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87 评论:0
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有着很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对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大多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建筑砂浆或混凝土的骨料使用。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用废弃混凝土取代粗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很难广泛应用于新建建筑主体结构的建造中,一方面与政府的推广力度有关,再一方面与其水平抗震力学性能较差有关,因此,难以在工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而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中,钢管和混凝土作为组合载体共同承担上部建筑物的重量,混凝土仅作为钢管内的填充体,主要起着承受竖向压力及为钢管提供侧向约束支撑的作用,因此,只要保证其流动性和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地基加固领域便可大面积推广,一方面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该微膨胀再生混凝土采用再生粗骨料作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极大程度上二次利用废弃混凝土,同时降低了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成本,并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原生细骨料及微膨胀剂,制成了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增强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成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8~1份,原生粗骨料1.9~2.2份,再生粗骨料6.7~7.3份,原生细骨料0.4~0.5份,水0.4~0.42份,减水剂0.013~0.015份和微膨胀剂0.008~0.01份。
5.本发明中再生粗骨料为将建筑垃圾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原生粗骨料为碎石,采用再生粗骨料作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极大程度上二次利用废弃混凝土,同时降低了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成本,并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原生细骨料及微膨胀剂,制成了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增强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成果。
6.上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9份,原生粗骨料2.0份,
再生粗骨料7.0份,原生细骨料0.5份,水0.41份,减水剂0.014份和微膨胀剂0.009份。
7.上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生细骨料为中砂,所述中砂的平均细度模数为3.18~3.23,所述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8mm,所述水为地下水,所述微膨胀剂为uea微膨胀剂。本发明通过控制原生细骨料为中砂并控制平均细度模数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控制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也是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添加uea微膨胀剂增强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
8.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称取:依次称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原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10.步骤二、清洗: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晾干,得到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
11.步骤三、骨料掺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细骨料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混合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搅拌3min~5min,得到骨料;
12.步骤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混合倒入步骤三中得到的骨料中,然后搅拌5min~8min,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13.本发明将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后晾干,去除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表面杂质,防止杂质对微膨胀再生混凝土造成影响,增强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本发明先将骨料进行掺和然后再将所有材料掺和搅拌,保证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14.上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本发明通过将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成果。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发明中采用再生粗骨料作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极大程度上二次利用废弃混凝土,同时降低了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成本,并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原生细骨料及微膨胀剂,制成了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增强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成果。
17.2、本发明将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后晾干,去除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表面杂质,防止杂质对微膨胀再生混凝土造成影响,增强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本发明先将骨料进行掺和然后再将所有材料掺和搅拌,保证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18.3、本发明通过控制原生细骨料为中砂并控制平均细度模数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控制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也是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添加uea微膨胀剂增强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
1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9份,原生粗骨料2.0份,再生粗骨料7.0份,原生细骨料0.5份,水0.41份,减水剂0.014份和微膨胀剂0.009份;所述原生细骨料为中砂,所述中砂的平均细度模数为3.20,所述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8mm,所述水为地下水,所述微膨胀剂为uea微膨胀剂。
22.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步骤制成:
23.步骤一、称取:依次称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原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24.步骤二、清洗: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晾干,得到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
25.步骤三、骨料掺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细骨料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混合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搅拌4min,得到骨料;
26.步骤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混合倒入步骤三中得到的骨料中,然后搅拌6min,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27.将本实施例得到的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增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8份,原生粗骨料2.2份,再生粗骨料6.7份,原生细骨料0.5份,水0.42份,减水剂0.015份和微膨胀剂0.01份;所述原生细骨料为中砂,所述中砂的平均细度模数为3.18,所述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8mm,所述水为地下水,所述微膨胀剂为uea微膨胀剂。
30.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步骤制成:
31.步骤一、称取:依次称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原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32.步骤二、清洗: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晾干,得到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
33.步骤三、骨料掺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细骨料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混合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搅拌5min,得到骨料;
34.步骤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混合倒入步骤三中得到的骨料中,然后搅拌5min,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35.将本实施例得到的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增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1份,原生粗骨料1.9份,再生粗骨料7.3份,原生细骨料0.4份,水0.4份,减水剂0.013份和微膨胀剂0.008份;所述原生细骨料为中砂,所述中砂的平均细度模数为3.23,所述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8mm,所述水为地下水,所述微膨胀剂为uea微膨胀剂。
38.本实施例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步骤制成:
39.步骤一、称取:依次称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原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40.步骤二、清洗: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晾干,得到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
41.步骤三、骨料掺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细骨料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混合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搅拌3min,得到骨料;
42.步骤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混合倒入步骤三中得到的骨料中,然后搅拌8min,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
43.将本实施例得到的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增强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效果,提高了加固的效果,实现了对问题地基的加固,该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价格低廉和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8~1份,原生粗骨料1.9~2.2份,再生粗骨料6.7~7.3份,原生细骨料0.4~0.5份,水0.4~0.42份,减水剂0.013~0.015份和微膨胀剂0.008~0.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9份,原生粗骨料2.0份,再生粗骨料7.0份,原生细骨料0.5份,水0.41份,减水剂0.014份和微膨胀剂0.00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生细骨料为中砂,所述中砂的平均细度模数为3.18~3.23,所述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8mm,所述水为地下水,所述微膨胀剂为uea微膨胀剂。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依次称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原生细骨料、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步骤二、清洗: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晾干,得到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步骤三、骨料掺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生细骨料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洁净原生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混合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搅拌3min~5min,得到骨料;步骤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水、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混合倒入步骤三中得到的骨料中,然后搅拌5min~8min,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8~1份,原生粗骨料1.9~2.2份,再生粗骨料6.7~7.3份,原生细骨料0.4~0.5份,水0.4~0.42份,减水剂0.013~0.015份和微膨胀剂0.008~0.01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静压桩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称取;二、清洗;三、骨料掺和;四、所有材料掺和搅拌,得到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本发明通过添加再生粗骨料及微膨胀剂,制成了加固地基用C30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亮 安占义 胡晓锋 周庚敏 高亦男 张瑶 王国栋 李妍 杨欢 刘西光 李晨豪 边兆伟 冯智 贠作义 郭栋 史继创 成浩 刘欣洋 刘岁强 任辰昊 冯映雪 张彬 黎春晖 申景君 刘本国 崔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