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7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已有的车身自动吹水形式,一般采用压缩空气对车身直接吹扫,但无法保证吹扫强度的稳定及压缩空气洁净度,或采用不锈钢直管连接喷嘴,喷嘴方向和距离工件的长度无法调节,或采用钢丝软度连接不锈钢喷嘴,强度不够,无法保证喷嘴方向的调节。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
5.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包括:钢管、稳压装置和先导式减压装置,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顶端接通导管,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与导管接通,所述钢管中部设有先导式减压装置,所述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竹节管,所述万向竹节管的一端接通有abs塑料喷嘴。
6.优选的,所述稳压装置,包括;稳压罐、气囊和充气管,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所述稳压罐与导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稳压罐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远离稳压罐的一端与导管接通,所述稳压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
7.优选的,所述先导式减压装置,包括;固定管、阀座和连接室,所述钢管的中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部设有阀座,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室,所述连接室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芯,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导块,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先导块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先导室和第二先导室,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先导室接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二先导室接通,所述第一先导室和第二先导室的底部联通,所述第二先导室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先导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连接柱,所述中空连接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底端伸入先导块与顶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设备,包括;过滤室、撞击板和过滤板,所述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板,所述撞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9.优选的,所述万向竹节管靠近过滤室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
10.优选的,所述万向竹节管靠近abs塑料喷嘴的一端安装有球阀。
11.优选的,所述稳压罐内部与气囊外部填充氮气。
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与先导块固定连接。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本发明采用了稳压装置对压缩空气进行稳压,保证了气流的稳定,采用了先导式减压装置及过滤设备对压缩空气进行压力的调节和杂质的去除,保证了设备的稳定及压缩空气的洁净度,从而保证车身的质量,采用万向竹节管+abs塑料喷嘴,使喷嘴实现多范围、多角度调节,充分保证车身干燥程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稳压装置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先导式减压装置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过滤装置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底板;2、钢管;3、导管;4、支架;5、稳压装置;6、先导式减压装置;7、过滤设备;8、万向竹节管;9、abs塑料喷嘴;10、电磁阀;11、球阀;12、支撑杆;51、稳压罐;52、气囊;53、充气管;61、固定管;62、阀座;63、连接室;64、第一活塞;65、推杆;66、阀芯;67、先导块;68、第一连接管;69、第二连接管;610、第三连接管;611、第一先导室;612、第二先导室;613、阻挡块;614、顶柱;615、中空连接柱;616、螺纹杆;617、第一滑板;618、弹簧;619、第二滑板;620、第二活塞;71、过滤室;72、撞击板;73、过滤板。
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包括:钢管1、稳压装置5和先导式减压装置6,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2,所述钢管2的顶端接通导管3,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装置5,所述稳压装置5与导管3接通,所述钢管2中部设有先导式减压装置6,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设备7,所述过滤设备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竹节管8,所述万向竹节管8的一端接通有abs塑料喷嘴9,所述万向竹节管8靠近过滤室71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万向竹节管8靠近abs塑料喷嘴9的一端安装有球阀11,所述底板1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之间与先导块67固定连接。
18.参考图2所示,所述稳压装置5,包括;稳压罐51、气囊52和充气管53,所述支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51,所述稳压罐51与导管3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稳压罐5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52,所述气囊52远离稳压罐51的一端与导管3接通,所述稳压罐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53,所述稳压罐51内部与气囊52外部填充氮气。
19.参考图3所示,所述先导式减压装置6,包括;固定管61、阀座62和连接室63,所述钢管2的中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1,所述固定管61内部设有阀座62,所述固定管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室63,所述连接室63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64,所述第一活塞64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5,所述推杆65远离第一活塞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芯66,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导块67,所述固定管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8,所述连接室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9,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10,所述先导块67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所述第一连接管68和第二连接管69的一端与第一先导室611接通,所述第三连接管610与第二先导室612接通,所述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的底部联通,所述第二先导室6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阻挡块613,所述阻挡块6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柱614,所述先导块6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连接柱615,所述中空连接柱61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16,所述螺纹杆61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滑板617,所述第一滑板617远离螺纹杆6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18,所述弹簧6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619,所述第二滑板6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620,所述第二活塞620的底端伸入先导块67与顶柱614固定连接。
