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

未命名 08-30 阅读:15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


背景技术:

2.1974年,bryan首次提出俯卧位通气ppv(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的概念。ppv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例,减少无效腔而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进而改善氧合和廓清气道、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减少患者因氧合障碍导致的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因此,该经典俯卧位治疗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经济、符合病理生理特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重要技术之一,广泛用于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或危重症在内伴有中、重度ards和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
3.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应尽早实施俯卧位治疗。经典俯卧位,建议每次治疗时间尽可能维持12h以上。危重患者经常带有的管路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肠管、胸腹腔闭式引流管、尿管、vsd减压管,护士翻身时需要多人共同实施,按照要求翻身前需准备翻身单(可承担患者重量且大小合适的床单)、方形与椭圆形泡沫辅料数张、头枕(软枕或马蹄形枕头)、2-3个圆柱形枕头、硅胶软枕数个。
4.翻身时采用“信封”法,费事费力,且患者保持俯卧姿势时间长、物品数量多,增加了家属的负担,患者床上物品多、乱,不利于护士的工作。俯卧位过程中身体的着力点是颜面部、前额、颧骨、肋骨、髂前上棘、膝盖、胫钱,足背,脚趾等部位,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出,肌肉脂肪薄弱,长时间受压会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翻身后护士需要在易受压处均放置减压敷料或硅胶软枕,操作不便。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减压效果好,避免发生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操作简单,节约护士翻身的时间,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包括背面部分、前身部分和头部垫枕部分,背面部分与前身部分通过拉链连接,头部垫枕部分粘接在前身部分上;所述的背面部分为棉质厚床单,背面部分两侧设置有第一双开树脂拉链;所述的前身部分的本体由外侧的厚棉质床单层、中间的记忆海绵层以及内侧的棉布层组成,记忆海绵层的表面呈波浪状,记忆海绵层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透气防水层,前身部分上开设有中空套,所述的前身部分于上部外层设置有粘贴层,前身部分两侧设置有第二双开树脂拉链,前身部分通过第二双开树脂拉链与背面部分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连接;所述的头部垫枕部分采用凹状垫枕结构,头部垫枕部分的端部设置有粘扣,头部
垫枕部分通过粘扣与前身部分的粘贴层的粘接。
8.作为优选,所述的背面部分的宽度为1.2m,长度1.7m;前身部分的宽度为0.9m,长度1.7m;头部垫枕部分的各外边长度为28cm,宽8cm,头部垫枕部分的厚度为8cm。
9.作为优选,所述的记忆海绵层的厚度为8cm,记忆海绵层的波浪形的低谷处用于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路。
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套分别设置在前身部分于胸部、会阴部、小腿处,可根据患者需要在中空套中放置一次性卫生垫。
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为牙链带,第二双开树脂拉链设有匹配的上下止、拉头,通过拉链结构将背面部分与前身部分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减压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护理时翻身,其减压效果好,能够避免发生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节约护士翻身的时间,不需要额外准备过多的翻身用物,适合带各种管路的危重患者俯卧位时使用,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身部分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包括背面部分1、前身部分2和头部垫枕部分3,背面部分1与前身部分2通过拉链连接,头部垫枕部分3粘接在前身部分2上;所述的背面部分1为棉质厚床单,背面部分1两侧设置有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所述的前身部分2的本体由外侧的厚棉质床单层2-1、中间的记忆海绵层2-2以及内侧的棉布层2-3组成,记忆海绵层2-2的表面呈波浪状,记忆海绵层2-2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透气防水层2-4,前身部分2上开设有中空套5,所述的前身部分2于上部外层设置有用于和头部垫枕粘贴用的粘贴层6,前身部分2两侧设置有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前身部分2通过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与背面部分1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连接;所述的头部垫枕部分3采用凹状垫枕结构,头部垫枕部分3的端部设置有粘扣8,头部垫枕部分3通过粘扣8与前身部分2的粘贴层6的粘接。
