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及理疗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7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及理疗机。


背景技术:

2.通过燃烧或加热辅材来进行理疗,如艾灸、沉香灸、中药薰蒸等,因其疗效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理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烟雾中含有多种形态的复杂成分,大量长期吸入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3.现有技术对烟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4.(1)多级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不能完全去除艾烟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不能循环使用,有效处理周期短,需要频繁更换过滤芯和活性炭滤芯,使用成本高,更换下的滤芯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2)高压静电+过滤处理方式。利用该处理方式处理艾烟中的颗粒物和焦油,但不能完全去除有残留,不能处理艾烟中的有害成份,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大,且处理过程中高压电场稳定性差易出故障,高压电场内聚积的焦油清洗很困难。
6.(3)三元催化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先将艾烟加热,然后进入催化净化室净化。三元催化易出现催化剂中毒,需更换催化剂;另外钯、铑、钌等催化剂有自己的催化范围,但是有机辅料因为成份五花八门,因而生成废气的成份也多种多样,固定配比的催化剂无法胜任多样性辅料产生废气的净化工作,导致净化不完整,排出的气体存在异味,达不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净化除味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及理疗机。
8.一种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包括:
9.保温的加热室;
10.净化流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形成于所述加热室内的且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热解腔;以及
11.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室内,用于加热所述热解腔内的待净化的空气至设定温度,以使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热解。
12.上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待净化的空气通过进气口送入净化流道的热解腔内,通过加热组件的加热件将净化流道内的待净化的空气加热至设定温度,使得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发生热解,转变为无毒、无味的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加热组件无需催化剂,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而且,净化流道和加热组件彼此分离的、不直接接触(气热分离),可以增强加
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加热组件更加耐用,不易损坏;此外,加热室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可以降低加热组件的热量损耗,防止热量过度流失,提高加热组件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直接加热室内环境,导致室内环境温度太高。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包括导热的加热管段,所述加热管段位于所述加热室内以形成所述热解腔。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段为沿螺旋方向延伸的螺旋形,所述加热管段的中心围成一加热腔,所述加热件插入所述加热腔内。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管还包括导热的冷却管段,所述冷却管段位于所述加热管段的沿气流方向的后侧,并伸出所述加热室之外。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层和位于刚性层内侧的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围成所述加热室。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层包括箱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箱体为长方体,所述箱体的前侧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前开口和底开口,所述第一箱盖用于封闭所述前开口,所述第二箱盖用于封闭所述底开口,且所述第一箱盖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箱盖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盖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净化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伸出。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层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隔热层上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对应地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插接配合。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刚性层之间设置有避免所述固定座装偏的定位结构。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压紧片,该压紧片受到压力时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紧贴。
21.一种理疗机,包括主机、机械手臂和工具头,所述工具头上设有抽吸口,还包括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所述净化流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抽吸口连通。
22.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24.图2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25.图3为图1中所示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的立体图;
26.图4为图3中所示热解组件的爆炸图;
27.图5为图3中所示热解组件的剖视图;
28.图6为图3中所示热解组件的隔热件的箱体的立体图;
29.图7为图3中所示热解组件的净化管的立体图;
30.图8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31.图9为图1中所示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后视图;
32.图10为沿图9中e-e线的剖视图;
33.图11为具有图1中所示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艾灸机的局部剖视图;
