复数导线之电导率大于1000000s/m。
附图说明
12.图1是网状电极结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13.图2是网状电极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则如同图1和图2所示。请参阅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网状电极主要是包括了复数条导线10,且网状的结构纯粹的是由所述复数条导线10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或是矩阵方式来组成;其中,复数条导线10中的每一条导线都具有一高度,以及一宽度,且其高度和宽度的比值为大于1.5。如此,对于日后此种网状电极在和电池相合并使用时,网状电极结构不会对电池形成过多的遮蔽,因而电池在具有最小的遮蔽率的前题下,电池才能接受尽量多的光子,从而在光电转换上,才能产生最大化的电子数,并进而才能有限的空间下,和同级电池相比,产生更多的电力。
15.同时,电池在具有最小的遮蔽率的前题下,所述复数导线10的每一导线具有10-50μm的宽度以及25-250μm的深度。
16.在考虑网状电极结构和其它电子/电路组件连结应用的方便性上,所述复数条导线10的一自由端是可具有一连续性的焊带20。所述复数导线10的另一自由端,且相对于所述焊带20处是具有油墨30,且此油墨30是仅设置于所述复数导线10的端点,且并不连续。再者,为了能保证网状电极结构能具有收集电子,并传输电子的功效,所述复数导线10横截面的总合至少是0.2mm2。同时,所述复数导线之间的中心距(d)大于0.5mm,并满足所述复数导线10之电导率大于1000000s/m。
17.导线的材料可选自铜、银、铝、镍、铋、钛、锡、钨、石墨烯、碳纤维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混合。
18.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包括了一网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体是由复数导线组成,且每一条所述复数导线的高宽比大于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的每一导线具有10-50μm的宽度以及25-250μm的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的一自由端是具有一焊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的另一自由端,且相对于所述焊带处是具有油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横截面的总合至少是0.2mm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之间的中心距大于0.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复数导线之电导率大于1000000s/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网状电极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网状或矩阵形的电极。主要是在网状电极结构中的每一条导线的高宽比至少为1.5;以此方式设置的导线在使用时,才不致于会对后续的电池产生过大的遮蔽;同时,在保证电极不熔断的前题下,电极具有最大的截面积。具有最大的截面积。具有最大的截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