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9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机滚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


背景技术:

2.滚涂机上的滚筒刷又被称作滚筒,是一种用于建筑装饰粉刷涂料的工具,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项建筑工程的涂料工作中,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175531u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拆卸滚筒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把手,所述控制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球;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紧固盘,即可完成对圆柱滚筒的拆卸或固定,且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圆柱滚筒,以便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解决了更换整个滚筒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的废废弃物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采用可以伸缩的伸缩把手,只需要拧松再拧紧螺纹套即可完成对活动杆的固定,解决了人们使用的短杆滚筒刷无法对较高的位置进行粉刷,通常需要借助凳子,增加了危险性的问题。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拆卸滚筒刷,在需要更换滚筒过程中,需对滚筒拆卸时,通过转动紧固盘,才能对滚筒进行拆卸,如在工作过程带着手套或者手沾上水以及粉状混合物时对其进行拆卸时,容易出现打滑不便于对转动紧固盘对其进行拆卸等情况,且安装时固定稳定性不高,为此提出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在需要更换滚筒过程中,需对滚筒拆卸时,通过转动紧固盘,才能对滚筒进行拆卸,如在工作过程带着手套或者手沾上水以及粉状混合物时对其进行拆卸时,容易出现打滑不便于对转动紧固盘对其进行拆卸等情况,且安装时固定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包括滚筒本体,所述滚筒本体外侧套设有刷毛,且滚筒本体两端均安装有筒座,所述筒座右侧转动安装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外侧安装有上料机构,所述筒座右侧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滑动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段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与旋转组件相适配。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开设在右侧筒座右侧,所述圆形凹槽中间开设有圆孔,左侧所述筒座右侧安装有转动环,所述安装段转动安装在圆孔和转动环内壁。
8.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凹槽左侧滑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外下侧安装有一组限位块且一组限位块滑动安装在圆形凹槽内壁且一组限位块为四个,所述圆环外侧介于一组限位块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壁安装有圆形环板,且圆形环板滑动安装在环形凹槽内壁。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安装段右上侧,两个所述固定块右内壁安装有轴柱,所述轴柱外侧转动安装有握柄,所述握柄下侧开设有通孔,且轴柱转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轴柱外侧套设有扭簧,且扭簧滑动安装在通孔内壁。
10.进一步地,所述握柄左上侧安装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左侧安装有夹板一,两个所述固定块左内壁安装有支撑杆二,且支撑杆二安装在握柄左下侧,所述支撑杆二左上侧安装有夹板二,且夹板二与夹板一相对应。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一下安装有摩擦垫一,且摩擦垫一为橡胶材质,所述夹板二上安装摩擦垫二,且摩擦垫二为橡胶材质,且摩擦垫一和摩擦垫二与圆环相适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环、支撑板a、扭簧等的设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段从圆孔放进滚筒本体内,安装段在转动环内支撑限位,通过夹板一、夹板二和圆环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固定的效果,且摩擦垫一和摩擦垫二的设置,增加摩擦力,对固定稳定性提高,如出现滚筒出现损坏或者清洗,可通过按压握柄,松开夹板一和夹板二,进行拆卸,提高实用性。
14.通过圆环、环形凹槽.圆形环板等设置,从而实现了圆环在筒座内转动,且安装段进行固定安装时,不影响滚筒正常转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筒本体局部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筒本体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局部视图;
19.附图标记:1、滚筒本体;2、安装段;3、固定组件;4、旋转组件;5、上料机构;6、筒座;7、刷毛;301、固定块;302、轴柱;303、扭簧;304、通孔;305、握柄;306、支撑杆一;307、夹板一;308、摩擦垫一;309、摩擦垫二;310、夹板二;311、支撑杆二;401、圆形凹槽;402、圆环;403、转动环;404、圆孔;405、限位块;406、圆形环板;407、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
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包括滚筒本体1,滚筒本体1外侧套设有刷毛7,且滚筒本体1两端均安装有筒座6,筒座6右侧转动安装有安装段2,安装段2外侧安装有上料机构5,筒座6右侧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滑动的旋转组件4,安装段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3且固定组件3与旋转组件4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段2由右侧筒座6放进滚筒本体1内,右侧筒座6右侧安装旋转组件4,安装段2右上侧安装的固定组件3,与旋转组件4相配合,用于对安装段进行固定,且不影响滚筒本体1的转动,从而实现了便于安装拆卸,提高实用性。
26.如图1-3所示,旋转组件4包括有圆形凹槽401,圆形凹槽401开设在右侧筒座6右侧,圆形凹槽401中间开设有圆孔404,左侧筒座6右侧安装有转动环403,安装段2转动安装在圆孔404和转动环403内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左侧筒座6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403,转动环403和圆孔404的配合,对安装段2进行支撑,防止安装段2在滚筒本体1内晃动,出现涂料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实现了稳定支撑,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27.如图1-3所示,圆形凹槽401左侧滑动安装有圆环402,圆环402外下侧安装有一组限位块405且一组限位块405滑动安装在圆形凹槽401内壁且一组限位块405为四个,圆环402外侧介于一组限位块405上开设有环形凹槽407,圆形凹槽401内壁安装有圆形环板406,且圆形环板406滑动安装在环形凹槽407内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圆形凹槽401的设置,圆环402外下侧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405,且限位块405为圆弧型,在圆形凹槽401内壁滑动,圆形环板406固定安装在圆形凹槽内壁,且在环形凹槽407内壁滑动,对圆环402和四个限位块405的限位,从而实现了防止脱落,确保稳定性。
