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01 阅读:14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冷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家电用户对冷轧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冷轧板带的板形以及厚度精度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宽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起棱缺陷,起棱缺陷也被称为“隆起”“鼓包”或“凸包”缺陷,是指冷轧薄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表面局部高点、浪形、性能或残余应力不均等的影响而逐步累积,在长度方向上出现条状隆起、形成一道道棱线的现象。该缺陷易导致冷轧板降级甚至报废处理,是一种冷轧薄带钢生产中的易发缺陷,影响带钢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机械臂无法兼具结构体积小巧与多角度运动功能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中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包括其使用的设备为冷连轧机,所述冷连轧机包括: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每个机架内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辊系和下辊系,上辊系和下辊系均包括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其中,在第五机架s5出口设置卷取机主体,在所述卷取机主体和第五机架s5之间设有板形辊,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均设有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
6.所述冷连轧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7.系统模型控制:
8.1)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
9.2)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wr/

ff
×
ff gain=

wr,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
10.生产过程控制:
11.1)通过生产过程控制中降低s1-s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
12.2)降低s4机架负载分配10%;
13.3)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
14.4)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2-5iu)。
15.可选的,在所述系统模型控制第1步中,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值-0.025,初始辊缝凸度由0.12降低至0.095。
16.可选的,在所述系统模型控制第2步中,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在所述系统模型控制第2步中,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wr/

ff
×
ff gain=

wr,式中:

f:设定轧制力和实际轧制力差值;

wr/

ff:单位轧制力变化需要条件的弯辊力;ff gain:轧制力前馈增益;

wr:最终工作辊弯辊补偿值,此值为实时变量。
17.可选的,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1步中,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初始范围150-250kn,s1-s4工作辊弯辊力初始值150kn。
18.可选的,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2步中,s4机架原始负载为100%,宽薄进入轧制之前进行调整。
19.可选的,所述方法中,宽薄范围为宽度范围1800mm-2100mm、厚度范围0.45mm-0.8mm。
20.可选的,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4步中,带钢(13)板形通过s5机架出口轧机的板形仪进行板形检测,在人机交换界面上修改板形曲线。
21.可选的,所述冷连轧机的前端设置有轧机入口张力辊组。
22.可选的,所述卷取机主体用于卷取轧制后的带钢,所述板形辊用来检测带钢的板形情况,所述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用以调整带钢板形。
23.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该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在酸轧产线宽薄生产过程中,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
24.通过生产过程控制中降低s1-s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降低4机架负载分配10%;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2-5iu);综合减小带钢生产过程中由于板形不良产生的轴向力,避免酸轧产线宽薄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起棱缺陷,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轧机主体设备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前后带钢表面起棱情况实物对比图。
29.图中:10、卷取机主体,11、冷连轧机,12、轧机入口张力辊组,13、带钢,14、板形辊。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实施例:
35.如图1-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其使用的设备为冷连轧机11,冷连轧机11包括: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每个机架内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辊系和下辊系,上辊系和下辊系均包括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其中,在第五机架s5出口设置卷取机主体10,在卷取机主体10和第五机架s5之间设有板形辊14,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均设有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卷取机主体10用于卷取轧制后的带钢13,板形辊14用来检测带钢13的板形情况,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用以调整带钢13板形;
36.所述冷连轧机11的控制方法包括:
37.系统模型控制:
38.1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
39.2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wr/

ff
×
ff gain=

wr,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
40.该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在酸轧产线宽薄生产过程中,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
41.生产过程控制:
42.第一步:降低s1-s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初始范围150-250kn,s1-s4工作辊弯辊力初始值150kn,通过降低弯辊力抵消轧辊等效凸度增加量,减小实际辊缝等效凸度。
43.第二步:降低s4机架负载分配10%。s4机架原始负载为100%,通过降低宽薄s4机架压下率10%,降低生产过程中s4机架轧辊热凸度,减缓s4机架后带钢出现中浪进入s5机架。
44.第三步: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降低出口卷取张力,减小带钢13卷取过程中由于板形不良产生的轴向力,减缓带钢13起棱趋势。
45.第四步:在人机交换界面上修改板形曲线,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2-5iu)。将带钢13板形控制调为边浪模式,改变宽薄中浪趋势。
46.通过以上措施与步骤的实施,解决了酸轧生产宽薄带钢13表面起棱问题,提高了带钢13表面质量。
47.上述方案中,在系统模型控制第1步中,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值-0.025,初始辊缝凸度由0.12降低至0.095。
48.上述方案中,在系统模型控制第2步中,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wr/

