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

未命名 08-29 阅读:12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医问诊是一种中医诊疗方法,通过医师与患者的交流,以及对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确定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辩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3.中医问诊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望、闻、问、切。其中,望是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眼神、舌苔等;闻是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腹泻等;问是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季节变化等信息;切则是指通过触诊患者的脉象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4.申请号为20181079779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数字可视化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红外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受检者的人体热辐射能量;红外影像工作站,用于依据国家标准经络穴位图结合人体解剖结构的重要体表标志点,采用骨度分寸法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再通过对中医数字人图像进行提取温度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中医数字可视化分析报告。还公开一种中医数字可视化方法。本发明中医数字可视化系统通过将标准经络穴位按照骨度分寸法拟合到数字化的人体热度分布图像上,能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医数字人图像,为后续利用该图像进行数据提取、计算分析,进而依据中医理论得出辩证结果提供准确的量化基础。
5.上述技术通过热成像原理对患者的穴位温度进行探测,然后对人体热度的分布进行分析,对病情进行推理,判断出患者的病症,给出诊断结果。中医的很多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对穴位进行按摩或者针灸进行调理,但是针对穴位的调理过程很多普通人无法正确找到穴位的准确位置从而导致自身的穴位按摩的调理效果不佳,现需要一种技术,能够指示出需要调理的穴位。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能够指示出需要调理的穴位。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包括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还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预前获取患者的外形特征,生成外形特征数据;虚拟建模模块:用于接收外形特征数据,构建患者的等比例的患者虚拟模型;所述热成像装置在采集患者的人体辐射能量,并通过红外影像工作站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将中医数字人像集成在患者虚拟模型中,所述患者虚拟模型的穴位、人体经络分布与红外影像工作站的穴位、人体经络相匹配;
展示屏幕:用于给医生和患者展示患者虚拟模型;诊断模块:根据中医数字人图像进行提取温度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中医数字可视化分析报告,判断出患者的患病类型,根据患病类型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调取应对该患病类型的理疗方案,并获取理疗方案中的需要调理的穴位,生成待调理穴位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待调理穴位信号,并发送给患者虚拟模型,患者虚拟模型将待调理穴位信号对应的穴位进行突出显示。
9.本方案的基本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数据获取模块对患者的身体外形特征进行扫描,获得患者的外形特征数据,然后根据外形特征数据构建和患者等比例大小的患者虚拟模型,通过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获取患者的温度,并通过患者的穴位进行温度的显示,形成中医数字人图像,通过穴位温度的分布,判断出患者的患病详情,并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该病症的通过穴位调理的治疗方案,将需要调理的穴位进行获取,并生成待调理穴位信号;将中医数字人图像中的穴位,经络等复刻在患者虚拟模型上,即可通过患者虚拟模型可直观获取到患者的穴位温度情况;将待调理的穴位进行突出显示,医生或者患者家人,通过患者虚拟模型的中突出显示的穴位知晓待调理的穴位位置,跟着指示操作,便可完成对穴位的调理。
10.本方案中患者待调理的穴位通过患者虚拟模型直观地展示在医生或者患者家人面前,减少了他们获取穴位位置的麻烦,且本方案中构建的模型为三维模型,即可以进行翻转操作,相对于平面显示经络、穴位的二维图来说,所需的图纸更少,减少了识图的负担。
11.本方案的患者虚拟模型的数据来源于患者的外形特征数据,即是通过患者进行的等比例复刻,极大程度地还原了患者的穴位分布情况,且穴位位置更为准确。
12.进一步,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用于用户平躺;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操作台上的患者的图像信息,医生在给患者进行穴位调理时,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图像信息,若图像信息中的穴位与待调理穴位信号中指示的穴位不符便发出警告信号,患者虚拟模型上将图像信息中的穴位和正确的待调理穴位进行区别标注显示。
13.有益效果:摄像头用于判断患者的穴位被调理时候是按照指示操作的,如果医生或者患者家属对患者穴位进行调理时,穴位出错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传回的图像画面分析正在调理的穴位位置是否与待调理的穴位位置一致,如果不一致便发出警告,并同步显示出正确的应调理穴位的位置。
14.进一步,正确的待调理穴位采用绿色灯光显示,发出警告信号时,患者虚拟模型上对应图像信息中的穴位进行红色灯光闪烁提示。
