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2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油浸式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油浸式变压器的器身绝缘采用的结构为:铁轭垫块与铁轭绝缘通过纸圈上下粘合在一起,根据变压器容量不同,一般将垫块沿圆周均分为四挡、八档、十档等。其中,靠线圈侧的铁轭绝缘是用窄垫块粘在纸圈上,留有油道,以避免阻塞线圈的散热。然而,根据试验经验发现,此变压器器身压紧结构不能完全可靠的压紧变压器线圈。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时,因电流过大,电动力很大,容易造成变压器线圈轴向失稳,进而烧毁变压器。
3.变压器短路属于异常情况,但是在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要求高可靠性的电力电网,必须考虑电力变压器短路时对电网及电力变压器自身的影响。
4.因此,如何提高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加强其动稳定、热稳定的电气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以提高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加强其动稳定、热稳定的电气性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8.第一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下部,所述第一压紧件设置有线圈定位孔,所述线圈定位孔用于安装所述变压器线圈,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一端;
9.第二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上部,所述第二压紧件设置有所述线圈定位孔;所述第二压紧件与所述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压紧件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第二压紧件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且通过螺杆压紧于所述变压器线圈。
10.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上均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至少于面向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一侧开设。
11.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散热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轴线方向延伸。
12.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
13.第一压板,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半圆孔;
14.第二压板组件,包括顺次排列的两个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孔,两个所述第一压板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半圆孔,以及相邻的
两个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半圆孔围成所述线圈定位孔。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的直径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低压线圈的内径,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宽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压线圈的外径。
16.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二压板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铁芯匹配的台阶。
17.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二压紧件包括:
18.第三压板,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压板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半圆孔,且在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低压侧开设有第二豁口;
19.第四压板组件,包括顺次排列的两个第四压板,所述第四压板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半圆孔,且在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三豁口,在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低压侧设有第四豁口;所述第三压板分别布置于所述第四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所述第三压板的第三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的第四半圆孔,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的第四半圆孔围成所述线圈定位孔;所述第三压板的第一豁口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的第三豁口,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的第三豁口围成高压侧出线口,所述第三压板的第二豁口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的第四豁口,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的第四豁口围成低压侧出线口。
20.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四压板包括上下叠加排列的第一压板部和第二压板部,所述第一压板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且两个所述压块之间具有间隔;
21.所述第二压板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压板部叠加于所述第二压板部上,以形成所述第四压板,所述第一压板部与所述第二压板部的叠加厚度与所述第三压板的厚度相同。
22.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两个所述压块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压板部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两个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压板部。
23.可选地,在上述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中,所述第三半圆孔与所述第四半圆孔的直径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低压线圈的内径,所述第三压板和所述第四压板的宽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压线圈的外径。
24.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其中,第一压紧件设置于变压器线圈的下部,第一压紧件设置有线圈定位孔,线圈定位孔用于安装变压器线圈,第一压紧件与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的一端。第二压紧件设置于变压器线圈的上部,第二压紧件上设置有线圈定位孔,与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二压紧件上设置有出线口,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且通过螺杆压紧于变压器线圈。
25.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分别压紧于变压器线圈的两端,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强度更好,可增大与变压器线圈的接触面积,保证变压器线圈的压紧程度。可以通过螺杆调节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
件的压紧程度,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时,不会因电流过大造成变压器线圈轴向失稳,进而被烧毁,提高了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加强了其动稳定、热稳定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的俯视图;
2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的侧视图;
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压紧件的俯视图;
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压紧件的零件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压紧件的俯视图;
3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压紧件的零件图;
3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三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压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压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图11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39.110为变压器线圈,120为第一压紧件,121为第一压板,122为第二压板,130为第二压紧件,131为第三压板,1311为第一豁口,1312为第二豁口,132为第四压板,1321为第一压板部,1322为第二压板部,1323为第三豁口,1324为第四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40.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以提高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加强其动稳定、热稳定的电气性能。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110,包括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
