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80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艾灸隔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隔物灸在我国历史悠久,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千金翼方》,宋代的《外科精要》,明代的《针灸大成》《类经图翼》,清代的《理瀹骈文》等著作都有隔物灸的详细记载,最常用的是生姜片、大蒜片、附子片等物料,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
3.目前市面上隔物灸的实现方式依然以传统的直接隔物艾灸为主流,其次则出现了非燃烧的隔物灸贴。以隔姜灸、隔盐灸等为代表传统明火隔物艾灸,虽遵循古法,但对中药材品种、用量、穴位的选择则因人而异,古方中仅对症状不同灸法不同,无法实现千人千灸,卫生环境污染严重,施灸时间长达2-6小时,需专人施灸,使用过程极为繁琐,容易造成烫伤,隔物的制作过程无任何卫生标准,隔物药材的品种、品质、用量均无明确标准,艾灸的光热直接作用于新鲜的植物隔物,其饱和的水分含量,容易形成单方向的热度和湿度通道,并与近肤端以及和远肤端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压力差,不利于艾灸过程中体内向外排湿排寒。
4.以隔物灸贴、热疗贴、灸热贴等为代表的新型无明火隔物贴,无法起到经典明火艾灸的生物能功效,热源多为铁粉加热,贴剂厚重,有重金属隐患。且铁粉氧化加热与艾灸的生物能复合光本质(频谱)不同,前者无法深入经络,热度忽高忽低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易烫伤或造成低温烫伤;隔物多为原药材打碎,原料利用度极低且质量堪忧,保质期短或可能添加防腐剂等多余杂乱成分;隔物药材包并不能因人因症不同,不同体质的人应用存在效果差异甚至安全隐患;以高温、高压等机械工业化方法制成的片剂隔物,虽安全性较好,但在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已几乎损失殆尽,很难甚至无法扩散进入体内。
5.发明专利《cn 109837787a一种中医药艾姜纸及其制备工艺》中公布了一种将传统中医药和传统造纸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和产品,该产品在造纸原料中添加了艾草和姜的成分,制成有一定保健效果的艾姜纸,在艾灸过程中作为隔物使用也有一定的隔姜灸的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及其制作工艺。
7.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如下: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所述复合隔膜的结构包括生物质基纸、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以及复合活性组分,所述中药精华素和复合组分位于两层生物质基纸之间;
9.所述生物质基纸的组成包括植物纤维;
10.所述复合活性组分包括生物质石墨烯纤维和艾草纤维素,生物质石墨烯自带微红
外、微循环、微孔径等作用,在灸火的热促渗透皮作用下,可以直接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艾灸光热能的同频共振作用,并有助于增强多形式的传热效应(例如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
11.所述生物质复合隔膜中,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占生物质基纸的1~10wt%,生物质复合组分占生物质基纸的0.5~1wt%;
12.所述植物纤维包括艾草纤维、艾纳香纤维、葛根纤维、松节木纸浆纤维、蒜杆/蒜皮纤维、生姜纤维、桑皮纤维的一种以上的复方组合;
13.根据临床适应症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原则,所述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为采用超微粉碎或者萃取(低温萃取或超临界萃取)工艺制备得到,采用的中药成分包括附子、干姜提、海盐、木香、砂仁、花椒、丁香、艾纳香、吴茱萸、小茴香、乳香、没药、竹茹提取物(或细粉)、桑叶、淫羊藿、桂皮、艾叶、迷迭香、红花、八角茴香、肉桂、仙茅、韭菜子、大蒜、杜仲、续断、侧柏叶的一种以上的组合。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5.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的制备:采用超微粉碎或者萃取(低温萃取或超临界萃取)工艺制备得到;
16.所述低温萃取的操作为:将中药原料清洁干燥后粉碎成60-100目粉末,之后进行300~60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真空低温浓缩和干燥处理,获得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
17.所述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18.a)根据标的物的分子量,选择适合的陶瓷膜分子筛或者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破壁萃取液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农残、化残、以及已明确的杂质或者有害成分,并对萃取获得的限量物质成分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19.b)取分离液,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多级过滤筛分,包括微滤、超滤以及纳滤的步骤,环境温度为25~35℃,获得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
20.所述微滤为过滤孔径为5~10μm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21.所述超滤为过滤分子量为20000~30000dal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22.所述纳滤为过滤分子量为300~500dal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23.c)对照标准水煎剂指纹图谱的主要活性成分,使得所获得的中药精华素萃取物指纹图谱与标准水煎剂的符合率应该超过90%以上,把有用和可能有用的成分都保留在萃取液中,基本实现保性萃取的基本目标;
24.所述真空低温浓缩为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50~60℃的恒低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02~-0.5mpa,时间为24~36h。
