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11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超分子组装和巨噬细胞仿生制剂递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发生迅速,如不能及时精准治疗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但传统纳米药物在到达疾病部位前受机体生理屏障的影响可能被快速清除使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基于细胞的药物递送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有前景的药物递送平台。由于其先天的炎症趋向性,天然和工程化的巨噬细胞在炎症组织中具有靶向积累的特性,这使得药物能够靶向输送以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然而,活的巨噬细胞可能会在制备、储存和体内递送过程中摄取药物并进行代谢,可能会导致疗效不理想。此外,基于活巨噬细胞的药物递送体系由于稳定性较差且不能储存通常只能现制现用。因此,可以随取随用的药物递送体系确实有利于及时治疗急性疾病。
3.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包括通过主客体作用相互连接的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其中,所述巨噬细胞部分为经过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部分,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包括第一分子修饰的巨噬细胞,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第二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所述第一分子选自大环主体或客体,所述第二分子选自与所述第一分子的所述大环主体匹配的客体或与所述第一分子的客体匹配的大环主体。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分子、巨噬细胞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一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巨噬细胞;
8.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子与所述插膜材料中的peg键合。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分子、纳米粒子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二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纳米粒子;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子与所述插膜材料中的peg键合。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粒子包括脂质体,胶束、无机纳米材料、聚合物纳米材料、纳米凝胶和纳米胶囊的中至少一种;
12.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包括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和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胶束。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大环主体和客体的摩尔比为1-10:1-10,优选为1:1;
14.优选地,所述大环主体为环糊精、葫芦脲、杯芳烃、柱芳烃和冠醚中的任意一种,优
选大环主体分子为β-环糊精或葫芦脲;所述客体为金刚烷胺或二茂铁。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分子修饰至巨噬细胞,并用液氮处理形成巨噬细胞部分,将第二分子修饰至纳米粒子形成可载药纳米部分,将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和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混合孵育。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孵育的时间为1分钟-1小时,优选为5分钟。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巨噬细胞的修饰的步骤包括:插膜材料键合第一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嵌入巨噬细胞中;
18.纳米粒子的修饰步骤包括:插膜材料键合第二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二分子嵌入纳米粒子;
19.优选地,液氮处理的条件包括:冻存液分散修饰后的巨噬细胞,而后在液氮中存放10-24小时,而后20-40℃解冻。
20.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其包括药物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内;
21.优选地,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
22.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抗炎化合物。
23.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炎药物,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
24.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肺炎治疗的药物;
25.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急性肺炎治疗的药物。
2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液氮处理巨噬细胞部分,使得巨噬细胞不能增殖,不会被炎症因子活化,并具有长期储存稳定性。同时,巨噬细胞表面修饰的超分子稳定存在,巨噬细胞表面通过主客体自组装作用结合的可载药纳米部分也更加稳定。且该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对炎症部位的靶向性依然维持,避免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被快速清除,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该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适用于巨噬细胞和多种纳米粒子,保持了巨噬细胞的结构形态和靶向性,长期稳定性有利于即时精准治疗,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转化潜力。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检测例1提供的电镜扫描图;
29.图2为本发明检测例1提供的共聚焦显微镜图;
