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1
阅读:7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2.支撑架是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检修、维保作业中的常用设备,海上采油平台各层甲板电气间、生活楼各房间、办公室以及中控室顶部都使用天花板吊顶,而平台使用的是中央空调集中通风制冷,所有进风和回风管道都布置在天花板上方,进风管道上还设置有风闸;对于风闸月度维保、风道年度清洁工作都需要人员进入天花板上方进行相应的作业;另外电气间的很多动力电缆和信号线也是顺着电缆桥架经过天花板,电缆、信号线检修时,就必须有人员进入天花板上方进行作业,铺设新的电缆也需要在里面作业。
3.但由于天花板的支撑力不够,人员踩踏在天花板上会发生坠落危险,严重的会导致受伤。当前对于在天花板上作业时采取的措施,一是尽量踩在天花板连接的龙骨架上,减少天花板的受力,这样只能降低发生坠落的概率,但不能完全避免;二是使用钢管和脚踏板搭建临时支撑架,这种支撑架需要在现场进行搭建,材料的吊装、搬运、搭建等整个流程下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个人同时协作才能完成相关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维修天花板上的设备时,需要搭建临时支撑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个人同时协作才能完成相关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座、设在所述支撑座上部的第一套杆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杆上并与其相连,所述调节杆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
6.在本技术方安装中,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天花板,调节杆的高度可调节,当需要利用支撑架时,将第一套杆安装在支撑座上,再将调节杆安装在第一套杆上,再将支撑装置安装在调节杆的上部,最后调节调节杆的高度,使得支撑装置可与天花板接触,整个过程较为简单,不用费时费力用现场材料进行临时搭建,可随取随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不需多人协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
7.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杆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部分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
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一手柄部。
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套杆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套杆上部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套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套杆的下端抵接。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套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集成显示模块。
12.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上形成有第一套筒,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套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内。
13.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套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以紧固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套杆。
14.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套杆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内以紧固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套杆。
1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由角钢焊接而成,为方形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天花板,调节杆的高度可调节,当需要利用支撑架时,将第一套杆安装在支撑座上,再将调节杆安装在第一套杆上,再将支撑装置安装在调节杆的上部,最后调节调节杆的高度,使得支撑装置可与天花板接触,整个过程较为简单,不用费时费力用现场材料进行临时搭建,可随取随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不需多人协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的支撑座结构图。
20.附图中:1、支撑座;11、第一套筒;2、第一套杆;3、调节杆;4、支撑装置;41、第二套杆;42、支撑板;421、第二套筒;5、第一调节螺母;51、第一手柄部;6、第二调节螺母;61、第二手柄部;7、压力传感器;8、集成显示模块;9、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座1、设在支撑座1上部的第一套杆2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3,调节杆3设置在第一套杆2上并与其相连,调节杆3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
2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4可用于支撑天花板,调节杆3的高度可调节,当需要利用支撑架时,将第一套杆2安装在支撑座1上,再将调节杆3安装在第一套杆2上,再将支撑装置4安装在调节杆3的上部,最后调节调节杆3的高度,使得支撑装置4可与天花板接触,整个过程较为简单,不用费时费力用现场材料进行临时搭建,可随取随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不需多人协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
27.如图1所示,调节杆3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套杆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3部分位于中空结构内且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调节杆3即可改变调节杆3进入或脱出中空结构内的深度,从而改变了支撑装置4相对于支撑座1的高度。
28.如图1所示,调节杆3上设置有第一手柄部51。具体的,调节杆3的两侧均设置第一手柄部51,且第一手柄部51与调节杆3为一体,操作人员可用手转动两个第一手柄部51即可带动调节杆3转动,从而调节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3上焊接有第一调节螺母5,第一调节螺母5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手柄部51。此种结构使得第一手柄部51与调节杆3连接得更为牢固,更具可靠性。第一调节螺母5与调节杆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调节螺母5位于调节杆3的中部;旋转第一手柄部51,可改变调节杆3进入中空结构内的深度,即改变支撑装置4相对于支撑座1的相对高度,第一手柄部51的设计可便于人员操作。具体的,第一调节螺母5位于调节杆3的中部。
29.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套杆41以及设在第二套杆41上部的支撑板42,第二套杆41的一端与调节杆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2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套杆2焊接在支撑座1上,使两者成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板42也焊接在第二套杆41使其成为一体式结构;由此,本实施例总共具有三个独立的、可进行组装的工件;需要使用时,将三个工件横着放在地上,将调节杆3两端分别旋进第一套杆2与第二套杆41内,再将拼装好的支架扶立;最后根据支撑板42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旋转调节杆3,以调节高度;具体的,可以用脚踩在支撑座1上以固定第一套杆2,用手旋转第一手柄部51,带动调节杆3旋转,直至支撑板42与天花板接触。整个过程只由一个人操作即可,无需多人协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座1、设在支撑座1上部的第一套杆2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3,调节杆3设置在第一套杆2上并与其相连,调节杆3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具体的,如图1所示,调节杆3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套杆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进一步的,调节杆3上形成有第一调节螺母5,第一调节螺母5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手柄部51,以便于人员操作。不同之处在于:
32.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套杆41以及设在第二套杆41上部的支撑板42,第二套杆41的一端与调节杆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2与天花板接触,可扩大支撑面积,保证支撑架的支撑强度,第二套杆41的下端与调节杆3螺纹连接,固定调节杆3,旋转第二套杆41,也可改变支撑板42相对于支撑座1的高度。进一步的,
