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1 阅读:14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尘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尘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按燃烧的燃料分为燃煤发电、燃油发电和燃气发发电三种形式,火力发电是重要的发电方式,但火力发电污染严重,发电过程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因此需要烟气净化技术进行处理;烟气净化技术包括湿法脱氮技术和干法脱氮技术,湿法脱氮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法、吸收法,干法脱氮技术有吸附法、等离子活化法、生化法,scr法和sncr法以成熟的技术和良好的脱硝效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减少nox排放的方法,除了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外,它还被证明是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案,目前大部分火电厂才有尿素水解方法制氨,氨气通过与稀释风混合进入scr反应器从而实现脱硝,在此反应过程中,需要对稀释风进行预热,以达到最佳反应温度,稀释风的热量一般取自空预器,当空预器出现漏风等异常时,热风排出时含尘量会增加,输送到喷氨混合器及喷氨支管后,会造成脱硝氨气管道堵塞和氨气\空气混合器堵塞,现有技术中,需要停机对空预器进行维修,严重影响正常脱硝进行,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该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增加一条分支管,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的连通,打开分支管,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利用电加热器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
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包括反应器、空气预热器、锅炉、送风机和输氨组件,所述空气预热器设在反应器的输出端,所述送风机的输出端设有送风管,且送风管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和锅炉之间连接有输风管,所述锅炉的输出端连接进烟管,且进烟管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稀释风管,且稀释风管与送氨组件连接用于混合稀释风与氨;所述送风管和稀释风管之间连接有分支管,且分支管上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稀释风管与空气预热器之间为可调节启闭式连通,所述分支管为可调节启闭式管道,所述输氨
组件的伸出端连接有喷注管,且喷注管的输出端设有喷注格栅,所述喷注格栅连通入进烟管。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送风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稀释风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靠近所述送风管与空气预热器的连通处,所述第三控制阀位于分支管和稀释风管的连通处之前。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稀释风管上设有烟尘传感器,且烟尘传感器位于第三控制阀与空气预热器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烟尘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且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电性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氨组件包括尿素储罐、蒸发槽、蓄压器和混合器,所述尿素储罐的输出端连接蒸发槽,且蒸发槽的输出端连接蓄压器,所述蓄压器的输出端和混合器之间连接有输氨管。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稀释风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器,所述喷注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烟管上设有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所述输氨管上设有氨浓度监视器,所述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氨浓度监视器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器,且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蓄压器、送风机电性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器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所述空气预热器连接在输出管上,用于将输出管输出端的气体热量与送风管送入的风进行换热,以此对风进行预热。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出管上设有电除尘器,且输出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稀释风管上设有清洁阀,且清洁阀位于稀释风管与空气预热器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清洁阀一端位置处的所述稀释风管上均设有丝堵。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将空气预热器设在反应器的输出端,利用输出烟气的热量对送风机输送的稀释风进行加热,稀释风供给输氨组件和锅炉,并增加一条分支管,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的连通,打开分支管,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利用电加热器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同步另一部分稀释风照常通过输风管至锅炉,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也不影响整体正常运行。
15.2、本发明利用烟尘传感器感应稀释风管内供给给输氨组件的风是否被污染,让感应到烟尘超标后,控制器即可自动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进行分支管预热,自动化控制,更加及时可靠。
16.3、本发明在正常运行时,通入锅炉的风和进入输氨组件的风都被空气预热器加热,空气预热器利用反应器输出端烟气的热量对风进行加热,便于热量回收利用。
17.4、本发明在使用分支管加热稀释风的时候,可以关闭第三控制阀和清洁阀,打开丝堵,对稀释风管上被污染的一段进行清洗,便于后续空气预热器正常后快速使用,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器控制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丝堵位置示意图。
19.其中:1、反应器;2、空气预热器;3、锅炉;4、送风机;5、送风管;6、输风管;7、进烟管;8、稀释风管;9、分支管;10、电加热器;11、喷注管;12、喷注格栅;13、第一控制阀;14、第二控制阀;15、第三控制阀;16、烟尘传感器;17、控制器;18、尿素储罐;19、蒸发槽;20、蓄压器;21、混合器;22、输氨管;23、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4、氨浓度监视器;25、输出管;26、电除尘器;27、引风机;28、清洁阀;29、丝堵。
实施方式
