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6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磺酰脲类除草剂属于“超高效”农药品种,具有除草谱广、选择性强、使用方便、对哺乳动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的优点,我国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生产和使用大国,此类除草剂为我国农作物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醚苯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侧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该除草剂具有除草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施药时间不受杂草生长阶段限制等优点,被市场广泛认可。
3.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c8h9o3cl2ns)是醚苯磺隆重要的中间体,其结构式如下:
[0004][0005]
现有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生产工艺中一般是通过氨气进行胺化,其存在胺化不彻底,产品中会残留未反应的酰氯,进而影响后续氢化反应催化剂活性,导致后续氢化催化剂失活无法生成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同时产品收率低,同时因为需要向反应体系中持续通入过量氨气,导致氨气浪费严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三废处理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清洁生产。
[0006]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绿色环保、高收率、操作简便的胺化方法,在胺化工序中避免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的残留,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提出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生产工艺中存在胺化不彻底;产品质量不稳定,后续氢化催化剂失活无法生成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同时解决了产品收率低以及生产成本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包括: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和氨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
[000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胺化反应的溶剂为1,2-二氯乙烷,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与1,2-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1:10~20。
[00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0%。
[001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1~2。
[00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胺化反应温度为30~40℃,时间为4~6h。
[001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由1-氯-4-(2-氯乙氧基)苯进行氯磺化反应得到。
[001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氯磺化反应具体为:将1-氯-4-(2-氯乙氧基)苯溶解后,滴加氯磺化剂、dmf后回流进行氯磺化反应。
[001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为1,2-二氯乙烷,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与1,2-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1:10~20。
[001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氯磺化剂包括氯磺酸和氯化亚砜。
[001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dmf的摩尔比为1:1~1.5:1~1.5:0.51。
[001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dmf的摩尔比为1:1.23:1.28:0.51。
[001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滴加温度为30~40℃。
[002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滴加氯磺酸时间为2~3h,滴加氯化亚砜时间为10~20min,滴加dmf时间为1~2h。
[002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滴加氯磺酸时间为2.5h,滴加氯化亚砜时间为15min,滴加dmf时间为1.5h。
[002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氯磺化反应温度为75~85℃,时间为8~10h。
[002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对氯苯酚、1,2-二氯乙烷、氢氧化钾与水混合,进行反应,得到1-氯-4-(2-氯乙氧基)苯。
[002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应温度为70~80℃,时间为14~18h。
[002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氯苯酚、1,2-二氯乙烷、氢氧化钾、水的摩尔比为1:3~4:1~2:6~8。
[002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胺化反应后,还包括精制,具体为:将胺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溶解后,使用过氧化氢进行精制。
[002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为丙酮,所述产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3~5。
[002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产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4。
[002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30%。
[003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产物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1:0.01~0.08。
[003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产物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1:0.03。
[003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精制温度为50~60℃,时间为1~3h。
[003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3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得到的收率达到了53%以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采用氨气进行胺化阶段反应条件苛刻、成品合格率低、产品收率低以及生产成本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量,降低了生产和处理成本。
(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的1,2-二氯乙烷溶液,滴加完后保温5h,降温至0℃,抽滤出固体即为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5g;
[0046]
