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0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颗粒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挥发油为一类天然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多具祛痰、止咳、平喘、解热、镇痛、驱风、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中药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及口服液等制剂生产中,基于处方药味和制剂工艺特点,经常需加入适量的、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鉴于常温下挥发油易于挥发损失,中药制剂生产中已普遍将其先行制备成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物形式再制剂成型,以避免挥发油容易挥散之弊端。在挥发油包合物制备中,与传统饱和水溶液法相比,研磨包合法借助胶体磨的机械研磨作用以实现挥发油的包合,具有简便、经济、高效、稳定的技术优势,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3.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110820086.2的一种用于中药高效发挥疗效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设备,通过转轴二的转动,带动往复螺套转动,通过往复螺套的转动,在往复螺杆的作用下,往复螺套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主搅拌桨上下往复运动,通过主搅拌桨的运动,带动温控式搅拌罐中的混合液从底部运送至上方,配合上副搅拌桨的搅拌,实现三维混合效果。
4.然而该种装置实际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时,由于副搅拌桨和主搅拌桨与搅拌罐内部的最下方存在一定的间距,导致副搅拌桨和主搅拌桨在工作时,无法对位于温控式搅拌罐内部最下方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导致这部分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而无法底部运送至上方,使得装置存在一定的混合死角,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不够理想,进而会影响包合物的包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6.本发明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包括主搅拌罐、加料器和排料管,所述主搅拌罐的上方固定有加料器,所述主搅拌罐的底端中部嵌入有排料管,所述主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主搅拌罐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组件由伺服电机、搅拌杆、内搅拌叶片、内连接杆、锥形齿轮盘、连接圆环、内筒体、外搅拌叶片和驱动电机组成;具体的,所述主搅拌罐的内部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嵌入有内搅拌叶片,所述主搅拌罐的底端通过连杆竖向固定有内连接杆,所述内连接杆的外壁固定有锥形齿轮盘,所述主搅拌罐的内部上方嵌入有连接圆环,所述连接圆环的底端固定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内壁固定有外搅拌叶片,所述主搅拌罐外壁的左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驱动电机。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搅拌叶片设置在上下端相邻的内搅拌叶片之间,所述上下端外搅拌叶片之间的间距与上下端内搅拌叶片之间的间距大小一致。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连接圆环外壁的卡齿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盘和连接圆环带动内筒体在主搅拌罐内逆时针方向转动。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搅拌叶片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盘,所述内搅拌叶片一端的锥齿轮盘与锥形齿轮盘相啮合,所述内连接杆正好嵌入在搅拌杆的内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搅拌杆带动内搅拌叶片在主搅拌罐内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紧贴主搅拌罐的内壁。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由延伸柱、主支撑框架、外转接盘、往复电机和防滑支撑柱组成;具体的,所述主搅拌罐的左右端均横向固定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外侧嵌套有主支撑框架,两个所述延伸柱的最外侧均固定有外转接盘,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外侧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往复电机,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有防滑支撑柱。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电机输出端上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外转接盘外壁的卡齿相啮合,所述主搅拌罐通过延伸柱在主支撑框架中前后35
°
往复转动。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框架底部设置有6-12个防滑支撑柱,所述防滑支撑柱围绕主支撑框架的底端呈圆环状排列设置,所述防滑支撑柱与主支撑框架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5
°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搅拌罐的底端与主支撑框架底部之间的间距为40-80cm,所述排料管的中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
16.1、伺服电机通过搅拌杆带动内搅拌叶片在主搅拌罐内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搅拌杆外壁的内搅拌叶片同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同时驱动电机会通过连接圆环带动内筒体上的外搅拌叶片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不同方向的混合液相互撞击,而搅拌杆带动内搅拌叶片在旋转时,内搅拌叶片会自下而上旋转,从而内搅拌叶片会将混合液从下往上上涌,避免下方的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进一步的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