20.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21.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包括反应器1、空气预热器2、锅炉3、送风机4和输氨组件,所述空气预热器2设在反应器1的输出端,所述送风机4的输出端设有送风管5,且送风管5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2,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锅炉3之间连接有输风管6,所述锅炉3的输出端连接进烟管7,且进烟管7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1,所述空气预热器2的输出端连接稀释风管8,且稀释风管8与送氨组件连接用于混合稀释风与氨;所述送风管5和稀释风管8之间连接有分支管9,且分支管9上设有电加热器10,所述稀释风管8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为可调节启闭式连通,所述分支管9为可调节启闭式管道,所述输氨组件的伸出端连接有喷注管11,且喷注管11的输出端设有喷注格栅12,所述喷注格栅12连通入进烟管7。使用时,送风机4送出风,通过送风管5至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利用输出烟气的热量对送风机4输送的稀释风进行加热,稀释风通过稀释风管8供给输氨组件、通过输风管6供给锅炉3,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8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并通过喷注管11至喷注格栅12,进入进烟管7,与烟气混合在反应器1内脱销,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8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打开分支管9,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9,利用电加热器10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同步另一部分稀释风照常通过输风管6至锅炉3,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
22.尿素为还原剂:no+co(nh2)
2 +1/2o2→
2n2+co2+h2o所述送风管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所述分支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4,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5。所述第一控制阀13靠近所述送风管5与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处,所述第三控制阀15位于分支管9和稀释风管8的连通处之前。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烟尘传感器16,且烟尘传感器16位于第三控制阀15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烟尘传感器16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5电性连接。使用时,利用烟尘传感器16感应稀释风管8内供给给输氨组件的风是否被污染,让感应到烟尘超标后,控制器17即可自动打开第二控制阀14、关闭第三控制阀15,进行分支管9预热,自
动化控制。
23.所述输氨组件包括尿素储罐18、蒸发槽19、蓄压器20和混合器21,所述尿素储罐18的输出端连接蒸发槽19,且蒸发槽19的输出端连接蓄压器20,所述蓄压器20的输出端和混合器21之间连接有输氨管22。所述稀释风管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器21,所述喷注管11的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器21的输出端连接。使用时,尿素储罐18内的尿素通过蒸发槽19蒸发为氨雾,通过蓄压器20加压,经过输氨管22输送至混合器21,与稀释风管8输出的稀释风混合,接着通过喷注管11至喷注格栅12,进入进烟管7,与烟气混合在反应器1内脱销。
24.所述进烟管7上设有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3,所述输氨管22上设有氨浓度监视器24,所述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3、氨浓度监视器24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的控制端与所述蓄压器20、送风机4电性连接。使用时,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3监视进烟管7内烟气氮氧化物浓度,氨浓度监视器24监视输氨管22内氨逆浓度,控制器17根据浓度控制蓄压器20、送风机4合理控制氨输出浓度和稀释风量,来匹配烟气氮氧化物浓度。
25.所述反应器1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25,所述空气预热器2连接在输出管25上,用于将输出管25输出端的气体热量与送风管5送入的风进行换热,以此对风进行预热。在正常运行时,通入锅炉3的风和进入输氨组件的风都被空气预热器2加热,空气预热器2利用反应器1输出端烟气的热量对风进行加热,便于热量回收利用。
26.所述输出管25上设有电除尘器26,且输出管25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27。便于对脱硝反应后的烟气后续的处理排出。
实施例
27.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包括反应器1、空气预热器2、锅炉3、送风机4和输氨组件,所述空气预热器2设在反应器1的输出端,所述送风机4的输出端设有送风管5,且送风管5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2,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锅炉3之间连接有输风管6,所述锅炉3的输出端连接进烟管7,且进烟管7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1,所述空气预热器2的输出端连接稀释风管8,且稀释风管8与送氨组件连接用于混合稀释风与氨;所述送风管5和稀释风管8之间连接有分支管9,且分支管9上设有电加热器10,所述稀释风管8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为可调节启闭式连通,所述分支管9为可调节启闭式管道,所述输氨组件的伸出端连接有喷注管11,且喷注管11的输出端设有喷注格栅12,所述喷注格栅12连通入进烟管7。使用时,送风机4送出风,通过送风管5至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利用输出烟气的热量对送风机4输送的稀释风进行加热,稀释风通过稀释风管8供给输氨组件、通过输风管6供给锅炉3,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8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并通过喷注管11至喷注格栅12,进入进烟管7,与烟气混合在反应器1内脱销,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8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打开分支管9,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9,利用电加热器10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同步另一部分稀释风照常通过输风管6至锅炉3,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
28.尿素为还原剂:no+co(nh2)
2 +1/2o2→
2n2+co2+h2o所述送风管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所述分支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4,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5。所述第一控制阀13靠近所述送风管5与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处,