34.图12为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00、室内烟雾净化装置;200、热解组件;210、隔热件;210a、加热室;211、刚性层;211a、箱体;212、第一箱盖;212a、第一插接孔;212b、定位柱;213、第二箱盖;213a、第一过孔;213b、第二过孔;214、第一隔热板;214a、第二插接孔;215、第二隔热板;216、第三隔热板;217、第四隔热板;218、第五隔热板;219、第六隔热板;220、净化管;221、入口端;222、出口端;223、加热管段;223a、热解腔223a;224、连接件;225、加热腔;226、挡板;227、冷却管段;228、连接条;229、连接管段;230、加热组件;231、加热件;232、保护管;233、固定座;233a、插接部;234、定位片;234a、定位孔;235、压紧片;236、测温件;300、气流推动组件;310、增压件;320、连接通道;330、连接管;400、粗滤组件;410、粗滤室;420、吸收棉;510、外壳;511a、吹风口;511b、装拆口;512、门板;513、进风口;514、冷却风道;515、冷却室;516、送风道;517、排风口;518、顶柱;520、第一冷却风扇;530、第二冷却风扇;600、负离子发生器;700、理疗机;710、主机;711、机壳;515、通孔;712、挡风板;713、磁吸组件;720、机械手臂;730、工具头。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8.在本文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含有待净化物质(如艾烟、艾油等)的空气,其包括热解组件200和气流推动组件300。
41.其中,热解组件200包括加热室210a、净化流道以及加热组件230,其中,加热室210a起到保温的作用,可以降低加热组件230的热量损耗,防止热量过度流失,提高加热组件230的利用效率。净化流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形成于加热室210a内的且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热解腔223a。加热组件230包括加热件231,加热件231位于热解腔223a之外,加热件231用于加热热解腔223a内的待净化的空气至设定温度,以使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热解。
42.需要理解的是,加热组件230加热热解腔223a内的空气的方式,可以通过直接加热
的方式加热,也可以通过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如可以加热加热室210a,使得加热室210a内的空间温度上升,从而使得热解腔223a内的空气温度上升(间接加热),进而使得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发生热解。也可以通过磁感应发热的方式,直接加热热解腔223a内的空气。
43.通过实验发现,净化效果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到一定温度时,净化效果升高的效果不明显,但如果温度太高会导致能耗高,对其他隔热件和加热组件230的性能要求提高,增加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基于以上因素,设定温度为860~1100℃。
44.气流推动组件300与进气口或出气口相连通,用于使待净化的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净化流道并通过热解腔223a。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通过气流推动组件300对待净化的空气增压并送入净化流道的热解腔223a内,通过加热组件230的加热件231将净化流道内的待净化的空气加热至设定温度,使得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发生热解,转变为无毒、无味的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与三元催化处理方式相比,该室内烟雾净化装置无需催化剂,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而且,对各种烟雾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通用性强。
46.另外,由于气(待净化的空气)热(热源)分离,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高温密封性需求,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加热组件230更加耐用,不易损坏,即使损坏了,维护和更换方便快捷。
47.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只设置有气流推动组件和热解组件200,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操作简单方便,整体为小型化设备,适用于日常的室内空气处理;且室内空气经由气流推动组件、热解组件200处理后即可完全净化,不需要反复重复处理,即吸即净即排,一次性处理净化空气,流程短,净化所需时间少,净化效率高,且净化后的空气能够达到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8.见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烟雾净化装置还包括粗滤组件400,粗滤组件400的输入口用于吸入待净化的空气,粗滤组件400的输出口与净化流道的进气口连通。粗滤组件400用于对待净化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粗滤组件400可以为包含吸收棉420、活性炭、吸附性液体(比如水)等物质的部件。设置粗滤组件400,可以对待净化的空气进行初步处理,除去空气中的一部分杂质,比如可见性的油墨、粉尘等,特别是大颗粒的无机物,避免流入到净化管220内;同时对空气进行初步处理,也可以防止空气过度污染后面的气流推动组件300。需要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主要用于净化艾灸场所的空气,而艾灸场所的空气,除了空气中包含的灰尘、燃烧后的无机烟灰外,主要的待净化物质就是燃烧艾灸药物所产生的有机油烟了,故在应用了粗滤组件400过滤了灰尘、无机烟灰的基础上,再热解净化空气内的有机油烟,就可以使得待净化空气基本被完全净化,从而使得净化后的空气能够达到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了。
49.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粗滤组件400包括粗滤室410和吸收棉420,吸收棉420设置在粗滤室410内,粗滤室410的输入口用于吸入待净化的空气。粗滤室410用于容纳吸收棉420,吸收棉420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一部分杂质。需要理解的是,粗滤室410可以设置有多层,从而可以对待净化空气进行多次吸附过滤处理。需要理解的是,粗滤组件400也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粗滤处理部件。
50.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流推动组件300包括增压件310,增压件310的输入口通过连接通道320连通粗滤组件400的输出口,增压件310的输出口连通净化流道的进气口。增压件310可以为泵或者风机,均可以提供供空气流通的压力。气流推动组件300(增压件310)可以设置在净化管220之前,气流推动组件300的输入口连通粗滤组件400的输出口(或者不设置粗滤组件400、直接连通外界),气流推动组件300的输入口用于主动吸入粗滤组件400处理后的空气(或者直接吸入外界待净化的空气),气流推动组件300的输入口主动吸入粗滤组件400处理后的空气,从而使得粗滤组件400内产生负压,进而使得粗滤组件400的输入口被动吸入待净化的空气,而气流推动组件300的输出口输出一定的压力,从而主动排出并推动空气向净化流道内流动,并使得净化流道内的空气继续在净化流道内流通,最终在经过净化流道的热解腔223a热解净化后,由其输出口排放到外界。
