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未命名
09-02
阅读:271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纳米含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微波点火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式钝感点火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点火同时性好、点火面积大、对燃烧的补偿性较好等诸多优点,在点火加热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多的应用前景,如:多种发动机微波点火、火炮微波点火和冶金等领域。微波点火能量低、选择性好和体积加热能力强,可以实现从点火药内部激发其能量释放,在指定位置或时间发生反应,但是常见含能材料微波吸收较弱,微波点火延迟时间较长,限制了微波点火的应用。
3.常规提升含能材料微波点火的手段主要是引入碳纳米管、go、rgo、sic和ti3c
2 mxene等微波敏化剂来增强微波辐射吸收,在局部形成热点而点火,但这些微波敏化剂显著降低了体系的能量,同时并不能大幅度降低微波点火延迟时间。同时这些惰性微波敏化剂能量较低,降低了含能材料体系能量。因此研发能够参与到体系反应中,不降低体系能量的微波含能材料和敏化剂,是推动微波点火技术应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微波点火含能材料技术途径中的引入的微波敏化剂不参与反应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含能材料分散性好,反应体系能量高,微波点火延迟时间短,燃烧性能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
8.将纳米铁酸铜加入到混合液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
9.将纳米钛粉加入到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c;
10.将混合液c通过静电喷雾方法制备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11.进一步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6wt%。
12.进一步的,铁酸铜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将氯化铁在超声条件下溶于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铜在超声条件下溶于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铜溶液;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pvp,得到混溶液,将混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乙酸钠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纳米铁酸铜。
13.进一步的,纳米铁酸铜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钛粉的粒径为50~200nm。
14.进一步的,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16~70wt%。
15.进一步的,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5~78wt%。
16.进一步的,每1ml混合液c中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
量为200~500mg。
17.进一步的,静电喷雾方法的条件为:静电喷雾时使用电压为10~25kv,静电喷雾时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5~20cm,静电喷雾时蠕动泵流量为0.1~1.2ml
·
h-1
,静电喷雾时环境温度为10~40℃,湿度为10~40%。
18.一种根据如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所述含能材料的粒径为1~10μm。
19.一种如上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作为微波点火药剂和微波敏化剂的应用。
20.进一步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50w微波作用下微波点火延迟时间为40~200ms,松装钛/铁酸铜微波点火药在空气中激光点火时的燃速为0.02~0.2m/s,25mg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高能材料在13ml密闭爆发器中燃烧的最大压力为20~150kpa,增压速率为500~1500kpa/s。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2.本发明中由高磁晶各向异性场和高介电特性的铁酸铜作为氧化剂,其通过磁滞损耗和介电损耗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实现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对微波的吸收。并且由于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中钛粉表面的tin/tio2涂层,使得纳米钛粉也能够实现对微波的快速吸收。将铁酸铜和金属燃料钛复合形成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可以显著吸收微波、降低微波点火延迟时间的同时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巨大能量;同时,该铁酸铜作为其他微波惰性铝热剂的敏化剂时,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铝热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采用静电喷雾法将金属氧化复合氧化物铁酸铜与金属燃料钛紧密复合,调节空间结构和粒径,能够显著提高制得的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燃烧性能。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且对环境良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23.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制得的铁酸铜粒径分布均匀,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产率高的优势。
24.本发明合成得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可作为微波点火药剂与微波敏化剂,该含能材料具有高的能量释放与良好的燃烧性能,对微波敏感,空气气氛下在微波场中被点燃。
附图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1的静电喷雾制备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实物图。
26.图2为实施例1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sem图;其中,(a)为铁酸铜的sem图;(b)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sem图;
27.图3为实施例2-3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空气气氛中的微波点火示意图;其中,(a)为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燃烧0ms,(b)为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燃烧2.13ms,(c)为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燃烧7.67ms,(d)为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燃烧21.31ms,(e)为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燃烧55.39ms,(f)为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0ms,(g)为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2.13ms,(h)为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7.67ms,(i)为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21.31ms,(j)为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55.39ms,
28.图4为实施例1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50w微波下的微波点火延迟时
间;
29.图5为实施例4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空气中20w激光点火的燃烧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1.本发明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各组分在溶剂中进行充分超声分散以及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前驱体溶液,进而通过静电喷雾方法将前驱体溶液制备成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2.将粘黏剂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加入到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a;pvdf-hfp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6wt%。