30.图3为本发明检测例2提供的电镜扫描图;
3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未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的电镜扫描图;
32.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2提供的荧光定量结果;
33.图6为本发明检测例3提供的荧光成像图;
34.图7为本发明检测例4提供的治疗效果评价。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包括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通过主客体作用相互连接,该巨噬细胞部分经过了液氮处理,且该巨噬细胞部分包括第一分子修饰的巨噬细胞,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第二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
37.具体地,巨噬细胞是源自单核细胞的多功能免疫细胞,参与许多生物过程,例如发育、稳态、代谢调节、组织修复和免疫。吞噬作用是巨噬细胞的关键功能,它将大尺寸颗粒(例如碎片、凋亡细胞和病原体)内化到吞噬体中。巨噬细胞在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被炎症组织募集。由于其先天的生物学功能,一些工程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仿生体被设计用于靶向药物递送。据报道,通过生化结合、化学反应和物理插入将药物偶联到细胞表面已成为细胞-药物结合的一种简便策略。然而,表面的纳米药物由于巨噬细胞的吞噬特性会被内化。由于活细胞的膜流动性,所插入的表面配体并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巨噬细胞-可载药纳米体系。
38.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巨噬细胞部分经过液氮处理,那么其含有的巨噬细胞自然也经历也液氮处理,而经过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虽然为死细胞,但是其依然保持细胞结构,尺寸略小于未处理巨噬细胞,细胞表面较未处理的巨噬细胞粗糙,不具备增殖性,不会被炎症因子激活,在长时间储存中依然保持细胞完整性并保留大部分蛋白,具有长期储存稳定性。同时,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丧失膜流动性和内吞能力。即巨噬细胞膜的失活使得巨噬细胞表面修饰的超分子(也就是第一分子)稳定存在,例如16小时内稳定存在。内化的停滞使得巨噬细胞表面通过主客体自组装作用结合的纳米粒子不会被巨噬细胞摄取和代谢,继而可以稳定存在。同时对炎症部位的靶向性依然维持,提高了药物的递送效率。
39.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巨噬细胞部分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中充当靶向载体,也就是说经过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保留了巨噬细胞固有的炎症靶向性,能够将药物准确递送至炎症病灶部位。
40.进一步地,第一分子选自大环主体或客体,所述第二分子选自与所述第一分子的所述大环主体匹配的客体或与所述第一分子的客体匹配的大环主体。也就是说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通过主客体作用相互连接,是通过巨噬细胞部分是上的第一分子和可载药纳米部分的第二分子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连接,优选为非共价键。
41.本发明实施例举例说明:主客体间的结合力本质上属于非共价键,其强度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亲疏水作用强度。主体分子一般为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大环分子,而客体一般较为疏水。典型的主客体结合对包括环糊精与金刚烷,葫芦脲与二茂铁等。客体在水溶液中极易与大环分子的疏水空腔结合,形成稳固的包合结构。
42.客体需要和大环主体分子具有较高的结合常数,以便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巨噬细胞
载体,靶向炎性环境并释放药物。
43.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述大环分子为环糊精、葫芦脲、柱芳烃、杯芳烃和冠醚中的任意一种;葫芦脲优选为葫芦[7]脲。环糊精优选为β-环糊精。柱芳烃可以是柱[5]芳烃或柱[6]芳烃中的任意一种。冠醚可以是双环/三环/多环/杂冠醚中的任意一种。
[0044]
在本发明实例中,上述客体可以是金刚烷、二茂铁、精胺和偶氮苯等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金刚烷及其相关衍生物。
[0045]
具体地,大环主体和客体的摩尔比为1-10:1-10,例如为1:1、1:2、2:1、1:3、3:1、1:4、4:1、1:5、5:1、1:6、6:1、1:7、7:1、1:8、8:1、1:9、9:1、10:1以及1:10等1-10:1-10之间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比值,优选为1:1。
[0046]
进一步地,巨噬细胞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分子、巨噬细胞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一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巨噬细胞;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分子、纳米粒子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二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纳米粒子。
[0047]
具体地,第一分子和第二分子分别与插膜材料的peg键合,也就是大环主体或客体分别与插膜材料的peg以共价键键合,而后嵌入对应的巨噬细胞或纳米粒子上。
[0048]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的插膜材料为现有已知的插膜材料均可,本发明实施例举例,例如可以采用dspe-peg,dmpe-peg,dppe-peg和chol-peg。
[0049]
进一步地,纳米粒子包括脂质体,胶束、无机纳米材料(例如葫芦脲[7]修饰脂质体,β-环糊精修饰金纳米粒子,葫芦[7]脲修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材料(例如葫芦[7]脲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子)、纳米凝胶(例如壳聚糖超分子纳米凝胶)和纳米胶囊(例如葫芦[6]脲纳米胶囊)的中至少一种;上述纳米粒子可以释放装载的抗炎化合物。优选地,纳米粒子包括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和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胶束。