51.需要理解的是,按照空气流通路径,气流推动组件300设置在粗滤组件400后,可以降低待净化空气对气流推动组件300的污染;而气流推动组件300设置在热解组件200前,可以防止高温热解净化后的空气流通到气流推动组件300内后,损坏气流推动组件300。需要理解的是,气流推动组件300可以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连接的管路。
52.参见图2~7,在一个实施例中,热解组件200包括净化管220,净化管220的内部通道形成净化流道,净化管220包括导热的加热管段223,加热管段223位于加热室210a内以形成热解腔223a。采用净化管220形成净化流道的结构,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作为替代方案,热解组件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加热室210a内的多个隔板,由多个隔板围成净化流道。净化管220可以采用金属、石英等导热材料制成。
53.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管段223为弯曲形(如螺旋形、回字形),可以使得加热管段223在加热室210a内占据更多的空间,位于加热室210a内的加热管段223的长度更长。和/或所述加热管段223内设置有分隔件(图中未示出)将加热管段的内腔分隔成多孔道结构。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空气流过加热管段223所需的时间更长,从而可以增加热解的时间,使得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在净化管220内被充分加热热解净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加热管段223处在加热室210a内的外表面面积,增加其和加热室210a内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其热的吸收率,使得加热管段223能够被迅速、完全地加热到热解所需温度,提高净化效率。
54.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管段223沿螺旋方向延伸围成一加热腔,加热件231插入加热腔内,这样,加热管段223可以更加方便、充分地吸收加热件231散发的热量,提高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方便加热净化管220内的空气,提高热解效率。
55.在一个实施例中,净化管220还包括导热的冷却管段227,冷却管段227位于加热管段223的沿气流方向的后侧,并伸出加热室210a之外。由于加热室210a之外的空气温度大大低于加热室210a内的温度,加热管段223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管段227时与加热室210a之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的下方设置有挡板226,该挡板226通过至少两个沿轴向延伸的连接条228与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相连。这样,从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排出的高温气体通过挡板226反射后从挡板226与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之间的间隙排出进入空气中,有利于快速降低排出高温气体的温度,同时避免高温气体直接排出烫伤其他零部件。
57.在一个实施例中,净化管220还包括连接管段229,连接管段229位于加热管段223的沿气流方向的前侧,并伸出加热室210a之外,连接管段229的入口端221与连接件224相连。连接件224通过连接管330与增压件310的输出口连通(见图2)。
58.参见图2~7,在一个实施例中,热解组件200包括隔热件210和外壳510,隔热件210内设有加热室210a,外壳510外包在隔热件210之外。隔热件210通过外壳510与外界隔开,避免隔热件210散发的热量过大损害其他零件。
59.如图3、4、6、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热件210包括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层211和位于刚性层211内侧的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刚性层211起到支撑与一定的隔热作用,而隔热层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将加热组件230散发的热量尽可能地保存在隔热件210内(或者说热解空间内),从而降低能量损耗,也降低其对隔热件210外环境的不良影响。需要理解的是,隔热层应保证具有一定的厚度,提高保温隔热的效果。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刚性层211包括箱体211a、第一箱盖212和第二箱盖213,箱体211a为长方体形,箱体211a的前侧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前开口和底开口,第一箱盖212用于封闭前开口,第二箱盖213用于封闭底开口,且第一箱盖212的下端与第二箱盖21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箱盖2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213a和第二过孔213b,净化管220的入口端221和出口端222分别从第一过孔213a和第二过孔213b伸出。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板214、第二隔热板215、第三隔热板216、第四隔热板217、第五隔热板218及第六隔热板219,第一隔热板214、第二隔热板215、第三隔热板216、第四隔热板217、第五隔热板218及第六隔热板219围成一长方体加热室210a。隔热件210采用此种结构,装配时,先分别将第一隔热板214、第二隔热板215、第三隔热板216、第四隔热板217、第五隔热板218装入箱体211a内形成第一组件,将第六隔热板219固定在第二箱盖213的内侧形成第二组件,然后再将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装配在一起,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
61.参见图4、5,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件231为电阻丝。为了保护加热件231,加热组件230还包括套设在加热件231外部的保护管232。优选地,保护管232为u形,加热件231穿设在保护管232内。加热组件230还包括隔热材料制成的固定座233,保护管232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座233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管232为石英管。作为替代方案,加热件还可以采用磁感应加热,加热件为电子线路板,加热管段223采用含铁的材料制成,加热件加热加热管段223,从而起到加热待净化的空气的效果。
62.参见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30还包括测温件236,测温件236位于加热室210a内,且位于净化管220外,测温件236用于检测加热室210a内的温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测温件236为热电偶,热电偶位于u形保护管232的两个支管之间,且热电偶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233上。设置加热件231,用于加热隔热件210内的空间(或者说空气),而测温件236可以实时测量隔热件210内的空气温度,保证其始终保持在热解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并且可以通过温度的检测,及时发现加热件231的损坏,从而进行加热组件230的快速更换拆装。