第二套杆41内部也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也设置有与调节杆3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33.如图1所示,调节杆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6,第二调节螺母6与调节杆3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母6的上端面与第二套杆41的下端抵接。进一步的,第二调节螺母6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手柄部61,以便于人员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套杆41装入调节杆3上后,可旋转第二手柄61,使得第二调节螺母6的上端面与第二套杆41的下端面接触,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第二套杆41支撑的强度。本实施例主要通过旋转第一手柄部51以改变调节杆3与支撑座1的相对高度。在一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螺母6可焊接在第二套杆41上,旋转第二手柄61即可带动第二套杆41旋转,从而改变支撑板42的高度,操作简单方便。
34.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板4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第二套杆41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7电连接的集成显示模块8。本实施例的集成显示模块8集数据接收、换算及显示为一体,使得使用者能够直观看到支撑板42的实时受力情况;也可监控该支撑板42的最大承重,以防止体重超标的人去天花板上进行维修。集成显示模块8与压力传感器7利用数据线进行连接,集成显示模块8上设置有专门用于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的接口,还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池等元器件。
35.如图1所示,支撑座1上形成有第一套筒11,支撑板42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套筒421,第一套杆2安装在第一套筒11内,第二套杆41安装在第二套筒421内。第一套筒11焊接在支撑座1上,第二套筒421也焊接在支撑板42上,以便于安装第一套杆2与第二套杆41。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结构类似,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座1、设在支撑座1上部的第一套杆2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3,调节杆3设置在第一套杆2上部,调节杆3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具体的,如图1所示,调节杆3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套杆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不同之处在于:
38.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件9,第一套筒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套杆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9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以紧固第一套筒11与第一套杆2。
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0,第二套筒42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二套杆41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二连接件10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内以紧固第二套筒421与第二套杆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10均为螺栓;第一套杆2、第二套杆41均为普通脚手架钢管材料。
40.在本实施中,如图3所示,支撑座1由角钢焊接而成,为方形结构。本实施例的支撑座1为框架结构,较实心底座重量轻。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座1底部还焊接有移动轮,以便于移动;另外,该移动轮为带有刹车踏板的移动轮,可防止固定后的支撑座1发生晃动。
41.在使用天花板辅助支撑架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套杆2插入到支撑座1的第一套筒11内,利用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进行固定;再将第二套杆41插入到支撑板42的第二套筒421内,通过螺栓固定,将调节杆3一端插入到第一套杆2内,再将第二套杆41放在调节杆3上部;将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线插入集成显示模块8的接口,打开电源开关,旋转调节杆3第一调节螺母5以增大调节杆3的长度,直到支撑板42顶到天花板上,此时集成显示模块8显示当前支撑架的受力值。
42.在维修任务完成后,通过旋转调节杆3第一调节螺母5可以缩短调节杆3的长度;再关闭集成显示模块8电源,拔出数据线,取下第二套杆41,旋开第二套筒421上的螺栓,取走第二套杆41和支撑板42;再取第一套杆2,旋开第一套杆2上的螺栓,取走第一套杆2和支撑底座;最后将取下的所有部件存放入库,等待下次使用再进行组装。
43.整个组装和拆卸的过程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受力程度可直观显示、易于拆装、便于存放,在整个维修作业过程中实现了由一名人员就可以完成支撑架的移位。
4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设在所述支撑座(1)上的第一套杆(2)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杆(2)上并与其相连,所述调节杆(3)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杆(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3)部分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上设置有第一手柄部(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套杆(41)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套杆(41)上部的支撑板(42),所述第二套杆(4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杆(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6),所述第二调节螺母(6)与所述调节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6)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套杆(41)的下端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二套杆(41)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电连接的集成显示模块(8)。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形成有第一套筒(11),所述支撑板(42)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套筒(421),所述第一套杆(2)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11)内,所述第二套杆(41)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421)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9),所述第一套筒(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套杆(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9)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以紧固所述第一套筒(11)与所述第一套杆(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0),所述第二套筒(42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套杆(41)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10)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内以紧固所述第二套筒(421)与所述第二套杆(4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由角钢焊接而成,为方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天花板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座、设在所述支撑座上部的第一套杆和高度可调节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杆上并与其相连,所述调节杆上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天花板,调节杆的高度可调节,当需要利用支撑架时,可将整个支撑架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调节调节杆的高度,使得支撑装置可与天花板接触,整个过程较为简单,不用费时费力用现场材料进行临时搭建,可随取随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不需多人协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作也能完成相关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营 彭可伟 郭云冠 王鹏 张海荣 王兆宝 吴高波 刘汉文 李彦闯 成绍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防止高层剪力墙裂缝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遮蔽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