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未命名 08-29 阅读:13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牙科粘接底涂剂,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2.牙齿的结构包含了内部的牙本质层和牙釉质外壳。牙本质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组织,由矿物质、i型胶原、非胶原蛋白和水组成。牙本质中的矿物质根据其相对于胶原纤维的位置分为纤维间矿物质和纤维内矿物质。前者位于纤维间的空隙中,后者主要位于胶原分子间的纤维间隙区。
3.根据两种不同的粘接方法,现代牙本质粘接剂通常分为酸蚀-冲洗粘接剂和自酸蚀粘接剂。酸蚀-冲洗粘接剂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牙釉质粘结耐久性,但是酸蚀-冲洗粘接剂获得的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如牙釉质粘接稳定。酸蚀-冲洗粘接剂通常使用磷酸处理牙本质表面,几乎完全溶解牙本质基质中的纤维间和纤维内磷灰石微晶体。随后,粘接单体渗入脱矿胶原纤维空间,形成一个混合层,这是牙本质粘接的基础。粘接单体可以完全渗透纤维间空间,但是由于牙本质胶原原纤维和粘接单体的纳米结构的限制,很难完全渗透纤维内空间。因此,用现代牙本质粘接剂获得的树脂-牙本质混合层含有大量未受保护的胶原纤维和游离/松散结合的水。同时,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被束缚在矿化牙本质内的基质结合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被酸蚀暴露和激活。残余水为复合树脂的水解提供环境,并在活性蛋白水解酶存在下酶促降解剥落的胶原纤维。
4.蛋白酶是导致树脂-牙本质结合降解的关键因素。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策略,如乙醇湿键合、提高转化率、胶原酶抑制剂、胶原交联剂和仿生再矿化等,已被应用于预防牙本质胶原纤维的降解。然而,这些策略要么使牙本质粘接过程复杂化,要么不能完全解决胶原纤维暴露和水解的问题。
5.除了内源性蛋白酶外,影响树脂-牙本质粘接寿命的另一个问题是细菌及其副产物通过牙齿和修复体之间的间隙进入牙本质。这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以往h3po4酸蚀冲洗后的存在缺陷的混合层中存在细菌的二元横向分裂。树脂-牙本质界面中的细菌可获得氧气和营养,使其随着时间增殖并引起继发龋甚至牙髓炎。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可以有效的维持微拉伸粘接强度。与小分子量酸逐渐溶解纤维外和纤维内矿物质的作用不同,当使用大于40kda的螯合剂作为调节剂时,牙本质脱矿仅限于纤维外空间。这项技术有可能消除与纤维内脱矿有关的问题。而不必担心复合树脂能否取代纤维内的水。保留的纤维内磷灰石不仅可以防止牙本质基质中内源性蛋白酶的暴露,还可以为粘接剂中具有化学吸附作用的功能基团提供更多潜在的化学结合位点。基于胶原基质的尺寸排斥原理,即》40kda的分子完全排除在原纤维胶原的纤维内水室之外,目前提出了一种纤
维外牙本质脱矿策略,该策略可以选择性地脱矿并仅去除牙本质的纤维间磷灰石微晶体以保存纤维内的矿物质。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步骤1)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
10.步骤2)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去离子水在常温下均匀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即为新型牙科粘结功能分子。
11.步骤3)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和去离子水在常温下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i。
12.步骤4)将底涂剂i和底涂剂ii在常温下均匀搅拌混合后获得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
13.所述的步骤1)中,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具体如下:
14.1.1)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然后加入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naoh调节ph获得第一混合溶液。
15.1.2)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然后依次使用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
16.1.3)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均匀搅拌,然后使用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
17.1.4)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的饱和水溶液并滴加至装有乙醇的离心管同时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处理并使用乙醇洗涤除去可溶性残留物,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将gce-ma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zebatm旋转脱盐柱获得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
18.所述的步骤1.1)中,将15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500mg的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50ml的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5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然后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5m的naoh调节ph至6.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
19.所述的步骤1.2)中,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使得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浓度为0.1m,然后依次使用0.05m的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
20.所述的步骤1.3)中,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使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的浓度为1.9w/v%,然后加入1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10.5,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在50℃下均匀剧烈搅拌24h,以提供每摩尔gce残留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然后使用截留分子量为12

