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20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骑楼式”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下三层)与已封顶的地铁主体结构,要求共用的地下三层地连墙不拆除,共用的地下一、二层地连墙施工时要拆除,因为地下一、二层结构均跨越至地铁主体结构预留位置(该预留的地铁主体结构为阶梯状结构),所以,地下一、二层结构俗称“骑楼式”结构,与地铁主体结构相连,并成为连通结构。
3.由于地下三层地连墙不拆除,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下三层施工按照常规的顺作法。
[0004]“骑楼式”结构出现在地下一、二层结构,若“骑楼式”结构分开两部分施工,先做工程范围内的地下一二层结构,然后拆除共用地连墙,再施工跨越地铁站的地下一二层结构,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地下一二层结构需要预留钢筋接头,就会出现整个结构不连续,并形成施工冷缝,如何施工才会形成稳定的结构,如何确保地铁站的结构安全是交通换乘枢纽工程的施工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共用地连墙既作为地铁车站的支护墙、也作为本工程深基坑的支护墙、另一个作用是本工程地下三层的永久结构墙(再增加内衬墙),这样节约施工工期和土地、节省了施工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
一种跨越共用地下连续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交通换乘枢纽工程与在建地铁车站双基坑基于共用地连墙支护的施工方法,所述共用地下连续墙为地连墙,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8]
步骤1)地铁车站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五层主体结构施工,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常规施工,地铁车站和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有一段172米的共用地连墙;
[0009]
步骤2)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当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施工完成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二道内支撑拆除;
[0010]
步骤3)共用地连墙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共用地连墙切割开洞,孔洞不宜过大,以保证负一层相关梁柱钢筋的通过和合适的施工面,接下来共用地连墙穿负一层的梁、斜柱钢筋;
[0011]
步骤4)负一层梁板施工:与地连墙相交的两侧楼板施工时,无须在地连墙上开洞,板筋也无须植筋到地连墙内,要一次浇捣成型到地连墙边,使负一层梁板形成连续的水平
支撑体系;
[0012]
步骤5)拆除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待负一层楼板全部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100%,拆除地铁车站的第一道砼内支撑;
[0013]
步骤6)拆除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拆除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
[0014]
步骤7)拆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拆除深基坑第一道砼内支撑后,负一层以上的地连墙为悬臂挡土状态,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用200吨汽车吊吊运砼渣;
[0015]
步骤8)地下室顶板施工: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使得整个基坑又多一道水平连续支撑体系,从而使得双基坑更加稳定;
[0016]
步骤9)拆负一、二层板之间共用地连墙:拆除负二层板与负一层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残渣二次转运到地面;
[0017]
步骤10)楼板临时洞口施工:处理拆除后共用地连墙留下的负一层楼板临时洞口。
[0018]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0)中所述的拆除共用地连墙后,板洞用同级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以实现对负一层穿板的补洞口。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地铁车站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共用地连墙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负一层梁板施工、拆除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拆除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拆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地下室顶板施工、拆负一、二层板之间共用地连墙、楼板临时洞口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地下一、二层结构均跨越至地铁站预留位置,与地铁站相连形成“骑楼式”结构,最后拆除地下一、二层与地铁站之间的共用地连墙成为连通结构而设置的。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基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与在建地下五层地铁车站的共用地连墙支护结构,共用地连墙既是两个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又是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下室的侧壁(再增加内衬墙),即成为永久受力结构,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节省了土地资源,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设方的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显著。
[0021]
(2)本发明采用在地连墙切割开洞,穿负一层的梁钢筋,负一层梁板浇筑后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确保了双基坑的结构稳定;然后就可以拆本工程和地铁站的第一道砼支撑,这样既解决了施工冷缝的问题。若“骑楼式”结构分开两部分施工时会出现施工冷缝,通过本发明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了地铁站结构的稳定性及与地铁站相关换乘线路的正常运行。
[0022]
(3)拆除双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后,此时,负一层以上的地连墙为悬臂挡土状态,因此,拆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就顺理成章。
[0023]
(4)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是先施工的,先拆地铁车站的第一道支撑,确保地铁车间的结构稳定,再拆交通枢纽工程的第一道支撑,保证交通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结构安全。
[0024]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与在建地铁车站之间的剖面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的施工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共用地连墙开洞穿梁钢筋的施工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负一层梁板施工的施工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拆地铁车站的第一道砼支撑的施工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拆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的施工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拆地下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的施工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地下室顶板的施工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拆除负二层板与负一层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的施工示意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负一层共用地连墙处楼板施工的示意图一。
[0036]
图12为本发明负一层共用地连墙处楼板施工的示意图二。
[0037]
图中: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1、地铁车站的第一道砼支撑2、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3、负一层以上的地连墙4、地下一层梁板与地下一层梁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5、地下室顶板6、共用地连墙7、负一层楼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0039]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项目工程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工程,该工程地点位于广州市中山八路64号公交总站内,主体建筑地下3层,地上6层,负三层层高为5.2m,负二层层高为5.0m,负一层层高为5.2m,屋面高度为30m,总建筑面积约67369
㎡
(地上建筑面积36311
㎡
,地下建筑面积31058
㎡
),本工程地下三层与11号线中山八地铁站有一段172米的共用地下连续墙(简称地连墙),11号线中山八地铁站(在建,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装饰阶段)又与5号线中山八站紧邻,5号线中山八站正在运营。
[0040]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共用地连墙7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交通换乘枢纽工程与在建地铁车站双基坑基于共用地连墙7支护的施工方法,共用地下连续墙为地连墙,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41]