15.有益效果:通过颜色不同的灯光显示,能够快速直观地知晓正确或错误的穴位位置,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16.进一步,还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患者虚拟模型与操作台上的患者相匹配,在患者身上的对应位置展示出穴位情况。
17.有益效果:将患者虚拟模型投影在患者身上,即对患者身上穴位进行操作的医生或者家属,能够直观的在患者身上看到待调理的位置,减去了对照模型与患者身上穴位位置的麻烦。
18.进一步,还包括激光灯,所述激光灯分布于操作台上方,所述激光灯通过舵机带动,所述舵机接收指令后转动,带动激光灯移动,使得激光灯照射在指令对应的穴位上。
19.有益效果:在患者身上突出地显示出待调理的穴位位置,方便被查看到。
20.进一步,所述激光灯包含两种颜色,分别为黄色和绿色,绿色激光灯用于指示当前调理穴位,黄色激光灯用于指示下一个待调理的穴位;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待调理穴位信号生成控灯信号,舵机在接收到控灯信号后将控制激光灯照射在对应位置。
21.进一步,所述摄像头还用于获取投射在患者身上的激光灯的图像,若激光灯所照射的位置与待调理的穴位不同,便发出警告信号,然后控制舵机改变激光灯照射位置至正确位置。
22.进一步,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捕捉患者身上的部位作为特殊定位点,特殊定位点位置包括四肢和额头,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在患者所在空间构建空间坐标系,并提取出特殊定位点的坐标,将患者虚拟模型的四肢与额头所在的坐标与特殊定位点的坐标进行匹配。
23.有益效果:在调理过程中,通过用户身上的特征点作为患者虚拟模型与患者本身的匹配点,即在患者移动时,患者虚拟模型的投影能够跟随变换。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包括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红外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受检者的人体热辐射能量;红外影像工作站,用于依据国家标准经络穴位图结合人体解剖结构的重要体表标志点,采用骨度分寸法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再通过对中医数字人图像进行提取温度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中医数字可视化分析报告。所述热成像装置在采集患者的人体辐射能量,并通过红外影像工作站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将中医数字人像集成在患者虚拟模型中,所述患者虚拟模型的穴位、人体经络分布与红外影像工作站的穴位、人体经络相匹配;还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预前获取患者的外形特征,生成外形特征数据;数据获取模块采用3d数据扫描仪,能够对目标进行扫描后得出目标的尺寸数据,为三维建模提供数据支撑。虚拟建模模块:采用三维模型构建软件,用于接收外形特征数据,构建患者的等比例的患者虚拟模型。
26.展示屏幕:用于给医生和患者展示患者虚拟模型;展示屏幕采用显示器。
27.诊断模块:根据中医数字人图像进行提取温度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中医数字可视化分析报告,判断出患者的患病类型,根据患病类型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调取应对该患病类型的理疗方案,并获取理疗方案中的需要调理的穴位,生成待调理穴位信号;诊断模块预设的数据库中储存了各穴位温度间组合的病例,并对应了该病症下的穴位调理方案,穴位调理主要通过按摩或者针灸,其中穴位按摩由患者家属或者医生完成,针灸为医生完成。
28.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待调理穴位信号,并发送给患者虚拟模型,患者虚拟模型
将待调理穴位信号对应的穴位进行突出显示。数据处理模块为cpu处理器或者云服务器,用于配货数据获取模块构建三维模型,以及提供算力给各模块处理数据。
29.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用于用户平躺;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操作台上的患者的图像信息,医生在给患者进行穴位调理时,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图像信息,若图像信息中的穴位与待调理穴位信号中指示的穴位不符便发出警告信号,患者虚拟模型上将图像信息中的穴位和正确的待调理穴位进行区别标注显示。 操作台上的摄像头,用于捕捉调理过程的实时状态,并且在发现调理穴位出错的情况下,发出警示提醒。
30.正确的待调理穴位采用绿色灯光显示,发出警告信号时,患者虚拟模型上对应图像信息中的穴位进行红色灯光闪烁提示。采用绿色、红色灯光区分显示穴位的对错,能够直观地知晓哪些穴位是对的,哪些是不需要调理的。
31.还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患者虚拟模型与操作台上的患者相匹配,在患者身上的对应位置展示出穴位情况。将患者模型投影在患者身上,同步的穴位显示在患者身上,方便后学的调理操作。
32.还包括激光灯,所述激光灯分布于操作台上方,所述激光灯通过舵机带动,所述舵机接收指令后转动,带动激光灯移动,使得激光灯照射在指令对应的穴位上。激光灯主要用于患者的待调理穴位的指示,通过激光点照射在患者待调理的穴位处,可以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消毒,同时也能够指示待调理的穴位位置详情。方便医生操作。
33.所述激光灯包含两种颜色,分别为黄色和绿色,绿色激光灯用于指示当前调理穴位,黄色激光灯用于指示下一个待调理的穴位;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待调理穴位信号生成控灯信号,舵机在接收到控灯信号后将控制激光灯照射在对应位置。
34.所述摄像头还用于获取投射在患者身上的激光灯的图像,若激光灯所照射的位置与待调理的穴位不同,便发出警告信号,然后控制舵机改变激光灯照射位置至正确位置。通过对摄像头捕捉的画面进行分析,判断激光灯的位置是否为正确位置,防止指示出错。
[0035]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捕捉患者身上的部位作为特殊定位点,特殊定位点位置包括四肢和额头,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在患者所在空间构建空间坐标系,并提取出特殊定位点的坐标,将患者虚拟模型的四肢与额头所在的坐标与特殊定位点的坐标进行匹配。在调理过程中,通过用户身上的特征点作为患者虚拟模型与患者本身的匹配点,即在患者移动时,患者虚拟模型的投影能够跟随变换。
