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9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肿瘤疾病是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疾病类型,且肿瘤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因素,2020年全球1930万人新确诊癌症,近1000万人死亡;每5人中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患癌症;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将因癌症而死亡;癌症诊断后5年生存人数约为 5060万。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服务的发展,以及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期在逐渐延长。
3.目前,肿瘤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病,肿瘤诊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肿瘤患者大多缺乏相应的疗养知识,因此需要寻求医疗资源,而漫长诊疗过程中,部分需求是简单的,线下就医的流程将导致医疗资源的稀缺与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4.因此,在肿瘤达不到根治时,让病患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为肿瘤患者提供多方面、全方位、全程的医疗关爱服务。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历形成过程、互动过程、决策过程;病历形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患者上传信息至肿瘤患者管理系统;s2:采集模块采集患者上传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s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互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t1:端口与端口间建立联系通道;t2:端口与端口间进行通信;决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e1:获取诊疗病历的信息;e2:根据决策目的选用决策模型;e3:在诊疗端形成决策辅助性意见;e4:诊疗端操作人员审核后发送给问诊端。医院的病历管理,在不同医院之间是独立的,不同医院间的诊疗信息(病历信息)无法在同一个平台上查看,而患者往往有多家医院就诊的情况或者更换医院的情况,此时,不同医院间的管理系统往往无法获取全面的诊疗信息,不利于后续的诊疗工作,或者会让患者进行无需重复的检查,具有较多的弊端。在本技术方案下,由患者自己上传信息至肿瘤患者管理系统,患者可以将不同医院的诊疗信息同时上传至肿瘤患者管理系统中,有效解决了不同医院之间病历相互独立的特点。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病历形成过程还包括如下步骤:p1:采集模块对互动过程中问诊端发送的与诊疗情况相关的信息自动进行鉴别并采集;p2:对在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p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申请人发现很多时候,患者自身上传资料会导致部分资料未能及时上传,医生也会遗漏对部分患者症状自述事项的记载,导致诊疗病历不完整,但是,患者在与医生或者病患
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对诊疗信息做交流,补充,而在此实施例中,申请人充分考虑了上传材料遗漏的问题,因此,将互动过程中涉及到的诊疗信息自动进行鉴别并采集,有助于形成更为完整的诊疗病历。
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p2步骤中,对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格式化时包括对信息进行打标,标签类型包括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格式化后的信息的同一类信息包含冲突的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时,将病历信息作为有效信息存储。在患者叙述的诊疗信息中,往往由于患者自身的认知,无法准确表达,甚至有时候容易将意思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致使表达错误的情形,故在本实施例中,将信息分为叙述信息、病历信息,将更具有客观性,由医院形成的文件作为病历信息,在冲突时以病历信息为准,可以使诊疗病历更具有科学性。
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叙述信息与叙述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问诊端,要求问诊端用户确认;病历信息与病历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诊疗端,供诊疗端用户参考。在此实施例中,当叙述信息与叙述信息冲突时,交由用户确认,避免因口误等原因造成诊疗病历的不准确,同时,将病历信息之间冲突告知诊疗端,可以供医疗人员进一步作出相应的建议,比如重新检查等,使得诊疗病历更具科学性。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存储于诊疗病历中的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病情信息,病情信息包括固定信息、时间维度信息。肿瘤患者有一个漫长的诊疗过程,往往在不同阶段,相应的病情信息是不一致的。在此实施例中,将根据肿瘤的诊疗病历的信息根据时间维度进行存储,各有利于反映肿瘤诊疗的整个过程。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决策模型包括肿瘤管理模型、合并疾病管理模型、并发症管理模型;病历形成过程的筛查根据决策模型确定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关联性。在此实施例中,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考虑肿瘤的具体种类、对应的合并疾病、并发症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反馈过程,反馈过程包括如下步骤:f1:对病历形成过程筛查确定的无关联信息格式化,存储形成反馈信息;f2:对反馈信息进行聚类分析;f3:分析结果可以反馈至诊疗端。在此实施例中,将现阶段虽然认为是无关联的信息进行存储并聚类分析,可以对相应的肿瘤疾病进一步认识,发现新的关联因素,作为肿瘤疾病诊疗的进一步改进方向。