33.铁酸铜通过水热法合成,合成步骤如下:将2.703g氯化铁在超声条件下溶于35ml的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铁溶液;将0.852g的氯化铜在超声条件下溶于35ml的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铜溶液,在第一氯化盐溶液中加入1.0g pvp,得到混溶液,随后混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后超声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2.46g乙酸钠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均匀溶液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180℃下反应12h后,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粒径为100~300nm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铁酸铜。
34.将纳米铁酸铜加入到混合液a中,物理搅拌均匀后,再超声分散20min得到混合液b;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16~70wt%。
35.将粒径为50~200nm的纳米钛粉加入到混合液b中,物理搅拌均匀后,再超声分散1h得到混合液c;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5~78wt%。
36.将混合液c物理搅拌1~30h,得到混合液d;每1ml混合液c中pvdf-hfp、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200~500mg,即c溶液中固含量为200~500mg
·
ml-1
。
37.将混合液d通过静电喷雾方法制备粒径为1~10μm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具体的,静电喷雾方法的条件为:静电喷雾时使用电压为10~25kv,静电喷雾时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5~20cm,静电喷雾时蠕动泵流量为0.1~1.2ml
·
h-1
,静电喷雾时环境温度为10~40℃,湿度为10~40%。
38.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高能材料具有微波敏感性和燃烧性能好,能够作为微波点火药剂和微波敏化剂的应用。具体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50w微波作用下微波点火延迟时间为40~200ms,松装钛/铁酸铜微波点火药在空气中激光点火时的燃速为0.02~0.2m/s,25mg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高能材料在13ml密闭爆发器中燃烧的最大压力为20~150kpa,增压速率为500~1500kpa/s。
39.实施例1
40.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41.称取380.0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
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42.称取380.0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
43.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44.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3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4cm,蠕动泵流量为0.9ml
·
h-1
,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45.图1为实施例1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经静电喷雾造粒后成型示意图。可明显看出前驱液经过静电喷雾后,得到的含能材料均匀分布在接收板上。
46.图2中(a)为铁酸铜的sem图,粒径在200nm左右,其表面粗糙,形貌规则;
47.图2中(b)为实施例1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呈球形,粒径大小在3μm左右,经粘黏剂pvdf-hfp的作用,纳米钛与铁酸铜紧密结合。并且该颗粒为多孔结构,有利于微波的吸收。
48.图4为实施例1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50w微波点火下,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的点火延迟时间。
49.实施例2
50.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51.称取337.78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52.称取422.22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
53.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54.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2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4cm,蠕动泵流量为0.9ml
·
h-1
,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55.图3中(a)-(e)为实施例2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空气气氛中的微波场点火示意图,可以看出,整个燃烧过程持续了74.7ms,最大火焰出现在35.1ms时。
56.实施例3
57.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58.称取506.58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59.称取253.42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
60.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61.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4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4cm,蠕动泵流量为0.9ml
·
h-1
,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62.图3中(f)-(j)为实施例3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空气气氛中的微波场点火示意图,可以看出,整个燃烧过程持续了55.4ms,最大火焰出现在7.7ms时。该含能材料在出现最大火焰之前的燃烧速率大于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但实施例2的含能材料比实施例3的含能材料燃烧更加剧烈,火焰更大。
63.实施例4
64.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65.称取296.58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66.称取463.42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67.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3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4cm,蠕动泵流量为0.9ml
·
h-1
,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68.图5为实施例4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空气气氛中激光点火的燃烧过程,其燃速为0.071m/s。
69.实施例5
70.将3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71.称取360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72.称取360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73.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2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1cm,蠕动泵流量为0.8ml
·
h-1
,环境温度为25℃,湿度为25%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74.实施例6
75.将3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76.称取320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77.称取400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78.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4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3cm,蠕动泵流量为0.9ml
·
h-1
,环境温度为25℃,湿度为25%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79.实施例7
80.将3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
81.称取280.98mg的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