14kda的试管中的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
21.所述的步骤1.4)中,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的饱和水溶液并滴加至装有50ml乙醇的离心管同时在恒定搅拌下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处理并使用乙醇洗涤3次除去可溶性残留物,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将纯化的gce-ma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zebatm旋转脱盐柱获得gce-ma粉末的分子量在40k-100kda之间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
22.所述的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15-25%、10-20%、10-30%、0.1-1%、0.1-1%和10-30%。
23.所述的步骤3)中,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和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15-25%、10-20%、10-30%、0.1-1%、0.1-1%、10-20%和10-30%。
24.所述的底涂剂i和ii中的乙二醇壳聚糖-edta(gce)含量为0-100%。
25.二、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应用方法:
26.将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涂抹在牙本质表面并静置30s,重复上述的涂抹静置处理获不重复,使用气枪吹干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用于牙本质粘接前的预处理。
27.三、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应用:
28.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用于牙齿牙本质粘接充填以及制备牙齿桩核及冠修复的口腔产品的应用。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使用本发明的高分子螯合剂(分子量》40kda)来调节牙本质表面,这种纤维外牙本质脱矿策略可以减少内源性牙本质蛋白酶的激活,避免脱矿牙本质层中胶原纤维的塌陷。通过将乙二醇壳聚糖与edta偶联,并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设计了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在临床可接受的时间(30秒)内用作底涂剂,并具有壳聚糖的抗菌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31.本发明的螯合和冲洗方法不仅可以达到相当于h3po4在湿粘接过程中所达到的粘接强度,而且还可以弥合湿牙本质和干牙本质粘接之间的差距。长期看树脂-牙本质界面无明显降解现象,可以维持牙本质的微拉伸粘结强度。
32.本发明含有的牙科粘接功能分子具有抗菌和牙本质纤维外及纤维间脱矿的功能,本发明在牙本质粘接之前,用本发明的试剂在牙本质表面涂抹静置并吹干用于后续粘接。含有本发明的底涂剂在临床可接受的30秒时间内处理牙本质,不但可以达到相当于h3po4在湿粘接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即刻粘接强度,而且还可以保留纤维内羟基磷灰石,使其粘接界面稳定性优于磷酸酸蚀方法,达到提高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33.图1的(a)为底涂剂i处理商品化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 plus粘接后牙本质混合层电镜tem图像;
34.图1的(b)为底涂剂i处理商品化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2粘接后牙本质
混合层电镜tem图像;
35.图1的(c)为底涂剂ii处理商品化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 plus粘接后牙本质混合层电镜tem图像;
36.图1的(d)为底涂剂ii处理商品化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2粘接后牙本质混合层电镜tem图像;
37.图2的(a)为底涂剂i处理商品化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 plus粘接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原位酶谱分析图像;
38.图2的(b)为底涂剂i处理商品化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2粘接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原位酶谱分析图像;
39.图2的(c)为底涂剂ii处理商品化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 plus粘接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原位酶谱分析图像;
40.图2的(d)为底涂剂ii处理商品化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2粘接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原位酶谱分析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43.实施例1:
44.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将15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500mg的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50ml的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5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然后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5m的naoh调节ph至6.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使得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浓度为0.1m,然后依次使用0.05m的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使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的浓度为1.9w/v%,然后加入1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10.5,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在50℃下均匀剧烈搅拌24h,以提供每摩尔gce残留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然后使用截留分子量约为12kda的试管中的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在-20℃下储存直至使用;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的饱和水溶液并滴加至装有50ml乙醇的离心管同时在恒定搅拌下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处理并使用乙醇洗涤3次除去可溶性残留物,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储存在-20℃直至使用;将纯化的gce-ma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zebatm旋转脱盐柱获得gce-ma粉末的分子量约为60kda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
