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钢种钢坯轧合连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01 阅读:88 评论:0

加热段时间:≥45min;均热段时间:≥35min,在炉时间不少于140min;出钢温度按照上限控制,钢坯头、尾温差控制在30℃范围内。
6.复合钢种钢坯经加热后,由带保温罩的出炉辊道直接运送至粗轧机组进行轧制。在轧制到钢坯连接部位时,轧件锯齿状的接触面会受到轧辊巨大的下压力,此时接触面表面很光滑且温度很高(1050℃左右),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两个轧件接触面便会被轧制焊合成一体,实现高强度的连接。在后续的连轧状态下,连接部位会越轧连接的越紧密。
7.为提高轧制过程的轧合效果,对常规粗轧轧制工艺进行优化。在总压下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1#、3#、5#平式轧机的压下量,相应降低2#、4#、6#立式轧机的压下量,具体如下:1#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76、轧件高95、辊缝值80,面积16965,压下率36.8%;2#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14、轧件高120、辊缝值82,面积12675,压下率31.8%;3#架次,孔型形状为椭方孔型,轧件宽135、轧件高66、辊缝值13,面积9009,压下率42.1%;4#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85、轧件高92、辊缝值12,面积6638,压下率31.8%;5#架次,孔型形状为椭孔型,轧件宽96、轧件高48、辊缝值15,面积4961,压下率43.5%;6#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65、轧件高67、辊缝值9,面积3420,压下率30.2%。
8.本发明适于各种材质的复合钢种钢坯的连接,特别是特异化强的高端特殊材质钢坯的连接更为适宜。本发明工艺调整简单,无需额外的投入,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短坯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两节短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10.一种复合钢种钢坯轧合连接方法,按照下列步骤实施:1)、如图1、2所示,首先将两个150x150mm短坯的连接部位加工成台阶状,两个短坯接触面加工成锯齿状,接触面的高度为75mm、长度为100mm,以增大接触面积,接触面光洁度要达到

6级以上,便于后续轧制时更易轧合;将加工好的短坯进行对接,再用薄钢板将对接部位进行四面的包裹,并用满焊工艺将薄板与钢坯进行焊接,最后再对包裹部位进行抽真空处理,这样在后续的加热工序时,钢坯连接部位便不会发生氧化,避免接触面产生氧化铁皮影响轧合效果;2)、重新设计棒线材粗轧轧机的压下变形工艺模型,增大1#、3#、5#轧机的压下量,相应的增大轧制力和接触面区域金属的变形量,有利于两个钢坯的轧合;3)、短坯按照上述步骤连接、长度达到7m后,便进行入炉、步进、出炉动作完成加热工序。在加热炉加热时,连接部位经过抽真空处理,两个钢坯的接触面不会产生氧化铁皮,仍处于光滑的表面。复合钢种钢坯的加热温度较普通
钢种需整体提高20℃左右,还需严格控制好各加热段的炉温和钢坯在各加热段的加热时间,加热控制要求如下:加热段1160-1200℃、均热段1080-1160℃、开轧温度1040-1080℃; 4)加热时间控制,实验钢在炉时间控制:≥140min,预热段时间:≥60min; 加热段时间:≥45min;均热段时间:≥35min,在炉时间不少于140min;出钢温度按照上限控制,钢坯头、尾温差控制在30℃范围内。
11.复合钢种钢坯经加热后,由带保温罩的出炉辊道直接运送至粗轧机组进行轧制。在轧制到钢坯连接部位时,轧件锯齿状的接触面会受到轧辊巨大的下压力,此时接触面表面很光滑且温度很高(1050℃左右),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两个轧件接触面便会被轧制焊合成一体,实现高强度的连接。在后续的连轧状态下,连接部位会越轧连接的越紧密。
12.为提高轧制过程的轧合效果,对常规粗轧轧制工艺进行优化。在总压下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1#、3#、5#平式轧机的压下量,相应降低2#、4#、6#立式轧机的压下量,具体如下:1#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76、轧件高95、辊缝值80,面积16965,压下率36.8%;2#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14、轧件高120、辊缝值82,面积12675,压下率31.8%;3#架次,孔型形状为椭方孔型,轧件宽135、轧件高66、辊缝值13,面积9009,压下率42.1%;4#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85、轧件高92、辊缝值12,面积6638,压下率31.8%;5#架次,孔型形状为椭孔型,轧件宽96、轧件高48、辊缝值15,面积4961,压下率43.5%;6#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65、轧件高67、辊缝值9,面积3420,压下率30.2%。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钢种钢坯轧合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实施:1)、首先将两个150x150mm短坯的连接部位加工成台阶状,两个短坯接触面加工成锯齿状,接触面的高度为75mm、长度为100mm,接触面光洁度要达到

6级以上;将加工好的短坯进行对接,再用薄钢板将对接部位进行四面的包裹,并用满焊工艺将薄板与钢坯进行焊接,最后再对包裹部位进行抽真空处理;2)、重新设计棒线材粗轧轧机的压下变形工艺模型,增大1#、3#、5#轧机的压下量,相应的增大轧制力和接触面区域金属的变形量;3)、短坯按照上述步骤连接、长度达到7m后,便进行入炉、步进、出炉动作完成加热工序,加热控制要求如下:加热段1160-1200℃、均热段1080-1160℃、开轧温度1040-1080℃;4)、加热时间控制,实验钢在炉时间控制:≥140min,预热段时间:≥60min; 加热段时间:≥45min;均热段时间:≥35min,在炉时间不少于140min;出钢温度按照上限控制,钢坯头、尾温差控制在30℃范围内,复合钢种钢坯经加热后,由带保温罩的出炉辊道直接运送至粗轧机组进行轧制,两个轧件接触面便会被轧制焊合成一体,实现高强度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种钢坯轧合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常规粗轧轧制工艺进行优化,在总压下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1#、3#、5#平式轧机的压下量,相应降低2#、4#、6#立式轧机的压下量,具体如下:1#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76、轧件高95、辊缝值80,面积16965,压下率36.8%;2#架次,孔型形状为浅槽孔型,轧件宽114、轧件高120、辊缝值82,面积12675,压下率31.8%;3#架次,孔型形状为椭方孔型,轧件宽135、轧件高66、辊缝值13,面积9009,压下率42.1%;4#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85、轧件高92、辊缝值12,面积6638,压下率31.8%;5#架次,孔型形状为椭孔型,轧件宽96、轧件高48、辊缝值15,面积4961,压下率43.5%;6#架次,孔型形状为圆孔型,轧件宽65、轧件高67、辊缝值9,面积3420,压下率3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种钢坯轧合连接方法,首先将两个150x150mm短坯的连接部位加工成台阶状,两个短坯接触面加工成锯齿状;将加工好的短坯进行对接,再用薄钢板将对接部位进行四面的包裹、焊接,对包裹部位进行抽真空处理;增大1#、3#、5#轧机的压下量,短坯按照上述步骤连接、长度达到7m后,便入炉加热,加热段1160-1200℃、均热段1080-1160℃、开轧温度1040-1080℃;加热时间控制在炉时间不少于140min;出钢温度按照上限控制,钢坯头、尾温差控制在30℃范围内,复合钢种钢坯经加热后,由带保温罩的出炉辊道直接运送至粗轧机组进行轧制。轧制。


技术研发人员:帅虹全 雷洪 张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