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型外套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9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风型外套。
背景技术:
2.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
3.但是现有的防风外套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防风保暖的性能,所以防风外套的保暖性较强,所以人体产生的热量会被堵在外套中,造成外套内部的热量升高,容易引起人体出汗和不适,而通过拉链将衣服拉开,会造成外套的开口过大,外界的风会大量的进入外套中,又容易造成人体受凉。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防风型外套,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5.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型外套,包括外套主体;
7.散热通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上,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套主体前侧的通风孔和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上的连接件,其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件,在其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在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转动密封件可以对应上不同数量的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风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连接件上的限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安装块。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与所述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小于第二散热孔的数量。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第二散热孔的数量相等,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散热孔的数量相等。
1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风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魔术贴和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上的遮挡件,且在所述遮挡件的边缘设置有拉动件。
15.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对应的第二魔术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一.调节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之间向对应的位置,当第一通孔与第二散热孔对齐时,出风量和进风量变大,当第一散热孔与第二通孔对齐时,出风量
和进风量较小,使外套主体中的热量可以及时排出。
18.二.需要将外套主体中的热量散出时,拉动拉动件,拉动件带动遮挡件移动,使遮挡件上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分离,将通风孔打开,从而将外套主体中的热量从通风孔中排出。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外套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外套主体;2、收紧带;3、松紧带;4、拉链;5、挡风带;6、散热通风组件;61、连接件;62、第一散热孔;63、第二散热孔;64、限位槽;65、密封件;66、安装块;67、第一通孔;68、第二通孔;7、通风孔;81、第一魔术贴;82、遮挡件;83、拉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为用作一种防风型外套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外套主体1和开设在外套主体1前侧的通风孔7,外套主体1上的袖口设置有收紧带2,外套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松紧带3,通过拉紧收紧带2和松紧带3可以对外套主体1的袖口和底端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提高防风的性能,而外套主体1上设置有散热通风组件6,用于将外套主体1中的热量排出。请参阅图1,外套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拉链4,外套主体1的一侧缝合连接有挡风带5,挡风带5可以避免拉链4缝隙漏风。
28.请参阅图1和图5,外套主体1包括里层11,里层11的一侧缝制有吸汗层12,吸汗层12的一侧缝制有防风透气层14,防风透气层14与吸汗层12之间填充有保暖填充材料13,保暖填充材料13为丝绵材质,里层11为聚氨酯纤维材质,并且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外套主体1具有很好的防风保暖效果。
29.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通风组件6包括缝合在外套主体1前侧的连接件61,通风孔7位于连接件61的正后方且连接件61与通风孔7相通,其连接件6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62和第二散热孔6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62和第二散热孔6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第二散热孔63的数量大于第一散热孔62的数量,用来调节进风量和出风量,在连接件6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4,且连接件6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件65,密封件65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槽64相对应的安装块66,使安装块66能够在限位槽64中转动,安装块66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散热孔63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67,还在安装块66的外表面开设有于第一散热孔62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68,从而使安装块66在连接件61的外表面转动,调节第一散热孔62、第二散热孔63、第一通孔67、第二通孔68之间向对应的位置,当第
一通孔67与第二散热孔63对齐时,出风量和进风量变大,当第一散热孔62与第二通孔68对齐时,出风量和进风量较小,使外套主体1中的热量可以及时排出。
30.请参阅图3和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通风孔7是由多个小孔组成的,散热通风组件6主要包括设置在通风孔7附近的第一魔术贴81,还包括缝合在外套主体1前侧的遮挡件82,遮挡件82的下端与外套主体1的前侧贴合,此外,还在遮挡件82的下边缘缝合有拉动件83,并且遮挡件82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81适配的第二魔术贴,使遮挡件82可以粘接在外套主体1上,借由上述结构,需要将外套主体1中的热量散出时,拉动拉动件83,拉动件83带动遮挡件82移动,使遮挡件82上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81分离,将通风孔7打开,从而将外套主体1中的热量从通风孔7中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主体(1);散热通风组件(6),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1)上,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套主体(1)前侧的通风孔(7)和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1)上的连接件(61),其所述连接件(6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件(65),在其连接件(61)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62)和第二散热孔(63),在所述密封件(6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7)和第二通孔(68),而转动密封件(65)可以对应上不同数量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风组件(6)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连接件(61)上的限位槽(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64)相对应的安装块(6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6)与所述限位槽(64)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62)、第二散热孔(63)、第一通孔(67)、第二通孔(68)的数量至少为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62)的数量小于第二散热孔(63)的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7)的数量与第二散热孔(63)的数量相等,第二通孔(68)的数量与第一散热孔(62)的数量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风组件(6)还可以包括第一魔术贴(81)和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1)上的遮挡件(82),且在所述遮挡件(82)的边缘设置有拉动件(8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8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81)相对应的第二魔术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型外套,属于服装技术领域,该一种防风型外套,所述外套主体;散热通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上,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套主体前侧的通风孔和设置在所述外套主体上的连接件,其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件,在其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在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调节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之间向对应的位置,当第一通孔与第二散热孔对齐时,出风量和进风量变大,当第一散热孔与第二通孔对齐时,出风量和进风量较小,使外套主体中的热量可以及时排出。热量可以及时排出。热量可以及时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松 何利 黄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森冠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焊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材卷制设备的卡扣组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