45.将质量分数分别为3%、20%、15%、61%、0.5%和0.5%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液、樟脑醌cq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在常温下均匀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即为新型牙科粘结功能分子。将质量分数分别为3%、20%、15%、46%、0.5%、0.5%和15%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
液、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在常温下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i;将底涂剂i和底涂剂ii在常温下均匀搅拌混合后获得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
46.实施例2:
47.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将15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500mg的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50ml的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5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然后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5m的naoh调节ph至6.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使得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浓度为0.1m,然后依次使用0.05m的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使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的浓度为1.9w/v%,然后加入1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10.5,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在50℃下均匀剧烈搅拌24h,以提供每摩尔gce残留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然后使用截留分子量约为50kda的试管中的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分子量约为60kda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储存在-20℃直至使用。
48.将质量分数分别为4%、25%、20%、50%、0.5%和0.5%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液、樟脑醌cq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在常温下均匀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包含新型牙科粘结功能分子。将质量分数分别为4%、25%、20%、40%、0.5%、0.5%和10%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液、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在常温下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i;将底涂剂i和底涂剂ii在常温下均匀搅拌混合后获得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
49.根据实施例2进行下述测试:
50.制备标本评估微拉伸粘接强度:制备表面抛光的标准牙本质标本,表面用底涂剂i在搅拌下施用处理30秒。在粘接之前,用棉球去除牙本质表面的多余水分,将处理过的牙本质表面彻底喷水后风干。用商品化酸蚀-冲洗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 plus或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2粘接并光固化后,用两层增量构建了4mm厚的复合树脂,每层聚合40秒。标本在37℃去离子水中保存24小时,将所有牙本质结合的标本牙合龈向切成0.9mm厚的树脂牙本质板,将牙齿中心板附近的两块板切成0.9
×
0.9mm的树脂-牙本质条,来自这两块板的四个最长的树脂-牙本质条进行微拉伸粘结强度评估。
51.用karnovsky溶液(2.5wt%戊二醛和2%多聚甲醛,0.1%mol/l cacodylate缓冲液,ph 7.3)固定,并用1%四氧化锇后固定。样品在梯度的乙醇系列(50-100%)中脱水,浸入环氧丙烷作为过渡介质,并包埋在tem级环氧树脂中。切割厚度为70-90nm的未脱矿超薄切片并用tem观察未染色切片。
52.凝胶分解活性抑制测定:使用纯化的重组人mmp-9和sensolyte通用mmp测定试剂盒测定gce-ma是否抑制mmp-9。将gce-ma在去离子水中稀释以达到所需浓度(1,2,3,4,
5wt%)。
53.树脂-牙本质界面原位酶谱分析:将牙本质牙段根据上述粘接系统和底涂剂i、ii施加粘接剂后,将1mm厚的复合树脂层施加到每个粘接的牙本质表面上并光固化20秒。将每个粘接的样品垂直切成1mm厚的板,研磨并抛光获得50μm厚的试样。自抑制的荧光素缀合的明胶用作mmp底物用于原位酶谱,将50μl荧光明胶混合物置于每个板的顶部并用盖玻片覆盖。将载玻片在37℃的加湿室中避光温育24小时后检查。对于每个样品,在2个牙釉质-牙本质连接处之间获得具有10个光学切片的3个z-堆叠图像,并用软件处理显现抑制的荧光素缀合的明胶底物的水解作为内源性明胶分解活性。将酶活性定量为显示绿色荧光的混合层的百分比,绿色荧光即灰色处。
54.在24小时后,用底涂剂i处理并与两种粘接剂中的任一种粘接的牙本质产生稍弱的树脂-牙本质微拉伸强度,底涂剂ii产生与对照组相似的微拉伸强度。图1的(a)和图1的(b)为底涂剂i,图1的(c)和图1的(d)为底涂剂ii处理后24小时的牙本质混合层tem图像,牙本质混合层可以识别出含有纤维内磷灰石微晶体和无磷灰石纤维外间隙的胶原纤维。
55.凝胶分解活性抑制实验显示超过80%的rhmmp-9被5wt%gce-ma抑制,这与抑制剂对照没有显着差异。
