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30 阅读:16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2.世界各国铁路轨道所采用的轨距不尽相同,有米轨铁路、1435mm标准轨铁路、1520mm轨距铁路和1600mm轨距铁路等。我国采用的1435mm标准轨距显然不能满足我国走出去的发展要求,与国际铁路接轨。因此,铺设一种适用于铁路多种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迫在眉睫。
3.目前,针对多种轨距的轨道大多采用拆铺法或套轨技术。拆铺法存在需人工进行调整,工作量大,且调整时间长。不同轨距套轨技术需要不同长度的轨枕,轨枕需特殊定制,占地空间大、成本高,造成投资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可解决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多轨距需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包括轨枕、垫板组、螺纹道钉,垫板组通过螺纹道钉固定在轨枕上,在垫板组上有组合钢轨,组合钢轨由多个钢轨一体制成,通过扣件固定在垫板组上;所述组合钢轨包括组合钢轨一和组合钢轨二,组合钢轨一由钢轨a与钢轨b组成,组合钢轨二由钢轨c与钢轨d组成。
6.所述组合钢轨一和所述组合钢轨二分别用一套扣件固定。
7.所述钢轨b和钢轨c轨距为1435mm,钢轨b和钢轨d轨距为1520mm,所述钢轨a和所述钢轨d轨距为1600mm。
8.所述轨枕材料为c60级混凝土,轨枕顶面的棱角为5
×
5mm的折角。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可满足多种轨距需求,扣件及轨枕不需特殊定制,能够节省用地、成本,减小投资。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钢轨a,2-钢轨b,3-钢轨c,4-钢轨d,5-扣件,6-螺纹道钉,7-垫板组,8-轨枕。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做进一步地详细的描述。
13.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包括钢轨a1、
钢轨b2、钢轨c3、钢轨d4、扣件5、螺纹道钉6、垫板组7、轨枕8,其中钢轨a1和钢轨b2组成组合钢轨一,钢轨c3和钢轨d4组成组合钢轨二,组合钢轨一和组合钢轨二分别通过扣件5固定于垫板组7,垫板组7通过螺纹道钉6固定于轨枕8。钢轨b2和钢轨c3之间为1435mm的标准轨距;钢轨b2和钢轨d4之间为1520mm的宽轨距;钢轨a1和钢轨d4之间为1600mm的宽轨距。
14.轨枕8的材料为c60级混凝土,轨枕8顶面的棱角为5
×
5mm的折角。
15.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包括轨枕(8)、垫板组(7)、螺纹道钉(6),所述垫板组(7)通过所述螺纹道钉(6)固定在所述轨枕(8)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板组(7)上有组合钢轨,所述组合钢轨由多个钢轨一体制成,通过扣件(5)固定在所述垫板组(7)上,所述组合钢轨包括组合钢轨一和组合钢轨二,所述组合钢轨一由钢轨a(1)与钢轨b(2)组成,所述组合钢轨二由钢轨c(3)与钢轨d(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轨一和所述组合钢轨二分别用一套扣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b(2)和所述钢轨c(3)轨距为1435mm,所述钢轨b(2)和所述钢轨d(4)轨距为1520mm,所述钢轨a(1)和所述钢轨d(4)轨距为1600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8)材料为c60级混凝土,所述轨枕(8)顶面的棱角为5
×
5mm的折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路多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包括轨枕、垫板组、螺纹道钉,垫板组通过螺纹道钉固定在轨枕上,在垫板组上有组合钢轨,组合钢轨由多个钢轨一体制成,通过扣件固定在垫板组上;所述组合钢轨包括组合钢轨1和组合钢轨2,钢轨1由钢轨a与钢轨b组成,组合钢轨2由钢轨c与钢轨d组成;所述组合钢轨1和所述组合钢轨2分别用一套扣件固定;所述钢轨b和钢轨c轨距为1435mm,钢轨b和钢轨d轨距为1520mm,所述钢轨a和所述钢轨d轨距为16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为可同时满足1435mm、1520mm、1600mm等多种轨距的一体式轨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能够节省用地、成本,减小投资。减小投资。减小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成 米洋 张翔 张利 任闯闯 崔鹏 王宁 耿晓婷 田书萌 吕新强 张国虎 吴明辉 韩冰 王飞 马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