43.需要说明的是,变压器线圈110套在铁芯柱上。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压紧件120设置于变压器线圈110的下部,第一压紧件120设置有线圈定位孔,线圈定位孔的设置方便安装变压器线圈,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线圈定位孔的大小与变压器线圈的低压线圈的尺寸相匹配。第一压紧件120与变压器线圈110的端部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110的一端。如图7所示,第二压紧件130设置于变压器线圈110的上部,同样的,第二压紧件130上设置有线圈定位孔,第二压紧件130与变压器线圈110的另一端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110的另一
端,且第二压紧件130上设置有出线口。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可以保证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的强度更好。
44.为了保证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的压紧度,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通过螺杆压紧于变压器线圈110上,在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分别设置有螺母,螺母与螺杆螺纹配合。通过旋松或旋紧螺母,可以调节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的压紧程度,保证压紧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为了方便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出线,第二压紧件130上设置有出线口。
4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分别与变压器线圈110的两端抵接,分别压紧变压器线圈110的两端,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强度更好,同时可以增大与变压器线圈110的接触面积,保证压紧的可靠性。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通过螺杆相连,通过螺杆可以调节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的压紧程度,保证压紧的可靠性,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时,不会因电流过大造成变压器线圈110轴向失稳,进而被烧毁,提高了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加强了其动稳定、热稳定的电气性能。
46.如图5-图6,图9-图11所示,为了保证变压器线圈110的散热,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上均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至少在面向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散热槽的设置可以避免阻塞变压器线圈110的散热,保证变压器线圈110的温升。
4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散热槽还开设于第一压紧件120和第二压紧件130的表面,沿垂直于变压器线圈110的轴向方向延伸,可以进一步避免阻塞线圈110的散热,保证变压器线圈110的温升。
48.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装配,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压紧件120包括第一压板121和第二压板组件。其中,第一压板12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压板121朝向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半圆孔。第二压板组件包括顺次排列的两个第二压板122,且第二压板122朝向变压器线圈1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孔,两个第一压板121分别布置于第二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第一压板121的第一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压板122的第二半圆孔,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压板122的第二半圆孔围成线圈定位孔。具体的,第一压紧件12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板121和第二压板122均为一体式结构,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强度更好。
49.如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半圆孔的直径与第一半圆孔的直径相同,图中标示的r为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的半径,r为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线圈的内径的一半。第一压板121和第二压板122的宽度相同,均为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线圈的外径,如图中所示的l。第一压板121和第二压板122的厚度相同,均为图中所示的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板121和第二压板122的具体厚度不做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50.如图6所示,为了与变压器线圈110的铁芯叠级进行匹配,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压板组件设置有台阶,台阶与变压器线圈110的铁芯叠级相匹配,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二压板组件更好的压紧于变压器线圈110,保证与变压器线圈110更好的接触。
51.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第二压紧件130包括第三压板131和第四压板组件。其中,第三压板13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压板131朝向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半圆孔,且在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一豁口1311,在
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侧开设有第二豁口1312。第四压板组件包括两个顺次排列的第四压板132,第四压板132朝向变压器线圈1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半圆孔,第四压板132在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三豁口1323,在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侧开设有第四豁口132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压板131为一体式结构,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
52.第三压板131分别布置于第四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第三压板131的第三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第四压板132的第四半圆孔,以及相邻的两个第四压板132的第四半圆孔围成线圈定位孔。同时第三压板131的第一豁口1311和与其相邻的第四压板132的第三豁口1323,以及相邻的两个第四压板132的第三豁口1323围成高压侧出线口,第三压板131的第二豁口1312和与其相邻的第四压板132的第四豁口1324,以及相邻的两个第四压板132的第四豁口1324围成低压侧出线口,如图7所示。具体的,高压侧出线口如图1中所示的ax、by、cz,低压侧出线口如图1中所示的a、b、c和x、y、z,具体的高压侧出线口的尺寸为15mm或20mm,低压侧的出线口的尺寸m为导电排宽度加20mm。
53.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半圆孔与第四半圆孔的半径相同,且与第一半圆孔的半径相同,均为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线圈内径的一半,即图8中所示的r。第三压板131与第四压板132的宽度均为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线圈的外径,即图中所示的l。第三压板131与第四压板132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压板121的厚度相同,如图中所示的δ。
54.如图10-图11所示,为了与变压器线圈110的铁芯叠级相匹配,第四压板组件上设置有台阶。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四压板组件更好的压紧于变压器线圈110,保证与变压器线圈110更好的接触。