25.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植物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3~5%,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1~0.5%,之后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即得蜂窝状生物质基纸,厚度为0.2~0.5cm;
26.所述脱水成型为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00~150m/min,压力为0.15~0.2mpa;
27.所述蜂窝状微瓦楞干燥的烘缸温度为55~65℃,压力为0.5~1mpa,经干燥后的基纸干度为90~95%。
28.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1~10wt%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
素,并混合0.5~1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45~65℃进行压熨合成,中药复方精华素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呈三文治结构。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0.本发明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采用基纸与活性成分的结合,呈三文治结构,可形成功能多样的系列化隔物,使得复合隔膜在使用的时候,与灸火协同融合,不仅大幅增加红外光线聚集,还可以改善艾灸过程的灸感,使用艾灸隔膜后穴位皮肤不会出现烟油污染所导致的烟熏焦油“脏污染斑痕”,穴位皮肤经气更容易激发,并会出现明显的“拔罐样”正红色灸痕,杜绝了烟油侵入皮下“脏污染”的安全风险;
31.本发明的生物质复合隔膜在功效与保健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静态药物配方有其中医配伍功效;其次,在热灸的高温热辐射作用条件下,药物的吸收速率将提高,将更快发挥功效;再次,隔膜中的生物质活性成分与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油成分等相结合,在持续热灸作用下,会发挥动态的增效作用,除此之外,也具有烟油过滤、安全阻隔、生物泵样双向通道作用;本发明的生物质复合隔膜的主要功效表现在,热灸生物效应提升400-500%,减烟95%以上,减少体内污染98%以上,节约耗材380-520%以上,延时稳态燃烧2-5倍时长,阻止“脏污染”安全伤害96%以上;
32.本发明的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对隔膜中药材进行高效萃取,使得中药成分微纳米化,便于快速吸收,发挥最大灸药双效,采用不同配方不同隔膜,提供可以因人、因时、因方、因温、因地制宜的不同隔物灸耗材,绿色有机环保,产品无化学添加和残留,并具有生物活性高、匀度好、成纸强度高等特点,能够强化中药复方温经通络、祛瘀散寒等功效作用,对内扩散植物活性成分,对外吸附体内寒湿和排病反应物,并能够更好的支持理法方药穴术的艾灸外治法的临床有效应用,助力实现辨证施治和辨人施灸,实现精准艾灸的千人千灸。此外,还可以为艾灸提供良好的物理屏障防护,并可以微滤艾烟有害的颗粒物,兼具增强红外频谱,恒定灸温等功能,是能够完全标准化工业生产的无菌卫生产品。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艾叶、干姜以及艾纳香的混合中药精华素的指纹图谱;
34.图2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外观图;
35.图3为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隔膜于纸巾上的艾灸使用效果图;
36.图4为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隔膜于手背上的艾灸使用效果图;
37.图5为传统艾灸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39.若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所有原料和试剂均为常规市场的原料、试剂。
40.本发明所述中药精华素中,采用超微粉碎或者萃取(低温萃取或超临界萃取)工艺制备得到;
41.所述低温萃取中,对中药组分进行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42.a)根据标的物的分子量,选择适合的陶瓷膜分子筛或者大孔树脂以及反渗透膜等分离破壁萃取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农残、化残、以及已明确的杂质或者有害成分,并对萃取获得的限量物质成分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43.b)取分离液,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过滤筛分,包括微滤、超滤以及纳滤的步骤,环境温度为25~35℃,获得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
44.所述微滤为过滤孔径为5~10μm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45.所述超滤为过滤分子量为20000~30000dal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46.所述纳滤为过滤分子量为200~500dal的中药组分精华素;
47.c)对照标准水煎剂指纹图谱的主要活性成分,使得所制得的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指纹图谱与标准水煎剂的符合率超过90%以上,把有用和可能有用的成分都保留在萃取液中,基本实现保性萃取的基本目标。
48.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精华素均按照《中药配方预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前液的申报资料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标准煎液/汤剂作为衡量产品是否与临床汤剂基本一致的标准参照物。
49.实施例1
50.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艾姜生物质隔膜的制作
51.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的制备:将一定比例组合的艾叶(40%)、干姜(40%)和艾纳香(20%)中药原料清洁干燥后粉碎成60-80目粉末,之后进行30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55℃的恒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2mpa,时间为30h,最后干燥处理,获得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艾叶、干姜和艾纳香提取物;