[0036]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包括便携式脉采仪,所述便携式脉采仪设置在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ⅱ型四诊设备,所述ⅱ型四诊设备设置在县中医院,用于接收来自数据获取模块的数据,并与全国名医专家进行连接,全国名医专家根据数据处理获取模块获得的数据与摄像头获取的患者的图像信息综合进行医疗诊断,并出具电子处方,还包括出药平台,所述出药平台承接电子处方,并根据处方内容进行抓药、煎药、送药。并根据患者需求,将处方药制作成饮品、颗粒、药膏等。
[0037]
通过本方案的设置,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老百姓看病的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医保资金压力大大降低,年度可节约医保资金20%以上,中医医疗系统的药材管理成本大大降低,药材品质保障度大大上升。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升级转型,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迅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让老百姓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
县,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用智能技术提升当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覆盖居民健康管理全周期,更多地是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管理成本太大、中药饮片长期不用导致浪费、中药师缺乏等问题,平台利用大智慧模式推出了“共享药房”,打通了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更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暖心享服务。
[0038]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包括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预前获取患者的外形特征,生成外形特征数据;虚拟建模模块:用于接收外形特征数据,构建患者的等比例的患者虚拟模型;所述热成像装置在采集患者的人体辐射能量,并通过红外影像工作站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将中医数字人像集成在患者虚拟模型中,所述患者虚拟模型的穴位、人体经络分布与红外影像工作站的穴位、人体经络相匹配;展示屏幕:用于给医生和患者展示患者虚拟模型;诊断模块:根据中医数字人图像进行提取温度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中医数字可视化分析报告,判断出患者的患病类型,根据患病类型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调取应对该患病类型的理疗方案,并获取理疗方案中的需要调理的穴位,生成待调理穴位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待调理穴位信号,并发送给患者虚拟模型,患者虚拟模型将待调理穴位信号对应的穴位进行突出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用于用户平躺;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操作台上的患者的图像信息,医生在给患者进行穴位调理时,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图像信息,若图像信息中的穴位与待调理穴位信号中指示的穴位不符便发出警告信号,患者虚拟模型上将图像信息中的穴位和正确的待调理穴位进行区别标注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正确的待调理穴位采用绿色灯光显示,发出警告信号时,患者虚拟模型上对应图像信息中的穴位进行红色灯光闪烁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患者虚拟模型与操作台上的患者相匹配,在患者身上的对应位置展示出穴位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激光灯,所述激光灯分布于操作台上方,所述激光灯通过舵机带动,所述舵机接收指令后转动,带动激光灯移动,使得激光灯照射在指令对应的穴位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灯包含两种颜色,分别为黄色和绿色,绿色激光灯用于指示当前调理穴位,黄色激光灯用于指示下一个待调理的穴位;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待调理穴位信号生成控灯信号,舵机在接收到控灯信号后将控制激光灯照射在对应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还用于获取投射在患者身上的激光灯的图像,若激光灯所照射的位置与待调理的穴位不同,便发出警告信号,然后控制舵机改变激光灯照射位置至正确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捕捉患者身上的部位作为特殊定位点,特殊定位点位置包括四肢和额头,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在患者所在空间构建空间坐标系,并提取出特殊定位点的坐标,将患者虚拟模型的四肢与额头所在的坐标与特殊定位点的坐标进行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可视化问诊系统。包括热成像装置和红外影像工作站,还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预前获取患者的外形特征,生成外形特征数据;虚拟建模模块:用于接收外形特征数据,构建患者的等比例的患者虚拟模型;所述热成像装置在采集患者的人体辐射能量,并通过红外影像工作站将人体经络、穴位拟合在人体热态分布图像上,得到中医数字人图像;将中医数字人像集成在患者虚拟模型中,所述患者虚拟模型的穴位、人体经络分布与红外影像工作站的穴位、人体经络相匹配;展示屏幕:用于给医生和患者展示患者虚拟模型;能够指示出需要调理的穴位。能够指示出需要调理的穴位。能够指示出需要调理的穴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堂 蒋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