20.参考图4所示,所述过滤设备7,包括;过滤室71、撞击板72和过滤板73,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室71,所述过滤室71内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板72,所述撞击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3。
21.工作原理:本发明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氮气通过充气管53中注入稳压罐51内,此时气囊52被挤压呈扁平状,这时再将钢管2注入空气,这时空气通过导管3来到气囊52内,并将气囊52撑开这时气囊52呈锥形并压缩氮气,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68注入第一先导室611,并通过第二连接管69注入连接室63内部,这时钢管2的另一端气压下降,通过弹簧618的弹力使得顶柱614带动阻挡块613下降,这时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接通,第一先导室611内的气体来到第二先导室612内部,此时连接室63气压下降,第一活塞64通过推杆65带动阀芯66斜向上移动,此时阀芯66与阀座62的开口变大,使得空气快速的流通至钢管2的一端,当钢管2位于先导式减压装置6后方的压力大于前方时,弹簧618在第二活塞620的挤压下使得弹簧618和第二滑板619向着压缩,使得阻挡块613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形成独立的空间,此时空气通过第一先导室611来动连接室63内,使得第一活塞64被挤压并斜向下移动,阀芯66与阀座62的开口减小从而降低空气压力,通过先导式减压装置6的空气来到过滤室71内,空气率先接触撞击板72使得空气中的杂质被撞击板72导向过滤室71底部,空气在经过过滤板73通过万向竹节管8和abs塑料喷嘴9进行使用。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2)、稳压装置(5)和先导式减压装置(6),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2),所述钢管(2)的顶端接通导管(3),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装置(5),所述稳压装置(5)与导管(3)接通,所述钢管(2)中部设有先导式减压装置(6),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设备(7),所述过滤设备(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竹节管(8),所述万向竹节管(8)的一端接通有abs塑料喷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装置(5),包括;稳压罐(51)、气囊(52)和充气管(53),所述支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51),所述稳压罐(51)与导管(3)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稳压罐(5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52),所述气囊(52)远离稳压罐(51)的一端与导管(3)接通,所述稳压罐(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式减压装置(6),包括;固定管(61)、阀座(62)和连接室(63),所述钢管(2)的中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1),所述固定管(61)内部设有阀座(62),所述固定管(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室(63),所述连接室(63)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64),所述第一活塞(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5),所述推杆(65)远离第一活塞(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芯(66),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导块(67),所述固定管(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8),所述连接室(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9),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10),所述先导块(67)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所述第一连接管(68)和第二连接管(69)的一端与第一先导室(611)接通,所述第三连接管(610)与第二先导室(612)接通,所述第一先导室(611)和第二先导室(612)的底部联通,所述第二先导室(6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阻挡块(613),所述阻挡块(6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柱(614),所述先导块(6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连接柱(615),所述中空连接柱(61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16),所述螺纹杆(61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滑板(617),所述第一滑板(617)远离螺纹杆(6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18),所述弹簧(6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619),所述第二滑板(6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620),所述第二活塞(620)的底端伸入先导块(67)与顶柱(61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设备(7),包括;过滤室(71)、撞击板(72)和过滤板(73),所述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室(71),所述过滤室(71)内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板(72),所述撞击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竹节管(8)靠近过滤室(71)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竹节管(8)靠近abs塑料喷嘴(9)的一端安装有球阀(1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51)内部与气囊(52)外部填充氮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之间与先导块(67)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车身自动吹水系统,包括:钢管、稳压装置和先导式减压装置,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顶端接通导管,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与导管接通,所述钢管中部设有先导式减压装置,所述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竹节管,所述万向竹节管的一端接通有ABS塑料喷嘴,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通过稳压装置对压缩空气进行稳压,通过先导式减压装置及过滤设备对压缩空气进行压力的调节和杂质的去除,采用万向竹节管+ABS塑料喷嘴,使喷嘴实现多范围、多角度调节,充分保证车身干燥程度。充分保证车身干燥程度。充分保证车身干燥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仇云杰 祁建 韩雷 怀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0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