52.如图1所示,将所得到的艾叶、干姜以及艾纳香精华素混合,并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结果显示与标准煎液/汤剂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为0.913,表明物质基础一致等效,图中各数字代表1.新绿原、2.绿原酸、3.4-咖啡宁、4.咖啡、5.3,4-二咖啡宁、6.3,5-二啡宁酸、7.4,5-二咖啡酞奎宁酸、8.棕矢车菊素、9.异泽兰黄素、10.6-姜辣素。
53.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艾草纤维30%、艾纳香纤维10%、葛根纤维25%、松节木纸浆纤维35%的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4%,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3%,之后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30m/min,压力为0.16mpa,进行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烘缸温度为60℃,压力为0.8mpa,即得基纸,干度为92~93%,厚度为0.15cm;
54.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5wt%中药组分,并混合0.8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50℃进行压熨合成,中药组分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厚度为0.3cm;呈三文治结构,如图2所示,所形成的艾姜生物质隔膜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止痛作用。可配合艾灸用于胃寒腹痛、关节痹痛、宫寒不孕、体温偏低所出现的阳虚、阴虚诸症以及局部微循环不畅所致的肿胀疼痛及功能性障碍性疾病,能够显著增强提升艾灸的治疗作用。
55.将所制得艾姜生物质隔膜用于任意灸盒作为艾灸隔物,并用于人体手部合谷穴艾灸,灸盒在实现艾灸治疗的同时,不再会导致脏污染,而且会有明显的“拔罐样”灸痕,艾灸的灸热走串、透热、扩热、传热感持久而显著。
56.实施例2
57.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桂盐生物质隔膜的制作
58.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的制备:将桂皮清洁干燥后粉碎成70-90目粉末,之后进行20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50℃的恒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02mpa,时间为24h,最后干燥处理,获得桂皮提取物;
59.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艾草纤维30%,艾纳香纤维30%,葛根纤维30%,松节木纸浆纤维10%的植物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5%,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5%,之后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00m/min,压力为0.2mpa,进行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烘缸温度为65℃,压力为1mpa,即得基纸,干度为90~92%,厚度为0.15cm;
60.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10wt%中药组分(桂皮提取物60%、海盐细粉40%),并混合1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65℃进行压熨合成,中药组分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厚度为0.5cm;呈三文治结构,所形成的桂盐生物质隔膜用于补火助阳,润燥祛风,活血化瘀。可用于因寒所致的腹痛、腹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
61.实施例3
62.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艾砂生物质隔膜的制作
63.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的制备:将木香、砂仁中药清洁干燥后粉碎成70-80目粉末,之后进行10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60℃的恒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5mpa mpa,时间为36h,最后干燥处理,获得木香、砂仁提取物;
64.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艾草纤维30%、生姜纤维20%、艾纳香纤维10%、松节木纸浆纤维30%、蒜杆/蒜皮纤维10%的植物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3%,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1%,之后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50m/min,压力为0.15mpa,进行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烘缸温度为55℃,压力为0.5mpa,即得基纸,干度为93~95%,厚度为0.15cm;
65.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3wt%中药组分(木香细粉40%、砂仁细粉60%),并混合0.6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45℃进行压熨合成,中药组分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厚度为0.2cm;呈三文治结构,所形成的艾砂生物质隔膜用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行气化痞。可用于胃脘寒痛,气滞腹痛,小腹冷痛,恶心呕吐,也可改善和治疗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寒泄腹痛,乳腺增生等症。
66.实施例4
67.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艾椒生物质姜隔膜的制作
68.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的制备:将淫羊藿中药清洁干燥后粉碎成80-100目