17.2、内搅拌叶片和外搅拌叶片同时在对主搅拌罐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时,往复电机通过外转接盘和延伸柱,带动主搅拌罐在主支撑框架的中部前后转动,使得主搅拌罐内的混合液前后涌动,避免下方的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配合内搅拌叶片和外搅拌叶片来充分对混合液进行充分搅拌,进一步的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后续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正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搅拌杆和内搅拌叶片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内搅拌叶片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内连接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内筒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主支撑框架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19.图例说明:主搅拌罐1,加料器101,排料管102,伺服电机2,搅拌杆201,内搅拌叶片202,内连接杆203,锥形齿轮盘204,连接圆环3,内筒体301,外搅拌叶片302,驱动电机303,延伸柱4,主支撑框架401,外转接盘402,往复电机403,防滑支撑柱404。
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7,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包括主搅拌罐1、加料器101和排料管102,主搅拌罐1的上方固定有加料器101,主搅拌罐1的底端中部嵌入有排料管102,主搅拌罐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主搅拌罐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21.混合组件由伺服电机2、搅拌杆201、内搅拌叶片202、内连接杆203、锥形齿轮盘204、连接圆环3、内筒体301、外搅拌叶片302和驱动电机303组成;主搅拌罐1的内部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搅拌杆201,搅拌杆201的外壁嵌入有内搅拌叶片202,主搅拌罐1的底端通过连杆竖向固定有内连接杆203,内连接杆203的外壁固定有锥形齿轮盘204,主搅拌罐1的内部上方嵌入有连接圆环3,连接圆环3的底端固定有内筒体301,内筒体301的内壁固定有外搅拌叶片302,主搅拌罐1外壁的左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驱动电机303;外搅拌叶片302设置在上下端相邻的内搅拌叶片202之间,上下端外搅拌叶片302之间的间距与上下端内搅拌叶片202之间的间距大小一致;驱动电机303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齿轮盘,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连接圆环3外壁的卡齿相啮合,驱动电机303通过齿轮盘和连接圆环3带动内筒体301在主搅拌罐1内逆时针方向转动;伺服电机2通过搅拌杆201带动内搅拌叶片202在主搅拌罐1内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使得搅拌杆201外壁的内搅拌叶片201同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对混合液进行搅拌,让与内搅拌叶片201接触的混合液顺时针方向旋转;内搅拌叶片202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同时,驱动电机303会通过连接圆环3带动内筒体301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内筒体301上的外搅拌叶片302逆时针方向旋转,让与外搅拌叶片302接触的混合液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可让不同旋转方向的混合液相互撞击,使得混合液可充分接触混合,进而提高了包合物的包合率;内搅拌叶片202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盘,内搅拌叶片202一端的锥齿轮盘与锥形齿轮盘204相啮合,内连接杆203正好嵌入在搅拌杆201的内部;伺服电机2在通过搅拌杆201带动内搅拌叶片202在横向转动时,由于内搅拌叶片202内侧的锥齿轮盘与固定不动的锥形齿轮盘204相啮合,使得内搅拌叶片202在横向转动时,锥齿轮盘在锥形齿轮盘204上转动,带动内搅拌叶片202会自下而上竖向旋转,从而内搅拌叶片202会将混合液从下往上上涌,避免下方的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进一步的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伺服电机2通过搅拌杆201带动内搅拌叶片202在主搅拌罐1内顺时针方向转动,内筒体301的外壁紧贴主搅拌罐1的内壁;内筒体301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安装在其内壁的外搅拌叶片302基
于内搅拌叶片202的转动方向反向旋转。
22.实施例2,请参阅图1-7,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支撑组件由延伸柱4、主支撑框架401、外转接盘402、往复电机403和防滑支撑柱404组成;主搅拌罐1的左右端均横向固定有延伸柱4,延伸柱4的外侧嵌套有主支撑框架401,两个延伸柱4的最外侧均固定有外转接盘402,主支撑框架401的外侧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往复电机403,主支撑框架401的底部固定有防滑支撑柱404;主搅拌罐1通过左右两个延伸柱4,可让其呈“悬浮”状设置在主支撑框架401中,更加便于主搅拌罐1在主支撑框架401中前后转动;往复电机403输出端上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外转接盘402外壁的卡齿相啮合,主搅拌罐1通过延伸柱4在主支撑框架401中前后35
°