步骤1)地铁车站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五层主体结构施工,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常规施工,地铁车站和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有一段172米的共用地连墙7;
[0042]
步骤2)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1:当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施工完成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二道内支撑1拆除;
[0043]
步骤3)共用地连墙7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共用地连墙7切割开洞,孔洞不宜过大,以保证负一层相关梁柱钢筋的通过和合适的施工面,接下来共用地连墙7穿负一层的梁、斜柱钢筋;
[0044]
步骤4)负一层梁板施工:与地连墙相交的两侧楼板施工时,无须在地连墙上开洞,
板筋也无须植筋到地连墙内,要一次浇捣成型到地连墙边,使负一层梁板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
[0045]
步骤5)拆除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2:待负一层楼板全部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100%,拆除地铁车站的第一道砼内支撑2;
[0046]
步骤6)拆除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3:拆除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3;
[0047]
步骤7)拆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4:拆除深基坑第一道砼内支撑3后,负一层以上梁板的地连墙4为悬臂挡土状态,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4,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4后,用200吨汽车吊吊运砼渣;
[0048]
步骤8)地下室顶板6施工:地下室顶板6施工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使得整个深基坑又多一道水平连续支撑体系,双基坑更加稳定;
[0049]
步骤9)拆负一、二层板之间共用地连墙5:拆除负二层板与负一层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5后,残渣二次转运到地面;
[0050]
步骤10)楼板临时洞口施工:处理拆除后共用地连墙7留下的负一层楼板8临时洞口。
[0051]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首先采用在共用地连墙7切割开洞,穿负一层的梁钢筋,负一层梁板浇筑后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然后拆双基坑第一道砼内支撑,之后拆负一层板以上的共用地连墙4,接下来进行地下室顶板6施工,最后负二层梁板与负一层梁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5拆除。现有的共用地连墙施工方式采用一次拆的方式,容易存在结构不稳问题,为了结构稳定,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先将整个地下室含地下室顶板6全部施工完成,整个深基坑相当于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再拆除第二段共用地连墙7,对地铁车站双基坑的保护会更加稳妥,也解决了施工冷缝的难题。
[0052]
如图3-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关于共用地连墙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具体施工操作示意图,具体情况如下:
[0053]
图3所示为本发明拆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二道内支撑1的施工示意图。
[0054]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共用地连墙7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的施工示意图。
[0055]
图5所示为本发明负一层梁板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的施工示意图。
[0056]
图6所示为本发明拆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2的施工示意图。
[0057]
图7所示为本发明拆除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3的施工示意图。
[0058]
图8所示为本发明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4的施工示意图。
[0059]
图9所示为本发明地下室顶板6施工完成后,整个深基坑又多一道水平连续支撑体系的施工示意图。
[0060]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拆除负二层板与负一层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5的施工示意图。
[0061]
如图11-12所示,步骤4)中的穿过负一层的梁钢筋后,楼板板筋伸至共用地连墙7的墙边,与同区楼面一次浇捣完成,无须植入共用地连墙,拆除共用地连墙7后,板洞用同级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从而实现对负一层穿板的补洞口。
[0062]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揭示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63]
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先将整个地下室含地下室顶板6全部施工完
成,整个深基坑相当于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再拆除第二段共用地连墙7,对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和地铁车站的双基坑保护会更加稳妥,也解决了施工冷缝的难题。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用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与在建地铁换乘站基坑的双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所施加的共用地连墙既是两个基坑的支护结构,又是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下室的侧壁,即永久受力结构,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可以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的投入,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0064]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跨越共用地下连续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通换乘枢纽工程与在建地铁车站双基坑基于共用地连墙支护的施工方法,所述共用地下连续墙为地连墙,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1)地铁车站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五层主体结构施工,交通换乘枢纽工程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常规施工,地铁车站和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有一段172米的共用地连墙;步骤2)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当地下室底板和负二层梁板施工完成后,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二道内支撑拆除;步骤3)共用地连墙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共用地连墙切割开洞,孔洞不宜过大,以保证负一层相关梁斜柱钢筋的通过和合适的施工面,接下来共用地连墙穿负一层的梁、斜柱钢筋;步骤4)负一层梁板施工:与地连墙相交的两侧楼板施工时,无须在地连墙上开洞,板筋也无须植筋到地连墙内,要一次浇捣成型到地连墙边,使负一层梁板形成连续的水平支撑体系;步骤5)拆除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待负一层楼板全部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100%,拆除地铁车站的第一道砼内支撑;步骤6)拆除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拆除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深基坑的第一道砼内支撑;步骤7)拆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拆除深基坑第一道砼内支撑后,负一层以上的地连墙为悬臂挡土状态,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拆除负一层梁板以上的地连墙,用200吨汽车吊吊运砼渣;步骤8)地下室顶板施工: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使得整个基坑又多一道水平连续支撑体系;步骤9)拆负一、二层板之间共用地连墙:拆除负二层板与负一层板之间的共用地连墙,残渣二次转运到地面;步骤10)楼板临时洞口施工:处理拆除后共用地连墙留下的负一层楼板临时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所述的拆除共用地连墙后,板洞用同级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以实现对负一层穿板的补洞口。
技术总结
一种跨越共用地连墙的“骑楼式”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地铁车站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拆深基坑第二道内支撑、共用地连墙开洞穿负一层梁斜柱钢筋、负一层梁板施工、拆除地铁车站第一道砼内支撑、拆除工程第一道砼内支撑、拆负一层梁板以上共用地连墙、地下室顶板施工、拆负一、二层板之间共用地连墙、楼板临时洞口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节省了土地资源,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设方的成本。方的成本。方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江均赞 曾佳 谢永超 李慧莹 黄健 黄伦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