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9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复合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2.纱卡属于卡其织物,纱卡的经纬纱都是单纱,斜纹方向是左斜,它的正面有着清晰的斜纹线,反面斜纹线不明显,通常称之为单面纱卡,纱卡布料一般采用优质棉、涤材料精心制作而成,具有轻薄、柔软、滑爽、透气等特点,红色纱卡布料适用性较为广泛,常用于各类服装,鞋类,舞台装饰等,也可用于皮革辅料,是布料里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3.如公开(公告)号:cn110978664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舒适防水透气型纱卡复合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纱卡面料经低温等离子仪活化后,再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制得改性纱卡面料;然后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依次与多巴胺溶液和磺化壳聚糖溶液反应,制得改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最后将胶黏剂涂覆于改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并将改性纱卡面料贴合于涂有胶黏剂的改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两侧,经热压固化后,制得高舒适防水透气型纱卡复合面料坯料,将高舒适防水透气型纱卡复合面料坯料经碱蚀后,制得高舒适防水透气型纱卡复合面料。
4.上述发明的面料的防风性好,则透湿透气性会变弱,如果将薄膜的孔隙率提升、孔径增大,虽能改善透湿透气性,但会影响层压面料的防水、耐静水压的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了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70份改性纱卡面料,10-30份粘合剂和10-16份微孔膜,所述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
7.作为优选的,所述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所述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
8.作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
9.作为优选的,所述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所述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10.作为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
11.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60-70份,二甲基甲酰胺25-30份,甲苯18-25份,丁酮11-13份,聚丙烯酰胺1-3份,丙烯酸酯0.2-0.6份,偶联剂1-5份等,每个所述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45-60份,聚乙烯25-30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18-25份,润滑剂1-3份,偶联剂1-5份等。
12.作为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6.5-7。
13.作为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
14.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四季戊四醇酯,且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大豆油。
15.本发明所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发明提出的复合面料可以避免由于微孔型聚四氟乙烯薄膜层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汗液中的盐分、油脂化妆品以及洗涤剂等物质,实现了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防水和排汗汽性能;其次,结合了具有聚氨酯层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层,在提高对外阻止雨水性能的同时,又增强了对内排出人体汗气的性能,使得织物面料具有更佳舒适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再次,由于这种双组分薄膜材料具有大量均匀的孔洞,以及具有亲水拒油型的微孔聚氨酯树脂层,从而更有利于来自人体水蒸汽的排出,大大降低了残留聚氨酯薄膜层表面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了涂层面料的耐磨性,大大提高了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的弹性,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70份改性纱卡面料,10-30份粘合剂和10-16份微孔膜,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
19.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
20.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
21.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22.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
23.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60-70份,二甲基甲酰胺25-30份,甲苯18-25份,丁酮11-13份,聚丙烯酰胺1-3份,丙烯酸酯0.2-0.6份,偶联剂1-5份等,每个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45-60份,聚乙烯25-30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18-25份,润滑剂1-3份,偶联剂1-5份等。
24.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6.5-7,且偶联剂为铝酸酯。
25.抗氧化剂为四季戊四醇酯,且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大豆油。
26.实施例1
27.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份改性纱卡面料,15份粘合剂和10份微孔膜,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
28.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
29.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
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
30.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31.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
32.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60份,二甲基甲酰胺25份,甲苯18份,丁酮11份,聚丙烯酰胺3份,丙烯酸酯0.2份,偶联剂3份等,每个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45份,聚乙烯25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18份,润滑剂3份,偶联剂3份等。
33.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6.5,且偶联剂为铝酸酯。
34.实施例2
35.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60份改性纱卡面料,20份粘合剂和13份微孔膜,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
36.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
37.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
38.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39.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
40.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70份,二甲基甲酰胺30份,甲苯25份,丁酮13份,聚丙烯酰胺3份,丙烯酸酯0.6份,偶联剂5份等,每个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60份,聚乙烯30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25份,润滑剂3份,偶联剂3份等。
41.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6.5,且偶联剂为铝酸酯。
42.实施例3
43.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70份改性纱卡面料,30份粘合剂和16份微孔膜,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
44.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
45.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
46.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47.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
48.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70份,二甲基甲酰胺30份,甲苯25份,丁酮13份,聚丙烯酰胺3份,丙烯酸酯0.6份,偶联剂5份等,每个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60份,聚乙烯30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25份,润滑剂3份,偶联剂5份等。
49.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7,且偶联剂为铝酸酯。
50.取实施例1-3制备的复合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构如下表,
[0051][0052]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1-3制得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都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005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条例作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70份改性纱卡面料,10-30份粘合剂和10-16份微孔膜,所述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纱卡面料是由纱卡面料与硅纳米线共同制备而成;所述纱卡面料为经纱密度110根/cm,纬纱密度为60根/cm,克重为240g/m2的纯棉纱卡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液态热熔胶或热熔胶网膜,且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eva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或聚酰胺类热熔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的内层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外层膜为微孔型聚氨酯薄膜,所述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每平方英寸孔洞的数目为80-90亿个,孔洞的平均直径为0.15um-8.5u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聚氨酯树脂60-70份,二甲基甲酰胺25-30份,甲苯18-25份,丁酮11-13份,聚丙烯酰胺1-3份,丙烯酸酯0.2-0.6份,偶联剂1-5份等,每个所述内层膜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碳酸钙母料45-60份,聚乙烯25-30份,乙烯与辛烯共聚聚乙烯18-25份,润滑剂1-3份,偶联剂1-5份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微孔型聚氨酯薄膜之间的质量比为1:6.5-7。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四季戊四醇酯,且硅烷偶联剂为环氧大豆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复合面料技术领域,并公开了微孔透气膜复合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70份改性纱卡面料,10-30份粘合剂和10-16份微孔膜,所述微孔膜由内层膜和相邻的两个外层膜复合制得,本发明提出的复合面料具有亲水拒油型的微孔聚氨酯树脂层,从而更有利于来自人体水蒸汽的排出,大大降低了残留聚氨酯薄膜层表面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了涂层面料的耐磨性,大大提高了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的弹性,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西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