ff
×
ff gain=

wr,式中:

f:设定轧制力和实际轧制力差值;

wr/

ff:单位轧制力变化需要条件的弯辊力;ff gain:轧制力前馈增益;

wr:最终工作辊弯辊补偿值,此值为实时变量。
49.上述方案中,在生产过程控制第1步中,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初始范围150-250kn,1-4工作辊弯辊力初始值150kn。
50.上述方案中,在生产过程控制第2步中,s4机架原始负载为100%,宽薄进入轧制之前进行调整。
51.上述方案中,具体的宽薄范围为宽度范围1800mm-2100mm、而其厚度范围为0.45mm-0.8mm。
52.上述方案中,在生产过程控制第4步中,带钢13板形通过5机架出口轧机的板形仪进行板形检测,在人机交换界面上修改板形曲线,从而可以对带钢13板型进行对应调节。
53.上述方案中,冷连轧机11的前端设置有轧机入口张力辊组12,通过轧机入口张力辊组12可以对入口处的带钢13进行张力调节。
54.上述方案中,卷取机主体10用于卷取轧制后的带钢13,板形辊14用来检测带钢13的板形情况,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用以调整带钢13板形。
55.该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包括系统模型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两部分。按照系统模型控制设定进行预控制。然后通过生产过程控制步骤第一步:降低s1-s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第二步:降低s4机架负载分配10%;第三步: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第四步: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2-5iu);通过此方法实施,降低宽薄生产过程中轧辊等效凸度,减小宽薄带钢13生产过程中中浪趋势,降低卷取张力。
56.在酸轧产线宽薄生产过程中,采用卷取机主体10、冷连轧机11、轧机入口张力辊组12和板型辊14配合对带钢13进行加工,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通过生产过程控制中降低1-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降低s4机架负载分配10%;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包括其使用的设备为冷连轧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连轧机(11)包括: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每个机架内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辊系和下辊系,上辊系和下辊系均包括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其中,在第五机架s5出口设置卷取机主体(10),在所述卷取机主体(10)和第五机架s5之间设有板形辊(14),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均设有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所述冷连轧机(11)的控制方法包括:系统模型控制:1)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2)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
wr/

ff
×
ff gain=

wr,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生产过程控制:1)通过生产过程控制中降低s1-s4机架中间辊弯辊力60-100kn、降低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80-120kn;2)降低s4机架负载分配10%;3)降低出口卷取单位张力从50mpa调整为45mpa;4)根据不同产线的要求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将厚度<0.8mm的薄规格板形曲线调整为边浪(2-5i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模型控制第1步中,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值-0.025,初始辊缝凸度由0.12降低至0.0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模型控制第2步中,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

f
×△
wr/

ff
×
ff gain=

wr,式中:

f:设定轧制力和实际轧制力差值;

wr/

ff:单位轧制力变化需要条件的弯辊力;ff gain:轧制力前馈增益;

wr:最终工作辊弯辊补偿值,此值为实时变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1步中,s1-s4机架工作辊弯辊力初始范围150-250kn,s1-s4工作辊弯辊力初始值150k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2步中,s4机架原始负载为100%,宽薄进入轧制之前进行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宽薄范围为宽度范围1800mm-2100mm、厚度范围0.45mm-0.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过程控制第4步中,带钢(13)板形通过s5机架出口轧机的板形仪进行板形检测,在人机交换界面上修改板形曲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连轧机(11)的前端设置有轧机入口张力辊组(1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机主体(10)用于卷取轧制后的带钢(13),所述板形辊(14)用来检测带钢(13)的板形情况,所述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用以调整带钢(13)板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包括其使用的设备为冷连轧机,所述冷连轧机包括:第一机架S1、第二机架S2、第三机架S3、第四机架S4及第五机架S5;单个机架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辊系和下辊系,上辊系和下辊系均包括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在第五机架S5出口设置卷取机主体,在所述卷取机主体和第五机架S5之间设有板形辊,S1-S5机架设有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装置。该种避免酸轧宽薄带钢起棱的方法,在酸轧产线宽薄生产过程中,通过系统模型减小辊缝凸度补偿增益-0.025;开发了轧制力弯辊力跟随程序,避免出现轧制力和弯辊力不匹配的情况。综合减小带钢生产过程中由于板形不良产生的轴向力,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腾 关军 沈福磊 宁媛媛 滕先博 许秋 王业钧 齐海峰 郭万森 张雯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