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6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市政污水厂的排放标准都按照一级a执行,部分地方标准更高,甚至有的要求达到地表四类水排放标准,通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达不到其排放要求,污水厂提标改造势在必行,而其难点就在于总氮达标。
3.总氮难达标的主要原因是进水cod低,即碳源不足,为了达标排放通常都要向污水处理系统中补加碳源,而补加外碳源会引起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的提高和污泥泥量的大幅度增加,对污水处理厂的长期运行很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沉池、出水部,所述一级缺氧池的出水端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所述废水回流管道的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端连通,所述二级缺氧池连接有硝化液回流装置,所述硝化液回流装置与所述一级缺氧池进液端连通,所述二沉池连接有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端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通过进水管道、泵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端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装置,所述厌氧池内设有混合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管道、废水回流管道、污泥回流装置均与混合池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硝化液回流装置包括四级缺氧池,所述四级缺氧池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与二级缺氧池、一级缺氧池连通,所述四级缺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三级缺氧池,三级缺氧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二沉池、厌氧池连通,所述三级缺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内均设有搅拌装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好氧池内前端为曝气池,后端为搅拌池,搅拌池内同时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内的曝气池后端设置有溶解氧在线监测装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缺氧池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计在线监
测装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污泥回流、硝化液回流的方式,控制污泥和硝化液回流中的分子态溶解氧,同时利用回流和硝化液污泥的厌氧酸化以及内源呼吸提供的内碳源,实现不加碳源或者大大减少碳源的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
16.2、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对出水总氮有要求的废水,可以有效降低回流污泥和硝化液回流中携带的高溶解氧,为缺氧池反硝化去除总氮创造了有利的反应环境;
17.3、本技术的好氧池分段设置,后段在有曝气的基础上配备搅拌装置,前段曝气在满足氨氮去除的前提下,将后段曝气关闭,改为搅拌或推流运行,以此降低好氧曝气后携带的高溶解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20.图中:1-储水罐、2-厌氧池、21-混合池、3-一级缺氧池、31-废水回流管道、4-好氧池、41-曝气池、42-搅拌池、5-二级缺氧池、6-二沉池、7-硝化液回流装置。71-四级缺氧池、72-硝化液回流管道、8-污泥回流装置、81-三级缺氧池、82-污泥回流管道、9-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二沉池6、出水部,进水装置包括储水罐1,储水罐1通过进水管道、泵与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厌氧池2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装置,一级缺氧池3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计在线监测装置,好氧池4内前端为曝气池41,后端为搅拌池42,搅拌池42内同时设置有搅拌装置9和曝气装置,好氧池4内的曝气池41后端设置有溶解氧在线监测装置。
23.一级缺氧池3的出水端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31,废水回流管道31的与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二级缺氧池5连接有硝化液回流装置7,硝化液回流装置7与一级缺氧池3进液端连通,二沉池6连接有污泥回流装置8,污泥回流装置8与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厌氧池2内设有混合池21,厌氧池2的进水管道、废水回流管道31、污泥回流装置8均与混合池2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硝化液回流装置7包括四级缺氧池71,四级缺氧池7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74与二级缺氧池5、一级缺氧池3连通,污泥回流装置8包括三级缺氧池81,三级缺氧池81通过污泥回流管道82与二沉池6、厌氧池2连通。
24.此外,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三级缺氧池81、四级缺氧池71内均设有搅拌装置9。
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水首先进入储水罐1中存贮,再与三级缺氧池81浓缩的二
沉池6的回流污泥以及一级缺氧池3泵送至前端废水在厌氧池2的前端混合并进入到混合池21内,在混合池21内通过搅拌装置9混合均与,再通过厌氧池2进入一级缺氧池3内,一级缺氧池3的出水进入到好氧池4前端曝气池41内进行曝气,曝气池41在满足氨氮去除的前提下,可将后段的搅拌池42中的曝气关闭,打开搅拌装置9进行搅拌,以此降低好氧曝气后携带的高溶解氧;好氧池4出水进入二级缺氧池5中,二级缺氧池5中的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72进入四级缺氧池71内,主要是为了降低好氧池出水中的溶解氧,使硝化液回流中尽可能减少携带的分子态氧,再进入一级缺氧池3进行处理,二级缺氧池5的出水进入二沉池6,二沉池6中的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道82进入三级缺氧池81再回流至厌氧池2的前端,进而可以进行污泥循环,由于反硝化细菌在有分子态溶解氧存在时,会利用分子态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分解有机物,只有在无分子态溶解氧的条件下,才会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能量代谢中的电子受体,有机物作为碳源即电子供体,实现总氮的去除,本实施例通过有效控制后端回流到前端的分子态氧量,以此充分利用进水提供的碳源实现总氮的去除,此外在进水碳源不足的条件下,也可大大减少碳源的投加量,节省后期相当大一部分的药剂运行成本。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二沉池(6)、出水部,所述一级缺氧池(3)的出水端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31),所述废水回流管道(31)的与所述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二级缺氧池(5)连接有硝化液回流装置(7),所述硝化液回流装置(7)与所述一级缺氧池(3)进液端连通,所述二沉池(6)连接有污泥回流装置(8),所述污泥回流装置(8)与所述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储水罐(1),所述储水罐(1)通过进水管道、泵与所述厌氧池(2)的进液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装置,所述厌氧池(2)内设有混合池(21),所述厌氧池(2)的进水管道、废水回流管道(31)、污泥回流装置(8)均与混合池(2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装置(7)包括四级缺氧池(71),所述四级缺氧池(7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74)与二级缺氧池(5)、一级缺氧池(3)连通,所述四级缺氧池(71)内设有搅拌装置(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装置(8)包括三级缺氧池(81),三级缺氧池(81)通过污泥回流管道(82)与二沉池(6)、厌氧池(2)连通,所述三级缺氧池(81)内设有搅拌装置(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内均设有搅拌装置(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4)内前端为曝气池(41),后端为搅拌池(42),搅拌池(42)内同时设置有搅拌装置(9)和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4)内的曝气池(41)后端设置有溶解氧在线监测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缺氧池(3)内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计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沉池、出水部,所述一级缺氧池的出水端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所述废水回流管道的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端连通,所述二级缺氧池连接有硝化液回流装置,所述硝化液回流装置与所述一级缺氧池进液端连通,所述二沉池连接有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端连通,本申请通过污泥回流、硝化液回流的方式,控制污泥和硝化液回流中的分子态溶解氧,同时利用回流和硝化液污泥的厌氧酸化以及内源呼吸提供的内碳源,实现不加碳源或者大大减少碳源的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本。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漫 杨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