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142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保护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2.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能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在线路及符合侧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故障线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如果在断路器的保护跳闸回路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和查找处理,此时恰好遇到有线路及负荷侧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本断路器保护会拒动,将会越级由上级断路器跳闸断开故障点,导致大面积失电,损失巨大。
3.且现有线路保护装置运行周期长,保护装置版本过于老旧,线路保护装置的启动失灵保护功能无法满足二十五项反措中保护双重化要求,只能单套运行,当本套失灵保护功能拒动,第二套失灵保护由于装置版本老旧无法投入,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4.同时由于此类原因对线路保护装置立即进行改造时,改造周期长,成本高,短时间无法实现启动失灵保护双重化的要求。当线路断路器发生故障拒绝动时,线路启动失灵保护无法正确动作,扩大事故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受到影响,严重时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
5.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断路器的现有线路保护装置短时间无法实现启动失灵保护双重化的要求,线路断路器发生故障拒动时,线路启动失灵保护存在无法正确动作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包括与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连接的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和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分别单独连接有单相跳闸出口压板和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连接有三相总跳闸出口压板和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单相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之间,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分别与母差保护电路连接。
8.进一步,所述三相跳闸出口接点为永跳接点。
9.进一步,所述单相电流判别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a相电流判别电路、b相电流判别电路和c相电流判别电路。
10.进一步,所述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的输入电压为110v。
11.本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2.1、本发明采用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内相电流判据(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与线路保护动作跳闸接点相结合,构成启动失灵保护,接入至母差保护装置,构成启动失灵保护动作回路,在母差保护中经复合电压闭锁,当满足动作条件时,母差保护动作,解决了传统的断路器的现有线路保护装置短时间无法实现启动失灵保护双重化的要求,线路断路器发生
故障拒动时,线路启动失灵保护存在无法正确动作的问题。
13.2、本发明设有原有保护装置并没有设置双套失灵保护动作回路,只是单套运行,根据原有线路保护装置的原理图,保护装置的结构图,对断路器辅助装置、线路保护装置、操作箱回路进行整改,将相应的电流判据接点、保护跳闸接点引出,构成启动失灵保护。
14.3、本发明实现了启动失灵保护双重化的要求,保证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降低事故影响。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的断路器辅助保护电流盘踞电路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的线路保护动作接点电路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的操作箱保护动作接电电路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0.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实施例如图1所示:
21.包括: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8cd7、失灵出口压板8slp2、a相电流判别sla-2、b相电流判别slb-2、c相电流判别slc-2、三相电流判别sl-2、a相失灵公共端8kd6、b相失灵公共端8kd8、c相失灵公共端8kd10、三相失灵公共端8kd12。其中,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的输入电压为110v。
22.失灵出口压板8slp2的一端接入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8cd7。a相电流判别sla-2的一端接入a相失灵公共端8kd6,b相电流判别sla-2的一端的一端接入b相失灵公共端8kd8,c相电流判别slc-2的一端的一端接入c相失灵公共端8kd6,三相电流判别sl-2的一端的一端接入三相失灵公共端8kd12。失灵出口压板8slp2的另一端均与a相电流判别sla-2a的自由端、b相电流判别sla-2b的自由端、c相电流判别slc-2c的自由端和三相电流判别sl-2的自由端连接。a相电流判别sla-2a、b相电流判别sla-2b、c相电流判别slc-2c和三相电流判别sl-2之间为并联关系。
23.如图2所示,还包括a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1、b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2、c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3、a相跳闸出口接点、b相跳闸出口接点、c相跳闸出口接点、a相保护公共端1kd7、b相保护公共端1kd8和c相保护公共端1kd9。
24.a相失灵公共端8kd6与a相保护公共端1kd7连接,b相失灵公共端8kd8与b相保护公共端1kd8连接,c相失灵公共端8kd10与c相保护公共端1kd9连接。
25.a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1的一端接入a相保护公共端1kd7,另一端与a相跳闸出口接点的一端连接。b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2的一端接入b相保护公共端1kd8,另一端与b相跳闸出口接点的一端连接。c相跳闸出口压板2slp3的一端接入c相保护公共端1kd9连接,另一端与c相跳闸出口接点的一端连接。a相跳闸出口接点、b相跳闸出口接点和c相跳闸出口接点的自由端均连接在同一等效节点,并连接至两个串联的端口1cd4、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8kd15。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8cd7、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8kd15接入到母差保护装置。
26.如图3所示,还包括三相跳闸出口压板、三相跳闸出口接点tjr、三相保护公共端4p3d1和三相保护输出端4p3d4。
27.三相失灵公共端8kd12连接有三相保护公共端4p3d1。三相跳闸出口压板的一端连接至三相保护公共端4p3d1,另一端与三相跳闸出口接点tjr的一端连接。三相跳闸出口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有三相保护输出端4p3d4。三相保护输出端4p3d4与端口1cd4连接。三相跳闸出口接点tjr为永跳接点。
28.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启动失灵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29.a相失灵公共端8kd6与a相保护公共端1kd7相连、b相失灵公共端8kd8与b相保护公共端1kd8相连、c相失灵公共端8kd10与c相保护公共端1kd9相连、三相失灵公共端8kd12与三相保护公共端4p3d1相连、端口1cd4与三相保护输出端4p3d4相连,通过以上线路连接方式联合线路中连接的元件构成失灵保护回路。当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即线路保护装置保护动作,并且线路中电流依旧存在,对应接点闭合,启动失灵保护动作。
30.本发明采用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内相电流判据(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与线路保护动作跳闸接点相结合,构成启动失灵保护,接入至母差保护装置,构成启动失灵保护动作回路,在母差保护中经复合电压闭锁,当满足动作条件时,母差保护动作。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连接的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和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分别单独连接有单相跳闸出口压板和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连接有三相总跳闸出口压板和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单相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之间,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分别与母差保护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跳闸出口接点为永跳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电流判别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a相电流判别电路、b相电流判别电路和c相电流判别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的输入电压为110v。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保护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启动失灵控制回路,包括与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连接的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和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单相电流单独判别电路分别单独连接有单相跳闸出口压板和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三相电流总判别电路连接有三相总跳闸出口压板和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单相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三相总跳闸出口接点最终接入单相跳闸出口接点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之间,失灵保护正极公共端与失灵保护负极公共端分别与母差保护电路连接,解决了传统的断路器的现有线路保护装置短时间无法实现启动失灵保护双重化的要求,线路断路器发生故障拒动时,线路启动失灵保护存在无法正确动作的问题。动作的问题。动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