63.参见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30与隔热件210可拆卸地连接。加热组件230为易于损坏的部件,特别是测温件236,容易损坏,故加热组件230可拆卸地插接在隔热件210内,方便加热组件230的快速检测、更换、维修以及安装;即加热组件230为可快速拆装的模块化部件。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箱盖212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212a,第一隔热板214上对应开设有第二插接孔214a,保护管232和测温件236通过第一插接孔212a和第二插接孔214a插入加热室210a内,固定座233与第一插接孔212a和第二插接孔214a插接配合。为了避免热量从固定座233与第一插接孔212a和第二插接孔214a之间的缝隙流出,第二插接孔214a为台阶孔,固定座233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孔214a配合的台阶状插接部233a,插接部233a插入第二插接孔214a内。这样,固定座233与第二插接孔214a配合紧密,避免产生缝隙。
65.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233上设有定位片234,定位片234上设有定位孔234a,第一箱盖212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定位孔234a配合的定位柱212b,定位柱212b可插入定位孔234a内,避免固定座233装偏而导致热量从固定座233与第二插接孔214a之间的缝隙流出。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233上设有压紧片235,当盖上门板512时,上门板512内侧面上的顶柱518压在压紧片235上,压紧片235受到压力时使固定座233与第二插接孔214a紧贴在一起,增加密封性,避免热量从固定座233与第二插接孔214a之间的缝隙流出。
67.参见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烟雾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管段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从加热管段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中,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影响室内舒适度;而且,高度气体容易烫伤人体或其他物体。设置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冷却室内的温度,以确保经过净化的空气在排出时具有适宜的温度。
68.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室515和第一降温组件,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冷却风扇520。净化管220先通过隔热件210之后再通过冷却室515,净化管220的冷却管段22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冷却室515内,净化管220与冷却室515两者的空间不连通,而第一冷却风扇520与冷却室515连通,从而可以给冷却室515通风散热,进而给净化管220及其内已热解净化的空气降温冷却。需要理解的是,冷却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冷却净化管220内的空气,比如冷却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贴附在隔热件210之后的净化管220管壁上(管内壁或者管外壁皆可,而设置在管外壁可以防止半导体制冷片被污染、直接被加热过度而损坏),从而可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冷却净化管220内的空气;需要理解的是,净化管220位于冷却室515内的部分,也可以设置螺旋管段,增加净化管220的散热面积。
69.参见图1和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510与隔热件210之间形成冷却室515,外壳510上设有与冷却室515连通的进风口513和排风口517,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冷却风扇520,第一冷却风扇520的出风口与外壳510上的进风口513连通。通过第一冷却风扇,将外部空气引入冷却室内,带走冷却管段产生的热量,实现气体冷却。优选地,排风口517设于外壳510的底部,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从排风口517伸出冷却室515。这样,从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排出的高温气体和从排风口517排出的温度较低的低温气体在排风口517的下方混合,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从冷却管段227的出口端222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温度。
70.优选地,隔热件210的各个表面与所述外壳510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冷却风道514,这样,第一冷却风扇520送入的冷却风经过冷却风道514后进入冷却室515中,然后从排风口517排出。虽然隔热件210设置了隔热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其热量逸散到隔热件210外,但是由于隔热件210温度过高、与外界环境温差很大,且热量的逸散不能完全避免,故隔热件210外的空间(或者说空气)不可避免地会持续升温;而即使由于隔热措施的隔热作用,使得升温较慢,但是如果完全不处理,则隔热件210外的空间温度总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损坏甚至完全融化外壳510,导致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受损,通过第一冷却风扇520和冷却风道514
可以及时将隔热件210附近被逸散热量加热的空气吹走,从而可以保持外壳510内整体温度不至于太高,防止损坏室内烟雾净化装置。
71.参见图1、9、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510上设有用于装拆加热组件230的装拆口511b和用于关闭装拆口511b的门板512,装拆口511b与隔热件210上的第一插接孔212a和第二插接孔214a相对。这种结构方便用户对加热件进行更换和维护。还包括用于降低门板512与隔热件210之间的温度的第二降温组件。通过第二降温组件,可以确保插接孔和门板周围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高温对周围部件的影响。
7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降温组件包括设于外壳510顶部的用于向门板512与隔热件210之间的间隙吹风的条形吹风口511a和用于向吹风口511a送风的第二冷却风扇530。由于隔热件210设置有插接口,而为了便于加热组件230的可快速拆装,插接口处相对隔热件210的其他部位,密封形较差,此处温度升温更明显,影响更快、更大,故专设第二冷却风扇530,第二冷却风扇530排出的风通过吹风口511a吹向门板512与隔热件210之间的间隙,形成风幕降低第一插接孔212a和第二插接孔214a与外壳510之间的空间的温度。
73.在一个实施中,外壳510的上方设有送风道516,送风道516的一端与第二冷却风扇530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吹风口511a连通。这样方便布置第二冷却风扇530。
