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
背景技术:
2.胶囊是一种常用的药品盛装容器,胶囊内可以盛装难以直接服用的药粉或药粒,使药物更容易被病人吞服,解决药物服用问题。
3.胶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烘干工序,烘干是为了去除胶囊的多余水分,使其坚挺度、光洁度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筒式或笼式烘干设备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胶囊烘干设备,胶囊被置于滚筒或转笼内,在高速翻转过程中完成烘干操作。该类设备的优点是烘干效率高,所需时间短,其缺点是翻转烘干过程中筒内胶囊会互相撞击,容易出现破损、凹陷等质量问题,每批次作业完成都存在一定的废品率。使用滚筒或转笼式设备进行胶囊烘干时,还存在胶囊受热不均的问题,一些靠近发热元件的胶囊因升温过快会出现囊壁融化、囊体萎缩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包括烘箱机构、胶囊传送带和成品输送带,所述胶囊传送带贯穿通过烘箱机构,所述胶囊传送带首端安装有进料机构和平铺机构,所述平铺机构设于进料机构后道,所述胶囊传送带尾端安装有出料滑道,所述出料滑道对接成品输送带。
7.所述烘箱机构包括有若干个烘箱模块,若干个烘箱模块沿一直线紧贴排列安装,所述烘箱模块包括进风箱和回风箱,所述进风箱和回风箱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进风箱和回风箱之间设有烘干腔,所述胶囊传送带贯穿通过烘干腔,所述烘干腔的左右两侧都连接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与胶囊传送带带面之间留有间隙。
8.相邻所述烘箱模块之间,前一个烘箱模块的回风箱管路连接到后一个烘箱模块的进风箱,首个烘箱模块的进风箱上连接有总进风管路,最后一个烘箱模块的回风箱上连接有总排风管路,若干个烘箱模块形成有连续送风路线,该连续送风路线的送风方向与胶囊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9.所述胶囊传送带包括传动带链,所述传动带链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胶囊托辊,所述胶囊托辊的两个轴头向传动带链外侧延伸,并连接有自转小齿轮,所述烘箱模块的烘干腔内安装有自转驱动齿带,所述自转驱动齿带设于自转小齿轮运动轨迹线上,所述自转小齿轮能与自转驱动齿带相啮合。
10.所述进料机构跨装在胶囊传送带上方位置,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漏斗和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漏斗顶部设有接料敞口,所述进料输送带尾端设在接料敞口上方位置,所述进料漏斗底部连接有铺料管,所述铺料管宽度仅能限制单个胶囊掉落。
11.所述平铺机构包括柔毛刷轮和刷轮电机,所述柔毛刷轮与刷轮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柔毛刷轮转动安装在胶囊传送带上方位置,所述柔毛刷轮最低点与胶囊传送带带面之间留有仅容单个胶囊通过的通道。
12.所述胶囊传送带尾端还安装有归料机构,所述归料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归料板,两个归料板呈八字形布局安装,所述归料机构大口正对烘箱机构方向,所述归料机构小口连接出料滑道。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托辊传送带来实现胶囊的流转,胶囊采用单层铺设,且能在烘干时形成自转效果,以达到均匀、高效烘干目的,由于是平铺式流转烘干,胶囊之间互不干涉,能有效解决因互相碰撞造成的废品率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烘箱机构采取模块化连续风道设计,能形成逐级提高烘干温度的效果,胶囊产品在流转中能逐渐升温烘干,能有效减少烘干过程中发生囊壁融化、囊体萎缩等情况的概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布局图;
15.图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烘箱模块内通过的胶囊传送带的俯视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铺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模块之间的接管示意图。