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结对过程,结对过程包括如下步骤:z1:获取被追踪患者的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初始肿瘤阶段、当前肿瘤阶段、症状、疑惑及症结类、治疗期;z2:根据肿瘤效果模型对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判断并标记;z3: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进行结对意向性询问;z4:定义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且愿意结对的患者为援助患者,将援助患者的诊疗信息与其他患者信息的诊疗信息进行对比,获取具有相似前期症状但未取得良好诊疗效果的被助患者的端口信息;z5:在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形成互动途径,可以进行互动过程。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对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在于肿瘤患者的心态,但是,肿瘤患者的家属等往往无法准确感受肿瘤患者的情绪与感受,往往对肿瘤患者的心态无法形成有效的正面影响,而由
于与医生接触的时间有限,因此肿瘤患者调整心态往往取决于自己,效果难以保证,在此实施例中,将已经取得较佳诊疗效果的肿瘤患者与其他具有类似前期症状的患者进行结对,一方面可以给予或增强被助患者信心,另一方面引导其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得患者具有较好的心态,进而取得较佳的诊疗效果。
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互动过程包括过滤步骤,过滤步骤对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的交流内容进行审核,对部分起反向引导作用的交流内容进行限制,并可以取消互动途径。在此实施例中,考虑到援助患者虽然自身取得了较佳的诊疗效果,但限于自身未受到专门的训练,因此在结对交流过程中,发送了具有反面作用的内容,过滤步骤可以有效过滤相关的内容,从而保留结对的正向作用的同时,降低负面影响。
16.第二方面,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系统,采用如上述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17.图1 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图1示意了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包括病历形成过程、互动过程、决策过程、反馈过程、结对过程。
19.病历形成过程包括如下s过程步骤、p过程步骤。
20.s过程步骤包括:s1:患者上传信息至微信肿瘤患者管理系统;比如患者通过微信主动上传的出院小结、检验检查报告、影像学报告、病理报告、门诊病历等。
21.s2:采集模块采集患者上传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采集过程可以采用虚拟医学bot进行抓取。医学bot也能根据后台设置定时定向投放问卷、科普、量表等,同时对患者进行标签标注。医学bot机器人可以基于微信工具。
22.s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
23.p过程步骤包括:p1:采集模块对互动过程中问诊端发送的与诊疗情况相关的信息自动进行鉴别并采集;比如微信1v1/社群交流文本信息(微信群、朋友圈文本)、患者微信交流过程中上传的图片信息、主动随访语音信息(微信语音、电话语音)。同样,采集过程可以采用基于微信的虚拟bot机器人采集。
24.p2:对在微信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对微信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格式化时包括对信息进行打标,标签类型包括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格式化后的信息的同一类信息包含冲突的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时,将病历信息作为有效信息存储;叙述信息与叙述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问诊端,要求问诊端用户确认;病历信息与病历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诊疗端,供诊疗端用户参考。
25.p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
26.存储于诊疗病历中的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病情信息,病情信息包括固定信息、时间
维度信息。比如,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医保类型;病情信息包括主诊疾病、合并疾病、并发症、主诊疾病确诊日期、基因检测结果、免疫分型等;时间维度信息包括就诊医院、主治医生、就诊时间、治疗方案、检查报告、治疗效果、下一步治疗计划等。不同信息的颗粒度通过呈现形式进行约束,如血常规、肝肾功能、mrd等报告通过时间维度的曲线展示。
27.病历形成过程的筛查根据决策模型确定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关联性。
28.互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t1:微信端口与微信端口间建立联系通道。
29.t2:微信端口与微信端口间进行通信。
30.微信端口包括诊疗端、问诊端。其中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所在的微信端口称为问诊端,医生或医疗服务者所在微信端口称为诊疗端。
31.互动过程包括过滤步骤,过滤步骤对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的微信交流内容进行审核,对部分起反向引导作用的交流内容进行限制,并可以取消微信互动途径。
32.决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e1:获取微信诊疗病历的信息。
33.e2:根据决策目的选用决策模型;决策模型包括肿瘤管理模型、合并疾病管理模型、并发症管理模型。
34.以并发症管理模型为例,包含癌症疼痛、胸/腹水、感染、脊髓压迫、代谢障碍(高钙血症、低血糖症)、肾脏损伤、出血等;肿瘤并发症管理模型包含并发症识别、应对建议。比如,王xx,男,62岁,肺癌,近期出现右下肢疼痛。输出:疼痛量表评分:6分。并发症识别建议:肺癌出现腿部疼痛的特点是持续性的疼痛,夜间疼痛出现加重。对于出现腿部疼痛需要考虑肺癌出现骨转移。如果疼痛位于腿部关节处,则是需要考虑为肺癌导致的肺源性骨关节增生症。可以做个骨扫描检查证实是否为骨转移引起的,如果是骨转移则是需要按照骨转移来治疗。如果检查不是骨转移是需要考虑为肺源性骨关节增生症。应对建议:
①
行骨扫描明确疼痛病因;
②
病因治疗: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
③
镇痛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④
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微创介入治疗、针灸、经皮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
35.e3:在微信诊疗端形成决策辅助性意见。
36.e4:微信诊疗端操作人员审核后发送给微信问诊端。