28.如图1、图4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两个固定块301,两个固定块301安装在安装段2右上侧,两个固定块301右内壁安装有轴柱302,轴柱302外侧转动安装有握柄305,握柄305下侧开设有通孔304,且轴柱302转动安装在通孔304内壁,轴柱302外侧套设有扭簧303,且扭簧303滑动安装在通孔304内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固定板301和轴柱302的配合,用于对握柄305支撑转动,且通过扭簧303的设置,扭簧303具有反复弹力,握柄305在轴柱302外侧转动完成后,可进行复位,从而实现了按压打开,松开即关闭。
29.如图4所示,握柄305左上侧安装有支撑杆一306,支撑杆一306左侧安装有夹板一307,两个固定块301左内壁安装有支撑杆二311,且支撑杆二311安装在握柄305左下侧,支撑杆二311左上侧安装有夹板二310,且夹板二310与夹板一307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握柄305时,支撑杆一306和支撑杆二311的配合,与其相固定安装的夹板一307和夹板二310,进行相靠近,从而实现了对物体夹持固定。
30.如图2、图4所示,夹板一307下侧安装有摩擦垫一308,且摩擦垫一308为橡胶材质,夹板二310上侧安装摩擦垫二309,且摩擦垫二309为橡胶材质,且摩擦垫一308和摩擦垫二309与圆环402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摩擦垫一308和摩擦垫二309的设置,其材料均为
橡胶材质,增大摩擦力,对圆环402夹持的固定稳定性提高,从而实现了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31.综上,通过安装段2由右侧筒座6放进滚筒本体1内,右侧筒座6右侧安装旋转组件4,安装段2右上侧安装的固定组件3,与旋转组件4相配合,用于对安装段进行固定,且不影响滚筒本体1的转动,从而实现了便于安装拆卸,提高实用性,通过左侧筒座6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403,转动环403和圆孔404的配合,对安装段2进行支撑,防止安装段2在滚筒本体1内晃动,出现涂料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实现了稳定支撑,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圆形凹槽401的设置,圆环402外下侧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405,且限位块405为圆弧型,在圆形凹槽401内壁滑动,圆形环板406固定安装在圆形凹槽内壁,且在环形凹槽407内壁滑动,对圆环402和四个限位块405的限位,从而实现了防止脱落,确保稳定性,通过两个固定板301和轴柱302的配合,用于对握柄305支撑转动,且通过扭簧303的设置,扭簧303具有反复弹力,握柄305在轴柱302外侧转动完成后,可进行复位,从而实现了按压打开,松开即关闭,通过按压握柄305时,支撑杆一306和支撑杆二311的配合,与其相固定安装的夹板一307和夹板二310,进行相靠近,从而实现了对物体夹持固定,通过摩擦垫一308和摩擦垫二309的设置,其材料均为橡胶材质,增大摩擦力,对圆环402夹持的固定稳定性提高,从而实现了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包括滚筒本体(1),所述滚筒本体(1)外侧套设有刷毛(7),且滚筒本体(1)两端均安装有筒座(6),所述筒座(6)右侧转动安装有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侧安装有上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6)右侧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滑动的旋转组件(4),所述安装段(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3)且固定组件(3)与旋转组件(4)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有圆形凹槽(401),所述圆形凹槽(401)开设在右侧筒座(6)右侧,所述圆形凹槽(401)中间开设有圆孔(404),左侧所述筒座(6)右侧安装有转动环(403),所述安装段(2)转动安装在圆孔(404)和转动环(40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401)左侧滑动安装有圆环(402),所述圆环(402)外下侧安装有一组限位块(405)且一组限位块(405)滑动安装在圆形凹槽(401)内壁且一组限位块(405)为四个,所述圆环(402)外侧介于一组限位块(405)上开设有环形凹槽(407),所述圆形凹槽(401)内壁安装有圆形环板(406),且圆形环板(406)滑动安装在环形凹槽(407)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两个固定块(301),两个所述固定块(301)安装在安装段(2)右上侧,两个所述固定块(301)右内壁安装有轴柱(302),所述轴柱(302)外侧转动安装有握柄(305),所述握柄(305)下侧开设有通孔(304),且轴柱(302)转动安装在通孔(304)内壁,所述轴柱(302)外侧套设有扭簧(303),且扭簧(303)滑动安装在通孔(304)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305)左上侧安装有支撑杆一(306),所述支撑杆一(306)左侧安装有夹板一(307),两个所述固定块(301)左内壁安装有支撑杆二(311)且支撑杆二(311)安装在握柄(305)左下侧,所述支撑杆二(311)左上侧安装有夹板二(310)且夹板二(310)与夹板一(307)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一(307)下侧安装有摩擦垫一(308),且摩擦垫一(308)为橡胶材质,所述夹板二(310)上侧安装摩擦垫二(309),且摩擦垫二(309)为橡胶材质,且摩擦垫一(308)和摩擦垫二(309)与圆环(402)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上料的滚涂机滚筒,涉及涂料机滚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滚筒本体,滚筒本体外侧套设有刷毛,且滚筒本体两端均安装有筒座,筒座右侧转动安装有安装段,安装段外侧安装有上料机构,筒座右侧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滑动的旋转组件,安装段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与旋转组件相适配,通过圆环、支撑杆一、扭簧等的设置,首先通过安装段从圆孔放进滚筒本体内,安装段在转动环内支撑限位,通过夹板一、夹板二和圆环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固定的效果,且摩擦垫一和摩擦垫二的设置,增加摩擦力,对固定稳定性提高,如出现滚筒出现损坏或者清洗,可通过按压握柄,松开夹板一和夹板二,进行拆卸,提高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云 王辉 刘盛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恒喆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