20.图中:烘箱机构1、烘箱模块11、进风箱111、回风箱112、烘干腔113、隔断板114、总进风管路12、总排风管路13、自转驱动齿带14、胶囊传送带2、传动带链21、胶囊托辊22、自转小齿轮23、进料机构3、进料漏斗31、接料敞口311、铺料管312、进料输送带32、平铺机构4、柔毛刷轮41、刷轮电机42、出料滑道5、成品输送带6、归料机构7、归料板7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22.如图1~图6所示,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包括烘箱机构1、胶囊传送带2和成品输送带6,胶囊传送带2贯穿通过烘箱机构1,胶囊传送带2首端安装有进料机构3和平铺机构4,平铺机构4设于进料机构3后道,胶囊传送带2尾端安装有出料滑道5,出料滑道5对接成品输送带6,本实用新型中,胶囊传送带2用来流转输送胶囊产品,在经过烘箱机构1时能完成烘干操作,进料机构3用来向胶囊传送带2上输送需要烘干的胶囊产品,通过进料机构3输入到胶囊传送带2上的胶囊,会存在堆叠的现象,堆叠会引起受热不均,影响烘干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料机构3后道设计了平铺机构4来铺平胶囊,实现带面单层胶囊的流转输送目的,单层流转有利于胶囊均匀受热烘干,有利于提升胶囊的烘干效率,减少烘干作业行程,烘干后的胶囊产品通过出料滑道5输出,出料滑道5倾斜安装,成品输送带6设于出料滑道5低点,能实现接料输出,本实用新型能很好解决传统烘干设备在烘干作业中,因胶囊相互碰撞造成废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持续的流水线烘干作业,具有烘干质量好,烘干效率高的优点。
23.如图1和图5所示,烘箱机构1包括有若干个烘箱模块11,若干个烘箱模块11沿一直线紧贴排列安装,烘箱模块11结构相同,可以根据烘干程度的需求来进行增减,烘箱模块11包括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上下对应设置,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之间设有烘干腔113,能在烘干腔113内形成上吹下排的风路,胶囊传送带2贯穿通过烘干腔113,胶囊随胶囊传送带2流转通过烘干腔113,实现烘干目的,烘干腔113的左右两侧都连接有隔断板114,隔断板114与胶囊传送带2带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应略高于单层胶囊的摆放高度,这样既不影响胶囊流转通过,又能尽可能的实现相邻烘箱模块11之间的通风隔离,尽可能的减少热风资源的外逸损耗。
24.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相邻烘箱模块11之间,前一个烘箱模块11的回风箱112管路连接到后一个烘箱模块11的进风箱111,首个烘箱模块11的进风箱111上连接有总进风管路12,最后一个烘箱模块11的回风箱112上连接有总排风管路13,若干个烘箱模块11形成有连续送风路线,该连续送风路线的送风方向与胶囊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相反,在本实用新型中,烘箱模块11依次管路连通,以形成热风的连续送风路线,在该路线上,首个烘箱模块11是新风进入,温度最高、湿度最低,而最后一个烘箱模块11处于热烘干风的最后一站,其温度相对最低,湿度相对最高,在此情况下,胶囊传送带2携带胶囊反向运动,胶囊从最后一个烘箱模块11先流转进入,从首个烘箱模块11流转输出,就能实现胶囊的逐级升温、逐级除湿干燥效果,该效果下,胶囊体会逐步适应烘干环境,胶囊烘干作业中出现囊壁融化、囊体萎缩等情况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同时,连续送风烘干结构也能充分利用热风资源,能有效降低烘干作业能耗。
25.如图2所示,胶囊传送带2包括传动带链21,传动带链21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胶囊托辊22,传动带链21起到带动胶囊托辊22循环传动的效果,在胶囊传送带2输送过程中,胶囊位于相邻胶囊托辊2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胶囊托辊22的两个轴头向传动带链21外侧延伸,并连接有自转小齿轮23,烘箱模块11的烘干腔113内安装有自转驱动齿带14,自转驱动齿带14设于自转小齿轮23运动轨迹线上,在胶囊传送带2通过烘箱模块11时,自转小齿轮23能与自转驱动齿带14相啮合,从而实现胶囊托辊22的转动,在胶囊托辊22转动的情况下,能实现胶囊的自转,胶囊自转有利于胶囊的均匀受风干燥,烘干效率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26.如图1和图3所示,进料机构3跨装在胶囊传送带2上方位置,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漏斗31和进料输送带32,进料漏斗31顶部设有接料敞口311,进料输送带32尾端设在接料敞口311上方位置,进料输送带32用来输送需要烘干的胶囊产品,使得其能顺利掉落到接料敞口311内,进料漏斗31底部连接有铺料管312,铺料管312截面呈长方形,铺料管312宽度仅能限制单个胶囊掉落,长度设计较长,这样能形成一排排的胶囊产品的掉落效果,再配合胶囊传送带2的传动,能实现胶囊产品的铺放目的。
27.如图1和图4所示,平铺机构4包括柔毛刷轮41和刷轮电机42,柔毛刷轮41与刷轮电机42传动连接,柔毛刷轮41通过刷轮电机42驱动旋转,柔毛刷轮41转动安装在胶囊传送带2上方位置,柔毛刷轮41最低点与胶囊传送带2带面之间留有仅容单个胶囊通过的通道,虽然胶囊产品是逐排铺放,但是还是可能存在胶囊堆叠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平铺机构4来解决堆叠问题,柔毛刷轮41能阻挡叠高的胶囊,并将其扫落向后,通过柔毛刷轮41后的胶囊都是能实现单层铺放,柔毛刷轮41的刷毛质地应较软,不会损坏胶囊体。