18.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背面部分1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只有牙链带,前身部分2的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设有匹配的上下止、拉头,通过拉链结构将背面部分1与前身部分2连接。
19.此外,所述的记忆海绵层2-2的厚度为8cm,记忆海绵层2-2的波浪形的低谷处用于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路。
20.本具体实施方式由背面部分1、前身部分2和头部垫枕部分3三部分组成,其中背面部分1的长度1.7m,宽度为1.2m,背面部分1柔软、可卷起,需要翻身时,此部分放置于患者身下,其上边平齐患者的颈部;前身部分2的长度1.7m,宽度为0.9m,该部分中间的记忆海绵层
2-2采用波浪形,使用时胸腹腔引流管、尿管可以从波浪形床垫的低谷处放至床旁,前身部分2于胸部、会阴部、小腿处各设置有一个中空套5,可根据患者需要在中空套中放置用于吸收患者渗液的一次性卫生垫,在患者翻身前将卫生垫放入套内,翻身后直接可以使用,不需要另行垫;头部垫枕部分3的各外边长度为28cm,宽8cm,其上部用于放置患者额头,头部垫枕部分3的厚度为8cm,头部垫枕部分3的中间空,便于患者带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肠管摆放位置。
2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为:患者需要翻身俯卧位时,将背面部分1上端平齐患者颈部,平铺在患者身下,患者平卧,将前身部分2盖在患者身上,通过两侧拉锁拉住,工作人员抓住翻身减压垫两侧将患者翻转,成俯卧位后,将两侧拉锁拉开,去除背面部分1,将头部垫枕部分3垫在患者头部,额头垫在头部垫枕部分3的上端,患者头侧转,脸垫在左右两侧的压垫上,将头部垫枕部分3与前身部分2粘在一起即可。
2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波浪形床垫,减压效果好,利用波浪形的低谷处摆放各种管路,避免发生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适合带各种管路的危重患者俯卧位时使用,该减压垫便于护理时翻身,大大节约护士翻身的时间,同时避免受压部位压疮的发生,且不需要额外准备过多的翻身用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面部分(1)、前身部分(2)和头部垫枕部分(3),背面部分(1)与前身部分(2)通过拉链连接,头部垫枕部分(3)粘接在前身部分(2)上;所述的背面部分(1)为棉质厚床单,背面部分(1)两侧设置有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所述的前身部分(2)的本体由外侧的厚棉质床单层(2-1)、中间的记忆海绵层(2-2)以及内侧的棉布层(2-3)组成,记忆海绵层(2-2)的表面呈波浪状,记忆海绵层(2-2)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透气防水层(2-4),前身部分(2)上开设有中空套(5),所述的前身部分(2)于上部外层设置有粘贴层(6),前身部分(2)两侧设置有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前身部分(2)通过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与背面部分(1)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连接;所述的头部垫枕部分(3)采用凹状垫枕结构,头部垫枕部分(3)的端部设置有粘扣(8),头部垫枕部分(3)通过粘扣(8)与前身部分(2)的粘贴层(6)的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部分(1)的宽度为1.2m,长度1.7m;前身部分(2)的宽度为0.9m,长度1.7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忆海绵层(2-2)的厚度为8cm,记忆海绵层(2-2)的波浪形的低谷处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尿管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套(5)分别设置在前身部分(2)于胸部、会阴部、小腿处,中空套(5)中放置有可替换的卫生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4)为牙链带,第二双开树脂拉链(7)设有匹配的上下止、拉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垫枕部分(3)的各外边长度为28cm,宽8cm,头部垫枕部分(3)的厚度为8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背面部分为棉质厚床单,两侧设有第一双开树脂拉链;前身部分的本体由外侧的厚棉质床单层、中间的记忆海绵层以及内侧的棉布层组成,记忆海绵层的表面呈波浪状,记忆海绵层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透气防水层,前身部分上开设有中空套,前身部分于上部外层设置有粘贴层,前身部分两侧设有第二双开树脂拉链,前身部分通过第二双开树脂拉链与背面部分的第一双开树脂拉链连接;头部垫枕部分采用凹状垫枕结构,头部垫枕部分通过粘扣与前身部分的粘贴层的粘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压效果好,避免发生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节约护士翻身的时间,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翟艳萍 延芝丽 韩凤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