74.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600,负离子发生器600设置在净化管220的输出口。设置负离子发生器600,可以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仅符合国家室内空气排放标准,同时净化后的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有益于身体健康,更加适用于理疗场所,增加理疗效果。负离子发生器600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设备,其具体结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75.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加热组件、气流推动组件和冷却系统的工作。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如待净化空气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自动调整各组件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最佳的烟雾净化效果。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手动调整各组件的工作参数,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76.如图11、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机700,包括主机710、机械手臂720和工具头730,工具头730可以为艾灸工具头730或者香灸工具头730等,工具头730上设有用于抽吸艾烟或香烟的抽吸口,主机710的机壳711内设有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净化流道的进气口通过烟道与抽吸口连通。
77.本实用新型的理疗机,由于设置有室内烟雾净化装置,工具头730工作时产生的烟雾通过烟道进入室内烟雾净化装置中,通过粗滤组件400将烟雾中的灰尘、燃烧后的无机烟灰去除,通过热解组件200将燃烧艾灸药物所产生的有机油烟热解净化,就可以使得待净化空气基本被完全净化,从而使得净化后的空气能够达到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这种结构可以使理疗机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实现对治疗区域产生的烟雾等有害物质的净化,提高治疗效果和环境卫生。
7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机壳711的底部与排风口517对应设有通孔711a,通孔711a的下方设有挡风板712,挡风板712一方面可以使从净化管220排出的高温气体与从排出口排出的低温气体充分混合,使排出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另一方从净化管220排出的部分颗粒物吸附在挡风板712上,防止直接掉落在地上。
79.在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712与机壳711的底部通过磁吸组件713连接,当移动理疗
机时,在挡风板712碰撞到物体时与机壳711的底部脱离,避免撞坏挡风板712,同时重新安装挡风板712亦方便快捷。
8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保温功能的加热室;净化流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室内的且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热解腔;以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热解腔外部,用于加热所述热解腔内的待净化的空气至设定温度,以使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热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包括导热的加热管段,所述加热管段位于所述加热室内以形成所述热解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段为弯曲形,和/或所述加热管段内设置有分隔件,将加热管段的内腔分隔成多孔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段为沿螺旋方向延伸的螺旋形,所述加热管段的中心围成一加热腔,所述加热件插入所述加热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管还包括导热的冷却管段,所述冷却管段位于所述加热管段的沿气流方向的后侧,并伸出所述加热室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层和位于刚性层内侧的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围成所述加热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层包括箱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箱体为长方体,所述箱体的前侧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前开口和底开口,所述第一箱盖用于封闭所述前开口,所述第二箱盖用于封闭所述底开口,且所述第一箱盖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箱盖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盖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净化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伸出。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层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隔热层上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对应地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插接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刚性层之间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固定座装偏的定位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压紧片,该压紧片受到压力时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紧贴。11.一种理疗机,包括主机、机械手臂和工具头,所述工具头上设有抽吸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所述净化流道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抽吸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及理疗机,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包括:加热室;净化流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形成于所述加热室内的且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热解腔;以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室内,用于加热所述热解腔内的待净化的空气至设定温度,以使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热解。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烟雾净化装置的热解组件,通过加热组件的加热件将净化流道内的待净化的空气加热至设定温度,使得待净化的空气中的待净化物质发生热解,转变为无毒、无味的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加热组件无需催化剂,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谈迎峰 潘世杰 黄锐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美康民(珠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