粉末,之后进行5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55℃的恒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1mpa,时间为32h,最后干燥处理,获得淫羊藿提取物;
69.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艾草纤维30%、艾纳香纤维10%、葛根纤维30%、松节木纸浆纤维30%的植物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5%,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3%,之后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25m/min,压力为0.10mpa,进行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烘缸温度为60℃,压力为0.8mpa,即得基纸,干度为92~94%,厚度为0.15cm;
70.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6wt%中药组分(花椒细粉20%、丁香细粉20%、干姜细粉30%、淫羊藿提取物30%)并混合0.4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60℃进行压熨合成,中药组分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厚度为0.25cm;所得艾椒生物质姜隔膜用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解痉止痛,提升食欲,补肾壮阳,对肾阳虚弱,阳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用于中焦虚寒证,腹胀、充气、食欲不振、胃寒疼痛、寒性便秘或泄泻,风湿关节疼痛(寒痹)。
71.实施例5
72.艾迷香姜生物质隔膜
73.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艾叶提取物30%,迷迭香细粉20%,艾纳香细粉30%,红花提取物20%;
74.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30%,葛根纤维20%,生姜纤维10%,松节木纸浆纤维20%,桑皮纤维20%;
75.按照实施例1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艾迷香姜隔膜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止痒,镇静的作用,用于关节肿痛,跌打瘀血青紫(恢复期),皮肤瘙痒难忍,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发生长,对于腹痛、腹胀、痛经等也有改善作用。
76.实施例6
77.香桂生物质隔膜
78.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八角茴香提取物20%,肉桂细粉20%,丁香提取物15%,仙茅提取物15%,韭菜子提取物30%;
79.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30%,生姜纤维10%,艾纳香纤维10,葛根纤维20%,松节木纸浆纤维20%,槐树皮纤维10%;
80.按照实施例1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香桂生物质隔膜具有祛寒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温肺化饮,温中健脾,止咳的作用,用于痰饮咳嗽,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也可用于行寒背冷,关节肿痛,风湿痹证等。
81.实施例7
82.艾姜蒜生物质隔膜
83.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干姜细粉60%,大蒜细粉40%;
84.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30%,艾纳香纤维20%,葛根纤维20%,松节木纸浆纤维30%;
85.按照实施例2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艾姜蒜生物质隔膜有散寒止痛,温胃降
逆,理气消胀,补肾助阳作用,可用于胃脘胀痛或中、下焦受寒,恶心呕吐,下腹胀痛,寒泄,肾虚阳痿以及女性因寒痛经、闭经。
86.实施例8
87.艾萸香生物质隔膜
88.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吴茱萸细粉30%,丁香细粉40%,小茴香提取物30%;
89.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40%,生姜纤维10%,艾纳香纤维10%,葛根纤维20%,松节木纸浆纤维20%;
90.按照实施例3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艾萸香生物质隔膜有散寒止痛,温胃降逆,理气消胀,补肾助阳作用,可用于胃脘胀痛或中、下焦受寒,恶心呕吐,下腹胀痛,寒泄,肾虚阳痿以及女性因寒痛经、闭经。
91.实施例9
92.艾乳没生物质隔膜
93.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乳香细粉20%,没药细粉20%,杜仲提取物30%,续断提取物30%;
94.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30%,生姜纤维20%,艾纳香纤维20%,葛根纤维20%,松节木纸浆纤维10%;
95.按照实施例2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艾乳没生物质隔膜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风湿痹痛等病症。
96.实施例10
97.竹桑生物质隔膜
98.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竹茹细粉30%,桑叶细粉20%,侧柏叶提取物20%,艾纳香细粉10%,生姜提取物20%;
99.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石墨烯纤维30%,葛根纤维30%,松节木纸浆纤维20%,桑枝纤维20%;
100.按照实施例4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竹桑生物质隔膜是为热证而设计的处方,具有通脉祛邪,散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热症发烧、肺热咳嗽、咳血,局部疔疮痈肿、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101.实施例11
102.艾附生物质隔膜
103.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附子提取物50%、干姜提取物50%;
104.生物质基纸组分:艾草纤维30%、艾纳香纤维10%、葛根纤维25%、松节木纸浆纤维35%;