37.结对过程包括如下步骤:z1:获取被追踪患者的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初始肿瘤阶段、当前肿瘤阶段、症状、疑惑及症结类、治疗期;z2:根据肿瘤效果模型对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判断并标记;z3: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通过微信进行结对意向性询问;z4:定义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且愿意结对的患者为援助患者,将援助患者的诊疗信息与其他患者信息的诊疗信息进行对比,获取具有相似前期症状但未取得良好诊疗效果的被助患者的端口信息;z5:在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形成互动途径,可以进行互动过程。比如通过其来分享日记、抗癌故事及心路历程来影响、鼓励更多的同伴患者。互动途径主要是建立微信联
系通道。
38.反馈过程包括如下步骤:f1:对病历形成过程筛查确定的无关联信息格式化,存储形成反馈信息;f2:对反馈信息进行聚类分析;f3:分析结果可以反馈至微信诊疗端。
39.应用此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可以形成相应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系统。
40.通过本实施例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为例,随访复查依从性从60%提升到85%;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例,患者“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用药时长增长了4.5个月,并极大减少了漏服药、不规律服药的行为。
41.本实施例中,基于微信生态圈是指管理方法、管理系统等是指基于架构于微信服务器的方法及管理系统,比如,互动过程是通过企业微信1v1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医患企业微信群,医助企业微信群等进行。比如打标过程,可以基于对点击或者阅读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hs(基于微信生态圈的手段)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时限。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历形成过程、互动过程、决策过程;病历形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患者上传信息至肿瘤患者管理系统;s2:采集模块采集患者上传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s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互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t1:端口与端口间建立联系通道;t2:端口与端口间进行通信;决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e1:获取诊疗病历的信息;e2:根据决策目的选用决策模型;e3:在诊疗端形成决策辅助性意见;e4:诊疗端操作人员审核后发送给问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病历形成过程还包括如下步骤:p1:采集模块对互动过程中问诊端发送的与诊疗情况相关的信息自动进行鉴别并采集;p2:对在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p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p2步骤中,对互动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格式化时包括对信息进行打标,标签类型包括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格式化后的信息的同一类信息包含冲突的叙述信息、病历信息时,将病历信息作为有效信息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叙述信息与叙述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问诊端,要求问诊端用户确认;病历信息与病历信息之间冲突,则将冲突情况发送至诊疗端,供诊疗端用户参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于诊疗病历中的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病情信息,病情信息包括固定信息、时间维度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决策模型包括肿瘤管理模型、合并疾病管理模型、并发症管理模型;病历形成过程的筛查根据决策模型确定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关联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馈过程,反馈过程包括如下步骤:f1:对病历形成过程筛查确定的无关联信息格式化,存储形成反馈信息;f2:对反馈信息进行聚类分析;f3:分析结果可以反馈至诊疗端。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对过程,结对过程包括如下步骤:z1:获取被追踪患者的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初始肿瘤阶段、当前肿瘤阶段、症状、疑惑
及症结类、治疗期;z2:根据肿瘤效果模型对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判断并标记;z3: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进行结对意向性询问;z4:定义对诊疗效果较佳的用户且愿意结对的患者为援助患者,将援助患者的诊疗信息与其他患者信息的诊疗信息进行对比,获取具有相似前期症状但未取得良好诊疗效果的被助患者的端口信息;z5:在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形成互动途径,可以进行互动过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互动过程包括过滤步骤,过滤步骤对援助患者与被助患者之间的交流内容进行审核,对部分起反向引导作用的交流内容进行限制,并可以取消互动途径。10.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微信生态圈的肿瘤患者主动式管理方法,包括病历形成过程、互动过程、决策过程;病历形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患者上传信息至肿瘤患者管理系统;S2:采集模块采集患者上传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查、格式化;S3:存储格式化后的信息数据形成诊疗病历;互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T1:端口与端口间建立联系通道;T2:端口与端口间进行通信;决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E1:获取诊疗病历的信息;E2:根据决策目的选用决策模型;E3:在诊疗端形成决策辅助性意见;E4:诊疗端操作人员审核后发送给问诊端。可以将多家不同医院的病历形成一个病历。可以将多家不同医院的病历形成一个病历。可以将多家不同医院的病历形成一个病历。
技术研发人员:赖罡斌 俞俊锋 张洁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景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