[005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葫芦[7]脲以及葫芦[7]脲修饰脂质体等中记载的[7]等数字的具体含义为葫芦[7]脲是由7个苷脲单元连接而成的大环主体分子。
[0051]
同理,柱[5]芳烃或柱[6]芳烃中的[5]和[6]也表示单元的个数。
[0052]
上述聚合物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纳米凝胶和纳米胶囊等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在液氮处理巨噬细胞部分的搭载作用下,可以增强组织相容性,降低免疫细胞的清除,同时降低潜在的毒性。
[0053]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0054]
插膜材料键合第一分子(也可以直接购买键合有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嵌入巨噬细胞中,具体地,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与巨噬细胞混合孵育1-2小时形成修饰后的巨噬细胞,例如1小时、1.5小时或者2小时。
[0055]
巨噬细胞的用量为1x10
5-1x107,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浓度为1-200μm,其实巨噬细胞的数量或者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浓度并不影响修饰,因为若多余的巨噬细胞或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未键合,那么后期会去除多余的物料或细胞。
[0056]
而后去除游离的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例如离心,而后pbs洗。
[0057]
再进行液氮处理,具体地,采用冻存液分散上述修饰后的巨噬细胞,而后在液氮中储存10-24小时,例如,10小时、11小时、12小时、13小时、14小时、15小时、16小时、17小时、18小时、19小时、20小时、21小时、22小时、23小时以及24小时等10-24小时之间的任意数值。而
后20-40℃解冻,例如,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以及40℃等20-40℃等之间的任意数值。
[0058]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氮处理的次数仅为1次,不能反复冷冻-解冻处理,若反复冷冻-解冻处理,会破坏巨噬细胞的结构,继而影响其靶向性。
[0059]
同时,液氮冷冻的时间不易过长,冷冻时间过长,同样会损坏巨噬细胞的结构,影响靶向性,继而影响载体的功效,若冷冻时间不足,则可能有活的巨噬细胞存在,也可能影响其效果。
[0060]
采用的冻存液为现有液氮冷冻处理中采用的冻存液,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详述。
[0061]
进一步地,在液氮处理之前,巨噬细胞在室温的、保存在4℃、梯度降温冻存的巨噬细胞,亦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006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部分,修饰过程简单、得到的产物的生物相容性高,靶向效率高。
[0063]
而后,插膜材料键合第二分子(也可以直接购买键合有插膜材料的第二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二分子嵌入纳米粒子形成可载药纳米部分;例如嵌入的方法可以是薄膜-水化法等,键合有插膜材料的第二分子嵌入纳米粒子的方法为现有的,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述。
[0064]
接着,将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和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混合孵育,经过主客体的自组装形成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孵育的时间为1分钟-1小时,例如1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以及60分钟等1分钟-60分钟之间的任意数值。优选孵育5分钟。
[0065]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其包括药物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内。
[0066]
具体地,药物负载于可载药纳米部分,游离药物负载于可载药纳米部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同时,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部分搭载的含药的可载药部分,达到炎症部位后,可载药部分释放药物用于抗炎。
[0067]
药物可以选自槲皮素、姜黄素、阿司匹林,阿奇霉素等抗炎化合物。
[0068]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炎药物,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
[0069]
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肺炎治疗的药物;
[0070]
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急性肺炎治疗的药物。
[007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72]
实施例1
[007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具体操作如下:
[0074]
巨噬细胞选择raw264.7细胞系,在包含10%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37℃,5%co2)培养细胞。随后用包含冻存液(血清: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为9:1)分散上述巨噬细胞并在液氮中储存12小时得到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之后将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在37℃下快速解冻,500g离心3分钟。pbs洗涤后收集。
[0075]
检测例1
[0076]
将上述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和未经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分别采用3.5%戊二醛固定2小时,pbs洗涤后用依次用30%、50%、70%、90%和100%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脱水,而后进行扫描电镜检测。
[0077]
其扫描电镜成像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图1中a为未处理的活巨噬细胞电镜扫描图,图1中b为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电镜扫描图。根据图1可知,与未处理的活巨噬细胞相比,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可以保持正常的细胞形态并且表面粗糙度有所增加。