往复转动;内搅拌叶片202和外搅拌叶片302同时在对主搅拌罐1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时,往复电机403通过外转接盘402和延伸柱4,带动主搅拌罐1在主支撑框架401的中部前后转动,使得主搅拌罐1内的混合液前后涌动与转动的内搅拌叶片202和外搅拌叶片302接触,从而可避免位于主搅拌罐1最下方的下方的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进一步的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主支撑框架401底部设置有6-12个防滑支撑柱404,防滑支撑柱404围绕主支撑框架401的底端呈圆环状排列设置,防滑支撑柱404与主支撑框架401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5
°
;多个防滑支撑柱404在与地面接触后,通过减少与地面之间接触面而增大对地面压强的方式,来对主支撑框架401的多个方向进行支撑,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23.实施例3,请参阅图1-7,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在于,主搅拌罐1的底端与主支撑框架401底部之间的间距为40-80cm,排料管101的中部设置有电磁阀,主支撑框架40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混合物从加料器101中加入,混合物在包含后会从排料管102中排出;其中,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对加料器101、伺服电机2、驱动电机303和往复电机403进行控制。
24.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包括主搅拌罐(1)、加料器(101)和排料管(102),所述主搅拌罐(1)的上方固定有加料器(101),所述主搅拌罐(1)的底端中部嵌入有排料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罐(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主搅拌罐(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由伺服电机(2)、搅拌杆(201)、内搅拌叶片(202)、内连接杆(203)、锥形齿轮盘(204)、连接圆环(3)、内筒体(301)、外搅拌叶片(302)和驱动电机(303)组成;所述主搅拌罐(1)的内部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搅拌杆(201),所述搅拌杆(201)的外壁嵌入有内搅拌叶片(202),所述主搅拌罐(1)的底端通过连杆竖向固定有内连接杆(203),所述内连接杆(203)的外壁固定有锥形齿轮盘(204),所述主搅拌罐(1)的内部上方嵌入有连接圆环(3),所述连接圆环(3)的底端固定有内筒体(301),所述内筒体(301)的内壁固定有外搅拌叶片(302),所述主搅拌罐(1)外壁的左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驱动电机(30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搅拌叶片(302)设置在上下端相邻的内搅拌叶片(202)之间,所述上下端外搅拌叶片(302)之间的间距与上下端内搅拌叶片(202)之间的间距大小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03)输出端的传动轴底部固定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连接圆环(3)外壁的卡齿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303)通过齿轮盘和连接圆环(3)带动内筒体(301)在主搅拌罐(1)内逆时针方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搅拌叶片(202)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盘,所述内搅拌叶片(202)一端的锥齿轮盘与锥形齿轮盘(204)相啮合,所述内连接杆(203)正好嵌入在搅拌杆(20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搅拌杆(201)带动内搅拌叶片(202)在主搅拌罐(1)内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内筒体(301)的外壁紧贴主搅拌罐(1)的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由延伸柱(4)、主支撑框架(401)、外转接盘(402)、往复电机(403)和防滑支撑柱(404)组成;所述主搅拌罐(1)的左右端均横向固定有延伸柱(4),所述延伸柱(4)的外侧嵌套有主支撑框架(401),两个所述延伸柱(4)的最外侧均固定有外转接盘(402),所述主支撑框架(401)的外侧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往复电机(403),所述主支撑框架(401)的底部固定有防滑支撑柱(404)。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电机(403)输出端上齿轮盘外壁的卡齿与外转接盘(402)外壁的卡齿相啮合,所述主搅拌罐(1)通过延伸柱(4)在主支撑框架(401)中前后35
°
往复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框架(401)底部设置有6-12个防滑支撑柱(404),所述防滑支撑柱(404)围绕主支撑框架(401)的底端呈圆环状排列设置,所述防滑支撑柱(404)与主支撑框架(401)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5
°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罐(1)的
底端与主支撑框架(401)底部之间的间距为40-80cm,所述排料管(101)的中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主支撑框架(40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挥发油包合装置,包括主搅拌罐、加料器和排料管,主搅拌罐的上方固定有加料器,主搅拌罐的底端中部嵌入有排料管,主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主搅拌罐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本发明可对混合液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同时搅拌,搅拌过程中混合液会自下而上上涌,且在搅拌过程中主搅拌罐还会通过自动的转动带动混合液前后涌动,避免主搅拌罐下方的混合液长时间堆积停滞,进一步的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后续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后续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后续包合物的包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品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3/8/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