82.称取439.02mg的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4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83.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5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1cm,蠕动泵流量为0.8ml
·
h-1
,环境温度为25℃,湿度为25%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84.实施例8
85.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pvdf-hfp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wt%;
86.将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70wt%;
87.将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8wt%。
88.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1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每1ml前驱体溶液中pvdf-hfp、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200mg;
89.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25cm,蠕动泵流量为0.1ml
·
h-1
,环境温度为10℃,湿度为4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90.实施例9
91.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pvdf-hfp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3wt%;
92.将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57wt%;
93.将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40wt%。
94.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10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每1ml前驱体溶液中pvdf-hfp、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300mg;
95.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20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20cm,蠕动泵流量为0.5ml
·
h-1
,环境温度为40℃,湿度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96.实施例10
97.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pvdf-hfp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5wt%;
98.将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70wt%;
99.将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5wt%。
100.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20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每1ml前驱体溶液
中pvdf-hfp、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400mg;
101.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0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8cm,蠕动泵流量为1ml
·
h-1
,环境温度为20℃,湿度为2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102.实施例11
103.将40.0mg pvdf-hfp分散于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均匀,得到粘黏剂溶液。pvdf-hfp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6wt%;
104.将纳米铁酸铜溶解于粘黏剂溶液中,经物理搅拌与超声分散20min后得到均匀铁酸铜溶液。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16wt%;
105.将纳米钛粉加入到铁酸铜溶液中,物理搅拌15min后,超声分散1h得到复合溶液。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78wt%。
106.再将复合溶液在室温下物理搅拌30h,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每1ml前驱体溶液中pvdf-hfp、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500mg;
107.将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在静电喷雾使用电压18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7cm,蠕动泵流量为1.2ml
·
h-1
,环境温度为35℃,湿度为10%的条件下,制备出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
108.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0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将纳米铁酸铜加入到混合液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纳米钛粉加入到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c;将混合液c通过静电喷雾方法制备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6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铁酸铜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将氯化铁在超声条件下溶于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铜在超声条件下溶于乙二醇中,得到氯化铜溶液;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pvp,得到混溶液,将混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乙酸钠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纳米铁酸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铁酸铜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钛粉的粒径为50~2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铁酸铜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16~70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钛粉的用量为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质量的25~78wt%。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ml混合液c中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纳米钛粉与纳米铁酸铜的总质量为200~500mg。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喷雾方法的条件为:静电喷雾时使用电压为10~25kv,静电喷雾时针头与接收板距离为5~20cm,静电喷雾时蠕动泵流量为0.1~1.2ml
·
h-1
,静电喷雾时环境温度为10~40℃,湿度为10~40%。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能材料的粒径为1~10μm。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在作为微波点火药剂和微波敏化剂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溶解到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随后依次加入纳米铁酸铜和纳米钛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最后通过静电喷雾造粒制备得到钛/铁酸铜微波敏感型含能材料。该含能材料对微波敏感,可作为微波点火药剂或微波敏化剂,其在50W微波作用下的点火延迟时间为40~200ms,在空气中激光点火时的燃速为0.02~0.2m/s,25mg的钛/铁酸铜粉末在13mL密闭爆发器中燃烧的最大压力为20~150kPa,增压速率为500~1500kPa/s。该含能材料具有低微波点火延迟时间、高的能量释放与良好的燃烧性能。量释放与良好的燃烧性能。量释放与良好的燃烧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苏杭 唐魁 唐振华 赵团 纪向飞 徐抗震 程用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3/8/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胫骨二次截骨调整器 下一篇:现场总线的布线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