[0078]
将上述液氮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以及未处理的巨噬细胞分别在pbs中存放1天、14天和38天,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表征。
[0079]
其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图2中a表示未处理活巨噬细胞;图2中b表示液氮处理巨噬细胞。根据图2可知,在38天的观察期内,液氮处理巨噬细胞在pbs中的细胞形态完整性方面表现出比未处理活巨噬细胞更好的稳定性。
[0080]
实施例2
[008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
[0082]
将巨噬细胞与dspe-peg-β-cd(购自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混合孵育2小时后,离心、pbs洗涤,去除游离的dspe-peg-β-cd,得到β-cd插膜修饰的活巨噬细胞。随后用冻存液(血清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9:1)分散上述β-cd插膜修饰的活巨噬细胞并在液氮中储存12小时得到β-cd插膜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也就是巨噬细胞部分。之后将其在37℃下快速解冻,500g离心3分钟。pbs洗涤后收集。
[0083]
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ada:槲皮素的质量比为34:16:14:5,通过薄膜-水化的方式制备,并依次采用400nm孔径的滤膜反复挤压20次得到含药的可载药纳米部分,其中,dspe-peg-ada(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聚乙二醇-金刚烷)购自购自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84]
将上述得到的β-cd插膜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和金刚烷交联修饰的脂质体,室温孵育5分钟后,得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
[0085]
检测例2
[0086]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进行扫描电镜成像,结果参见图3,根据图3可知,在超分子巨噬细胞的表面上显示出许多明显的突出点即为通过主客体作用结合的脂质体。
[0087]
对上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未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进行扫描电镜成像,结果参见图4,根据图4可知,未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的表面光滑,没有预先用dspe-peg-β-cd处理使细胞不能通过主客体作用结合脂质体,进一步证明图3中β-cd成功插膜修饰了巨噬细胞并形成了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
[0088]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β-cd插膜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以及对比例2(β-cd插膜修饰未处理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检测,结果参见图5,根据图5可知,在同一时间点β-cd可以更稳定地修饰在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表面。
[0089]
实施例3
[009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一致,区别在于将槲皮素更改为cy7.5-nhs。
[0091]
对比例1:参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备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区别在于:将
卵磷脂、胆固醇和cy7.5-nhs混合形成纳米粒子。
[0092]
对比例2:参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备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区别在于:β-cd插膜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替换为未经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部分,即β-cd插膜修饰的活巨噬细胞。
[0093]
检测例3
[0094]
小鼠左后腿肿胀模型的构建:小鼠左后爪注射1%角叉菜胶,4小时后即可构建小鼠左后腿肿胀模型。
[0095]
模型建立后,通过静脉分别注射对比例1的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对比例2的荧光标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和实施例3的荧光标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并在注射后1小时进行活体荧光成像。结果见图6。
[0096]
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小鼠气管内给予50μl的lps(1mg/ml),6小时后即可诱导形成小鼠急性肺炎模型。
[0097]
模型建立后,通过静脉分别注对比例1的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对比例2的荧光标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和实施例3的荧光标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并在注射后10分钟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进行荧光成像。结果参见图6。
[0098]
根据图6可知,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依然能靶向炎症部位,即超分子工程化修饰液氮处理巨噬细胞对巨噬细胞的靶向性无显著影响。
[0099]
对比例3:参照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区别在于:β-cd插膜修饰的液氮处理巨噬细胞替换为未经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部分,即β-cd插膜修饰的活巨噬细胞。
[0100]
检测例4
[0101]