105.按照实施例4的制作工艺进行制备,所得艾附生物质隔膜具有补火助阳,祛寒除湿,可配合艾灸,起到温经通络,祛寒止痛的作用。凡艾灸备治疗阳虚里寒等症,以及寒痹、胃寒腹痛、宫冷不孕、痛经、血虚等病症。
106.由于所采用的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的制备均采用同一方法,各个实施例不进行重复赘述,对所获得的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进行指纹图谱识别,使得与标准水煎剂的符合率超过90%以上,即实现保性萃取的基本目标,所制得复合隔膜厚度为0.2~0.5cm。
107.通过本发明所制备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以实施例1为例,其他效果相同,不做重复赘述),将其与未采用隔膜的灸盒进行人体左右手合谷穴试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108.表1使用复合隔膜的作用对比
[0109][0110][0111]
由表1可见,本发明所制备的用于艾灸隔物的复合隔膜,蜂窝状的艾姜生物质膜对红外聚焦作用显著,透气性良好,红外光谱更加聚焦和得以净化,灸火光能量被鲜姜所吸收或者通过散射方式的大比例损耗的显著改善,灸火光热气流热辐射能的透过率超过98%,而且变得更加柔和和容易被穴位经络所接受,更容易得气诱发经络感传。以及结合图3、图4,图3中左右图分别为未采用以及采用复合隔膜之后艾灸燃烧的对比效果,图4中为左右手分别采用复合隔膜以及无隔膜的艾灸效果,可见,采用了本发明复合隔膜的艾灸对于烟油的过滤阻隔率超过96%,灸后穴位皮肤基本不会再出现明显的脏污染现象。对艾烟油具有较强的吸附过滤作用,能将烟中大颗粒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效预防穴位皮肤的脏污染和烧烫伤,同时不会影响艾灸的效果,同样能够将有效成分迅速传到扩散至皮下组织,加速精华素成分的吸收,能够有效地将艾灸时穴位局部排出的寒湿淤毒吸附泵出。
[0112]
如图5所示,为未采用复合隔膜的艾灸效果,艾灸之后的手背上具有明显的油烟残留渗透皮下,难以清洗消除,效果同图4的右手,图4的左手中为艾灸之后的皮肤血液流通(红)的“拔罐样灸痕”,并非烟油残留痕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结构包括生物质基纸、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以及复合活性组分,所述中药精华素和复合组分位于两层生物质基纸之间;所述生物质基纸的组成包括复方植物纤维;所述复合活性组分包括生物质石墨烯纤维和艾草纤维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复合隔膜中,微纳米保性中药组分精华素占生物质基纸的1~10wt%,生物质复合组分占生物质基纸的0.5~1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括艾草纤维、艾纳香纤维、葛根纤维、松节木纸浆纤维、蒜杆/蒜皮纤维、生姜纤维、桑皮纤维的一种以上的复方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为采用超微粉碎或者萃取工艺制备得到,采用的中药成分包括附子、干姜提、海盐、木香、砂仁、花椒、丁香、艾纳香、吴茱萸、小茴香、乳香、没药、竹茹提取物、桑叶、淫羊藿、桂皮、艾叶、迷迭香、红花、八角茴香、肉桂、仙茅、韭菜子、大蒜、杜仲、续断、侧柏叶的一种以上的组合。5.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组分的制备:为采用超微粉碎或者萃取工艺制备得到;所述萃取的操作包括:将中药原料清洁干燥后粉碎成60-100目粉末,之后进行300~6000pa超高压水刀破壁萃取、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真空低温浓缩和干燥处理,获得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2)生物质基纸的制备:将植物纤维组分混合,加水调节至浆料浓度为3~5%,置于纤维疏解机中进行疏解,将分散均匀的浆料调质浓度为0.1~0.5%,之后脱水成型,通过微瓦楞干燥,即得蜂窝状生物质基纸;3)复合隔膜的制备:在生物质基纸a的一侧喷洒1~10wt%中药组分,并混合0.5~1wt%复合组分,取另一层生物质基纸b与生物质基纸a通过45~65℃进行压熨合成,中药组分和复合组分于两层基纸中间,随后进行干燥灭菌、剪裁,即形成用于艾灸隔物的复合隔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多级梯度分子筛过滤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标的物的分子量,选择适合的陶瓷膜分子筛或者大孔树脂进一步吸附分离破壁萃取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b)取分离液,将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多级过滤筛分,包括微滤、超滤以及纳滤的步骤,环境温度为25~35℃;所述微滤为过滤孔径为5~10μm的中药精华素;所述超滤为过滤分子量为20000~30000dal的中药精华素;所述纳滤为过滤分子量为300~500dal的中药精华素;c)对照标准水煎剂指纹图谱的主要活性成分,使得所得中药精华素指纹图谱与标准水煎剂的符合率≥90%,实现保性萃取的基本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低温浓缩为将过滤之后的中药过滤液进行50~60℃的恒温浓缩,真空压力为-0.02~-0.5mpa,时间为24~36h。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成型为采用长网纸机车,车速为100~150m/min,压力为0.15~0.2mpa。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微瓦楞干燥的烘缸温度为55~65℃,压力为0.5~1mpa,经干燥后的基纸干度为90~9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艾灸隔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艾灸隔物的蜂窝状生物质复合隔膜及其制作工艺。所述复合隔膜的结构包括生物质基纸、微纳米保性中药精华素以及复合活性组分,所述中药精华素和复合组分位于两层生物质基纸之间;所述生物质基纸的组成包括植物纤维;所述复合活性组分包括生物质石墨烯纤维和艾草纤维素。本发明生物质复合隔膜可形成功能多样的系列化隔物,使得复合隔膜在使用的时候,与灸火协同融合,不仅大幅增加红外光线聚集,还可以改善艾灸过程的灸感,使用艾灸隔膜后穴位皮肤不会出现烟油污染所导致的烟熏焦油“脏污染斑痕”,穴位皮肤经气更容易激发,并会出现明显的“拔罐样”正红色灸痕,基本杜绝了烟油渗透皮下的安全风险。透皮下的安全风险。透皮下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吴悠 吴周强 韩文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易衡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