55.如图8-图11所示,为了保证变压器线圈110收缩后方便调整第二压紧件130的压紧度,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四压板132包括上下叠加排列的第一压板部1321和第二压板部1322。其中,第一压板部13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两个压块之间具有间隔,如图10所示。第二压板部132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压板部1321叠加于第二压板部1322之上,形成第四压板1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板部1321与第二压板部1322的叠加厚度与第三压板131的厚度相同。如图10-图11中所示,第一压板部1321的厚度为δ1,第二压板部1322的厚度为δ2,第三压板131的厚度为δ,δ=δ1+δ2。第一压板部1321的两个压块并不接触,而是留有一定间隔。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变压器线圈110在引线完成之后会放入干燥灌内进行烘干,烘干后变压器线圈110会有收缩变矮的现象,为了预防烘干后第四压板132压紧程度不够,第一压板部1321采用两个压块的形式,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变压器线圈110在拿出干燥灌后,可以拆下其中一个压块,两个压块之间的间隔处用绝缘纸板塞紧,从而进一步保证第四压板132的压紧度,同时两个压块的设置方便装配。
56.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压块产生移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两个压块上至少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压板部132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螺杆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固定压块与第二压板部1322。
5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8.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
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9.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60.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11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紧件(120),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下部,所述第一压紧件(120)设置有线圈定位孔,所述线圈定位孔用于安装所述变压器线圈(110),所述第一压紧件(120)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抵接,用于压紧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一端;第二压紧件(130),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上部,所述第二压紧件(130)设置有所述线圈定位孔,所述第二压紧件(130)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抵接,用于压紧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压紧件(130)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第一压紧件(120)与所述第二压紧件(130)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且通过螺杆压紧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120)和所述第二压紧件(130)上均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至少于面向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压紧件(120)和所述第二压紧件(130)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轴线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120)包括:第一压板(12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压板(121)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半圆孔;第二压板组件,包括顺次排列的两个第二压板(122),所述第二压板(122)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孔,两个所述第一压板(121)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所述第一压板(121)的第一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压板(122)的第二半圆孔,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压板(122)的第二半圆孔围成所述线圈定位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的直径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线圈的内径,所述第一压板(121)和所述第二压板(122)的宽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线圈的外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铁芯匹配的台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件(130)包括:第三压板(13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压板(131)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半圆孔,且在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一豁口(1311),在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侧开设有第二豁口(1312);第四压板组件,包括顺次排列的两个第四压板(132),所述第四压板(132)朝向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半圆孔,且在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侧开设有第三豁口(1323),在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侧设有第四豁口(1324);所述第三压板(131)分别布置于所述第四压板组件的两侧,以使得所述第三压板(131)的第三半圆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132)的第四半圆孔,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132)的第四半圆孔围成所述线圈定位孔;所述第三压板(131)的第一豁口(1311)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132)的第三豁口(1323),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132)的第三豁口(1323)围成高压侧出线口,所述第三压板(131)的第二豁口(1312)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四压板(132)的
第四豁口(1324),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板(132)的第四豁口(1324)围成低压侧出线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板(132)包括上下叠加排列的第一压板部(1321)和第二压板部(1322),所述第一压板部(13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且两个所述压块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压板部(13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压板部(1321)叠加于所述第二压板部(1322)上,以形成所述第四压板(132),所述第一压板部(1321)与所述第二压板部(1322)的叠加厚度与所述第三压板(131)的厚度相同。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块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压板部(132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两个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压板部(1322)。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半圆孔与所述第四半圆孔的直径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低压线圈的内径,所述第三压板(131)和所述第四压板(132)的宽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变压器线圈(110)的高压线圈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其中,第一压紧件设置于变压器线圈的下部,第一压紧件设置有线圈定位孔,线圈定位孔用于安装变压器线圈,第一压紧件与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的一端。第二压紧件设置于变压器线圈的上部,第二压紧件上设置有线圈定位孔,与变压器线圈抵接,用于压紧变压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二压紧件上设置有出线口,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均由绝缘纸板热压而成,且通过螺杆压紧于变压器线圈。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器身压紧装置,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时,不会因电流过大造成变压器线圈的轴向失稳,进而被烧毁,提高了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提高了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提高了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 张金利 董丽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3/8/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