56.如图2的(a)、图2的(b)、图2的(c)和图2的(d)所示,原味酶谱分析显示使用实验底涂剂i、ii调节的树脂-牙本质界面可以观察到很少的绿色荧光信号,仅在牙本质小管内显示荧光。与任何其他组相比,与酸蚀-冲洗技术结合的树脂-牙本质界面在混合层内显示出显著更高的荧光强度。虽然与两步自酸蚀粘接剂体系结合的样品显示出比所有实验组更高的荧光活性,但后者彼此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5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步骤2)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去离子水在常温下均匀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步骤3)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和去离子水在常温下均匀混合后获得底涂剂ii;步骤4)将底涂剂i和底涂剂ii在常温下均匀搅拌混合后获得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具体如下:1.1)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然后加入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naoh调节ph获得第一混合溶液;1.2)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然后依次使用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1.3)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均匀搅拌,然后使用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1.4)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的饱和水溶液并滴加至装有乙醇的离心管同时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处理并使用乙醇洗涤除去可溶性残留物,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将gce-ma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zebatm旋转脱盐柱获得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将15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4溶液和500mg的乙二醇壳聚糖分别溶解至50ml的去离子水中获得edta溶液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在edta溶液中加入5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然后和乙二醇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5m的naoh调节ph至6.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所述的步骤1.2)中,将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至第一混合溶液中使得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浓度为0.1m,然后依次使用0.05m的naoh溶液和双蒸馏水彻底透析分离获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将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溶于水中使得乙二醇壳聚糖-edta结合物的浓度为1.9w/v%,然后加入1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10.5,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在50℃下均匀搅拌24h,以提供每摩尔gce残留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然后使用截留分子量为12

14kda的试管中的双蒸馏水彻底透析除去未结合的残留物,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4)中,获得缀合物冻干gce-ma的饱和水溶液并滴加至装有50ml乙醇的离心管同时搅拌
均匀,然后离心处理并使用乙醇洗涤3次除去可溶性残留物,然后进行冻干获得gce-ma粉末;将gce-ma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zebatm旋转脱盐柱获得gce-ma粉末的分子量在40k-100kda之间的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和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15-25%、10-20%、10-30%、0.1-1%、0.1-1%和10-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bis-g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乙醇、樟脑醌cq、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mab、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钠10-mdp-na2和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15-25%、10-20%、10-30%、0.1-1%、0.1-1%、10-20%和10-30%。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涂抹在牙本质表面并静置30s,重复上述的涂抹静置处理获不重复,使用气枪吹干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用于牙本质粘接前的预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用于牙齿牙本质粘接充填以及制备牙齿桩核及冠修复的口腔产品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包括:制备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壳聚糖-EDTA溶液GCE-MA;获得底涂剂I;获得底涂剂II;将底涂剂I和底涂剂II在搅拌混合获得新型牙科粘接底涂剂。本发明含有的牙科粘接功能分子具有抗菌和牙本质纤维外及纤维间脱矿的功能,本发明在牙本质粘接之前,用本发明的试剂在牙本质表面涂抹静置并吹干用于后续粘接。含有本发明的底涂剂在临床可接受的30秒时间内处理牙本质,不但可以达到相当于H3PO4在湿粘接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即刻粘接强度,而且还可以保留纤维内羟基磷灰石,使其粘接界面稳定性优于磷酸酸蚀方法,达到提高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目的。质粘接持久性的目的。质粘接持久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胤霖 李思 李明星 富兰克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