s4、将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溶解在460g丙酮中,升温至55℃回流2h,降温至0℃,加入500g水,抽滤出固体,干燥,即为重结晶后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3g;
[0047]
此实验组进行氢化实验,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50g,丙酮100ml,水20ml,碳酸氢钠22.5g,pd/c(pd含量3wt%)1g;加入到加压釜中,充入1mpa的压力,升温至60℃,保持1mpa压力直至压力不再下降后,降温抽滤出pd/c,滤液加水析出固体检测含量。
[0048]
经检测无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生成,催化剂pd/c失活。
[0049]
实验组三
[0050]
s1、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100g、5.56mol),开启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63g、1.125mol),溶解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烷(285g、2.88mol)和对氯苯酚(100g、0.78mol),升温至76℃回流16h,终止反应静置20min后沉降,1,2-二氯乙烷层用500ml水洗2次到ph=7,脱去溶剂1,2-二氯乙烷后,即为1-氯-4-(2-氯乙氧基)苯(82g、0.43mol);水层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2,回收未反应的对氯苯酚(41.76g、0.32mol);
[0051]
s2、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660g、6.67mol)及1-氯-4-(2-氯乙氧基)苯(82g、0.43mol),搅拌升温到35℃开始向三口瓶内慢慢滴加氯磺酸(62.02g、0.53mol)在2.5h加完,控制好滴加温度在35℃,加完氯磺酸后保温2h,保温完毕滴加氯化亚砜(65.9g、0.55mol)在15min加完,加完后继续滴加dmf(16.3g、0.22mol)在1.5h加完,dmf加完后,保温20min,将温度升至85℃回流,并保持回流8h,冷却到0℃,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124.5g、0.43mol)的1,2-二氯乙烷(650g、6.57mol)溶液用水洗涤3次,使其ph值为7;
[0052]
s3、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0wt%氨水(120g、0.69mol),在35℃下滴加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的1,2-二氯乙烷溶液,滴加完后保温5h,降温至0℃,抽滤出固体即为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5g;
[0053]
s4、将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溶解在460g丙酮中,常温滴加30wt%过氧化氢10g,升温至55℃回流2h,降温至0℃,加入500g水,抽滤出固体,干燥,即为重结晶后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3g;
[0054]
此实验组进行氢化实验,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50g,丙酮100ml,水20ml,碳酸氢钠22.5g,pd/c(pd含量3wt%)1g;加入到加压釜中,充入1mpa的压力,升温至60℃,保持1mpa压力直至压力不再下降后,降温抽滤出pd/c,滤液加水析出固体检测含量。
[0055]
经检测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质量为43g,含量99%,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剩余0.1%,催化剂pd/c未失活,氢化成功。
[0056]
实施例1
[0057]
s1、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100g、5.56mol),开启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63g、1.125mol),溶解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烷(285g、2.88mol)和对氯苯酚(100g、0.78mol),升温至76℃回流16h,终止反应静置20min后沉降,1,2-二氯乙烷层用500ml水洗2次到ph=7,脱去溶剂1,2-二氯乙烷后,即为1-氯-4-(2-氯乙氧基)苯(82g、0.43mol);水层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2,回收未反应的对氯苯酚(41.76g、0.32mol);
(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115.25g,s4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3.52g,含量98.71%。
[0075]
实施例9
[0076]
s1、s2、s3与实施例2相同,s4中改变30wt%过氧化氢加入量为12g。s3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115.21g,s4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2.88g,含量99.33%。
[0077]
实施例10
[0078]
s1、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84.24g、4.68mol),开启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43.68g、0.78mol),溶解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烷(231.66g、2.34mol)和对氯苯酚(100g、0.78mol),升温至70℃回流18h,终止反应静置20min后沉降,1,2-二氯乙烷层用500ml水洗2次到ph=7,脱去溶剂1,2-二氯乙烷后,即为1-氯-4-(2-氯乙氧基)苯(57.2g、0.3mol);水层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2,回收未反应的对氯苯酚(60.12g、0.47mol);
[0079]
s2、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297g、3.0mol)及1-氯-4-(2-氯乙氧基)苯(57.2g、0.3mol),搅拌升温到30℃开始向三口瓶内慢慢滴加氯磺酸(35.1g、0.3mol)在2h加完,控制好滴加温度在30℃,加完氯磺酸后保温2h,保温完毕滴加氯化亚砜(35.7g、0.3mol)在10min加完,加完后继续滴加dmf(11.2g、0.15mol)在1h加完,dmf加完后,保温20min,将温度升至75℃回流,并保持回流10h,冷却到0℃,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86.88g、0.3mol)的1,2-二氯乙烷(290g、2.93mol)溶液用水洗涤3次,使其ph值为7;
[0080]
s3、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0wt%氨水(52.5g、0.3mol),在30℃下滴加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86.88g、0.3mol)的1,2-二氯乙烷(290g、2.93mol)溶液,滴加完后保温6h,降温至0℃,抽滤出固体即为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75g;
[0081]
s4、将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溶解在225g丙酮中,常温滴加30wt%过氧化氢2.5g,升温至50℃回流3h,降温至0℃,加入500g水,抽滤出固体即为重结晶后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72.00g,含量98.76%。
[0082]
实施例11
[0083]
s1、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112.32g、6.24mol),开启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87.36g、1.56mol),溶解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烷(308.88g、3.12mol)和对氯苯酚(100g、0.78mol),升温至80℃回流14h,终止反应静置20min后沉降,1,2-二氯乙烷层用500ml水洗2次到ph=7,脱去溶剂1,2-二氯乙烷后,即为1-氯-4-(2-氯乙氧基)苯(82g、0.43mol);水层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2,回收未反应的对氯苯酚(42.35g、0.33mol);