28.如图1所示,胶囊传送带2尾端还安装有归料机构7,归料机构7包括两个对称布置
的归料板71,两个归料板71呈八字形布局安装,归料机构7大口正对烘箱机构1方向,归料机构7小口连接出料滑道5,归料机构7阻挡在胶囊的输送路线上,能将平铺的胶囊归拢在一起,使其能顺利进行出料滑道5。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包括烘箱机构(1)、胶囊传送带(2)和成品输送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传送带(2)贯穿通过烘箱机构(1),所述胶囊传送带(2)首端安装有进料机构(3)和平铺机构(4),所述平铺机构(4)设于进料机构(3)后道,所述胶囊传送带(2)尾端安装有出料滑道(5),所述出料滑道(5)对接成品输送带(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机构(1)包括有若干个烘箱模块(11),若干个烘箱模块(11)沿一直线紧贴排列安装,所述烘箱模块(11)包括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所述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进风箱(111)和回风箱(112)之间设有烘干腔(113),所述胶囊传送带(2)贯穿通过烘干腔(113),所述烘干腔(113)的左右两侧都连接有隔断板(114),所述隔断板(114)与胶囊传送带(2)带面之间留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烘箱模块(11)之间,前一个烘箱模块(11)的回风箱(112)管路连接到后一个烘箱模块(11)的进风箱(111),首个烘箱模块(11)的进风箱(111)上连接有总进风管路(12),最后一个烘箱模块(11)的回风箱(112)上连接有总排风管路(13),若干个烘箱模块(11)形成有连续送风路线,该连续送风路线的送风方向与胶囊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传送带(2)包括传动带链(21),所述传动带链(21)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胶囊托辊(22),所述胶囊托辊(22)的两个轴头向传动带链(21)外侧延伸,并连接有自转小齿轮(23),所述烘箱模块(11)的烘干腔(113)内安装有自转驱动齿带(14),所述自转驱动齿带(14)设于自转小齿轮(23)运动轨迹线上,所述自转小齿轮(23)能与自转驱动齿带(14)相啮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跨装在胶囊传送带(2)上方位置,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漏斗(31)和进料输送带(32),所述进料漏斗(31)顶部设有接料敞口(311),所述进料输送带(32)尾端设在接料敞口(311)上方位置,所述进料漏斗(31)底部连接有铺料管(312),所述铺料管(312)宽度仅能限制单个胶囊掉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机构(4)包括柔毛刷轮(41)和刷轮电机(42),所述柔毛刷轮(41)与刷轮电机(42)传动连接,所述柔毛刷轮(41)转动安装在胶囊传送带(2)上方位置,所述柔毛刷轮(41)最低点与胶囊传送带(2)带面之间留有仅容单个胶囊通过的通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传送带(2)尾端还安装有归料机构(7),所述归料机构(7)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归料板(71),两个归料板(71)呈八字形布局安装,所述归料机构(7)大口正对烘箱机构(1)方向,所述归料机构(7)小口连接出料滑道(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囊的烘干作业产线,包括烘箱机构、胶囊传送带和成品输送带,胶囊传送带贯穿通过烘箱机构,胶囊传送带首端安装有进料机构和平铺机构,平铺机构设于进料机构后道,胶囊传送带尾端安装有出料滑道,出料滑道对接成品输送带,本实用新型采用托辊传送带来实现胶囊的流转,胶囊采用单层铺设,且能在烘干时形成自转效果,以达到均匀、高效烘干目的,由于是平铺式流转烘干,胶囊之间互不干涉,能有效解决因互相碰撞造成的废品率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烘箱机构采取模块化连续风道设计,能形成逐级提高烘干温度的效果,胶囊产品在流转中能逐渐升温烘干,能有效减少烘干过程中发生囊壁融化、囊体萎缩等情况的概率。囊体萎缩等情况的概率。囊体萎缩等情况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斌 王伟强 张艳秋 栾义 龚俊 杜长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康聚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