所述第三控制阀15位于分支管9和稀释风管8的连通处之前。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烟尘传感器16,且烟尘传感器16位于第三控制阀15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烟尘传感器16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5电性连接。使用时,利用烟尘传感器16感应稀释风管8内供给给输氨组件的风是否被污染,让感应到烟尘超标后,控制器17即可自动打开第二控制阀14、关闭第三控制阀15,进行分支管9预热,自动化控制。
29.所述反应器1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25,所述空气预热器2连接在输出管25上,用于将输出管25输出端的气体热量与送风管5送入的风进行换热,以此对风进行预热。在正常运行时,通入锅炉3的风和进入输氨组件的风都被空气预热器2加热,空气预热器2利用反应器1输出端烟气的热量对风进行加热,便于热量回收利用。所述输出管25上设有电除尘器26,且输出管25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27。便于对脱硝反应后的烟气后续的处理排出。
30.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清洁阀28,且清洁阀28位于稀释风管8与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三控制阀15和清洁阀28一端位置处的所述稀释风管8上均设有丝堵29。在使用分支管9加热稀释风的时候,可以关闭第三控制阀15和清洁阀28,打开丝堵29,对稀释风管8上被污染的一段进行清洗,便于后续空气预热器2正常后快速使用,减少污染。
31.本发明将空气预热器2设在反应器1的输出端,利用输出烟气的热量对送风机4输送的稀释风进行加热,稀释风供给输氨组件和锅炉3,并增加一条分支管9,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8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8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打开分支管9,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9,利用电加热器10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同步另一部分稀释风照常通过输风管6至锅炉3,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也不影响整体正常运行。同时,本发明利用烟尘传感器16感应稀释风管8内供给给输氨组件的风是否被污染,让感应到烟尘超标后,控制器17即可自动打开第二控制阀14、关闭第三控制阀15,进行分支管9预热,自动化控制,更加及时可靠。另外,本发明在正常运行时,通入锅炉3的风和进入输氨组件的风都被空气预热器2加热,空气预热器2利用反应器1输出端烟气的热量对风进行加热,便于热量回收利用。最后,在使用分支管9加热稀释风的时候,可以关闭第三控制阀15和清洁阀28,打开丝堵29,对稀释风管8上被污染的一段进行清洗,便于后续空气预热器2正常后快速使用,减少污染。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包括反应器(1)、空气预热器(2)、锅炉(3)、送风机(4)和输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设在反应器(1)的输出端,所述送风机(4)的输出端设有送风管(5),且送风管(5)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2),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锅炉(3)之间连接有输风管(6),所述锅炉(3)的输出端连接进烟管(7),且进烟管(7)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1),所述空气预热器(2)的输出端连接稀释风管(8),且稀释风管(8)与送氨组件连接用于混合稀释风与氨;所述送风管(5)和稀释风管(8)之间连接有分支管(9),且分支管(9)上设有电加热器(10),所述稀释风管(8)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为可调节启闭式连通,所述分支管(9)为可调节启闭式管道,所述输氨组件的伸出端连接有喷注管(11),且喷注管(11)的输出端设有喷注格栅(12),所述喷注格栅(12)连通入进烟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所述分支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4),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13)靠近所述送风管(5)与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处,所述第三控制阀(15)位于分支管(9)和稀释风管(8)的连通处之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烟尘传感器(16),且烟尘传感器(16)位于第三控制阀(15)与空气预热器(2)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烟尘传感器(16)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5)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氨组件包括尿素储罐(18)、蒸发槽(19)、蓄压器(20)和混合器(21),所述尿素储罐(18)的输出端连接蒸发槽(19),且蒸发槽(19)的输出端连接蓄压器(20),所述蓄压器(20)的输出端和混合器(21)之间连接有输氨管(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风管(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器(21),所述喷注管(11)的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器(21)的输出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7)上设有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3),所述输氨管(22)上设有氨浓度监视器(24),所述氮氧化物浓度监视器(23)、氨浓度监视器(24)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的控制端与所述蓄压器(20)、送风机(4)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25),所述空气预热器(2)连接在输出管(25)上,用于将输出管(25)输出端的气体热量与送风管(5)送入的风进行换热,以此对风进行预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25)上设有电除尘器(26),且输出管(25)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27)。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风管(8)上设有清洁阀(28),且清洁阀(28)位于稀释风管(8)与空气预热器(2)的连通位置处,所述第三控制阀(15)和清洁阀(28)一端位置处的所述稀释风管(8)上均设有丝
堵(29)。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脱硝稀释风装置,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空气预热器、锅炉、送风机和输氨组件,所述空气预热器设在反应器的输出端,所述送风机的输出端设有送风管,且送风管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和锅炉之间连接有输风管,所述锅炉的输出端连接进烟管,且进烟管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稀释风管;本发明增加一条分支管,稀释风经过稀释风管进入输氨组件与氨混合,当出现稀释风污染时,可以关闭稀释风管的上端和空气预热器的连通,打开分支管,使得一部分风经过分支管,利用电加热器给稀释风加热,使得干净的热风与氨混合,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及时避免输氨组件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峰 曹锦利 马雪南 李营 孙伟 闫喆 马红光 郝宇飞 曹雷 王建 郭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