[0084]
s2、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851.4g、8.6mol)及1-氯-4-(2-氯乙氧基)苯(82g、0.43mol),搅拌升温到40℃开始向三口瓶内慢慢滴加氯磺酸(75.47g、0.645mol)在3h加完,控制好滴加温度在40℃,加完氯磺酸后保温2h,保温完毕滴加氯化亚砜(76.76g、0.645mol)在20min加完,加完后继续滴加dmf(16.1g、0.22mol)在2h加完,dmf加完后,保温20min,将温度升至80℃回流,并保持回流9h,冷却到0℃,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124.5g、0.43mol)的1,2-二氯乙烷(830g、8.38mol)溶液用水洗涤3次,使其ph值为7;
[0085]
s3、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0wt%氨水(150.5g、0.86mol),在40℃下滴加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124.5g、0.43mol)的1,2-二氯乙烷(830g、8.38mol)溶液,滴加完后
保温4h,降温至0℃,抽滤出固体即为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0g;
[0086]
s4、将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溶解在550g丙酮中,常温滴加30wt%过氧化氢29.3g,升温至60℃回流1h,降温至0℃,加入500g水,抽滤出固体即为重结晶后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固体质量111.50g,含量99.50%。
[0087]
采用hplc分析实施例1~11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收率:
[0088]
收率(%)=(实际所得固体质量
×
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
÷
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理论值
×
100%
[0089]
实施例1~11的反应条件及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和收率结果记录在表1。
[0090]
表1反应条件及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和收率
[0091][0092]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在98.11%以上,收率在33.87%以上。
[0093]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中胺化温度较低,实施例3中胺化温度较高,实施例1和实施例3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收率和含量均低于实施例2。说明当胺化反应的温度为35℃时,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收率和含量最佳。
[0094]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4中胺化时间缩短,实施例5中胺化时间增加,实施例4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收率和含量都低于实施例2,虽然实施例5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高于实施例2,但最终收率低于实施例2。
[0095]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6中增加胺化反应所用的氨水的用量,实施例7中减少胺化反应所用的氨水的用量,实施例6和实施例7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收率、含量均低于实施例2。说明当20wt%氨水的质量为120g时,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收率、含量最高。
[0096]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8中减少精制过程所用的过氧化氢的用量,实施例9中增加
精制过程所用的过氧化氢的用量,实施例8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和收率低于实施例2,实施例9得到的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含量高于实施例2,但收率低于实施例2。
[009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和氨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反应温度为30~40℃,时间为4~6h;优选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由1-氯-4-(2-氯乙氧基)苯进行氯磺化反应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磺化反应具体为:将1-氯-4-(2-氯乙氧基)苯溶解后,滴加氯磺化剂、dmf后回流进行氯磺化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反应和氯磺化反应的溶剂各自独立地为1,2-二氯乙烷;所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或1-氯-4-(2-氯乙氧基)苯与1,2-二氯乙烷的摩尔比各自独立地为1:10~2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磺化剂包括氯磺酸和氯化亚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dmf的摩尔比为1:1~1.5:1~1.5:0.51;优选地,所述滴加温度为30~40℃;优选地,所述滴加氯磺酸时间为2~3h,滴加氯化亚砜时间为10~20min,滴加dmf时间为1~2h;优选地,所述氯磺化反应温度为75~85℃,时间为8~10h。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反应后,还包括精制,具体为:将胺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溶解后,使用过氧化氢进行精制;优选地,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为丙酮,所述产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3~5;优选地,所述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30%;优选地,所述产物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1:0.01~0.08;优选地,所述精制温度为50~60℃,时间为1~3h。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氯-4-(2-氯乙氧基)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对氯苯酚、1,2-二氯乙烷、氢氧化钾与水混合,进行反应,得到1-氯-4-(2-氯乙氧基)苯;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70~80℃,时间为14~18h;优选地,所述对氯苯酚、1,2-二氯乙烷、氢氧化钾、水的摩尔比为1:3~4:1~2:6~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合成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包括: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氯和氨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5-氯-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的生产工艺中存在胺化不彻底,产品质量不稳定,后续氢化催化剂失活无法生成2-(2-氯乙氧基)苯磺酰胺,同时解决了产品收率低以及生产成本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产品收率低以及生产成本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福 张金峰 陈凯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允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