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小鼠气管内给予50μl的lps(1mg/ml),6小时后即可诱导形成小鼠急性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未处理的巨噬细胞(对照组3),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对照组4),负载槲皮素脂质体(对照组5),未处理的巨噬细胞和负载槲皮素脂质体(对照组6),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和负载槲皮素脂质体(治疗组7)。健康小鼠为阴性对照(对照组1)。给药6小时后将小鼠处死,得到肺组织,而后对其进行he染色、血红素加氧酶-1(ho-1)免疫组化染色、烘干并称重处理、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
[0102]
根据图7可知,对小鼠肺组织的he染色显示对照组2炎症细胞浸润和肺水肿情况严重,而治疗组7的肺泡壁增厚的情况得到缓解。肺组织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o-1表达增加,尤其是在对照组6和治疗组7中。此外,处死小鼠后收集肺组织烘干并称重,评估肺组织干湿比的结果表明,对照组6和治疗组7中的水肿显著减少。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进行细胞计数,发现对照组6和治疗组7的balf中的总细胞数急剧减少并接近对照组1,表明肺通透性过高的症状得到缓解。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表明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丙二醛(mda)水平表明氧化应激情况,通过试剂盒检测分析对照组6和治疗组7中肺组织的两种趋化因子均显示明显减少。并且通过试剂盒检测分析对照组6和治疗组7的balf中的tnf-α和il-1β(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着降低至与对照组1相当的水平。说明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和负载槲皮素的脂质体构成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对小鼠急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主客体作用相互连接的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其中,所述巨噬细胞部分为经过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部分,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包括第一分子修饰的巨噬细胞,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第二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所述第一分子选自大环主体或客体,所述第二分子选自与所述第一分子的所述大环主体匹配的客体或与所述第一分子的客体匹配的大环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包括所述第一分子、巨噬细胞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一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巨噬细胞;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子与所述插膜材料中的peg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分子、纳米粒子和插膜材料,所述第二分子通过所述插膜材料嵌入所述纳米粒子;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子与所述插膜材料中的peg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包括脂质体,胶束、无机纳米材料、聚合物纳米材料、纳米凝胶和纳米胶囊的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包括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和能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胶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其特征在于,大环主体和客体的摩尔比为1-10:1-10,优选为1:1;优选地,所述大环主体为环糊精、葫芦脲、杯芳烃、柱芳烃和冠醚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大环主体分子为β-环糊精或葫芦脲;所述客体为金刚烷、二茂铁、精胺和偶氮苯中的任意一种。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分子修饰至巨噬细胞,并用液氮处理形成巨噬细胞部分,将第二分子修饰至纳米粒子形成可载药纳米部分,将所述巨噬细胞部分和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混合孵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孵育的时间为1分钟-1小时,优选为5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巨噬细胞的修饰的步骤包括:插膜材料键合第一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一分子嵌入巨噬细胞中;纳米粒子的修饰步骤包括:插膜材料键合第二分子,再将键合插膜材料的第二分子嵌入纳米粒子;优选地,液氮处理的条件包括:冻存液分散修饰后的巨噬细胞,而后在液氮中存放10-24小时,而后20-40℃解冻。9.一种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药物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内;优选地,所述药物负载于所述可载药纳米部分;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抗炎化合物。10.一种抗炎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分子巨噬细胞载药体系;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肺炎治疗的药物;优选地,所述抗炎药物包括用于急性肺炎治疗的药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超分子组装和巨噬细胞仿生制剂递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包括通过主客体作用相互连接的巨噬细胞部分和可载药纳米部分,其中,巨噬细胞部分为经过液氮处理的巨噬细胞部分,巨噬细胞部分包括第一分子修饰的巨噬细胞,可载药纳米部分包括第二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第一分子选自大环主体或客体,第二分子选自与第一分子的大环主体匹配的客体或与第一分子的客体匹配的大环主体。该超分子巨噬细胞载体对炎症部位的靶向性依然维持,可用于急性肺炎的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特异性,且长时间存放依然稳定,避免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被快速清除,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兵 许璕 韦健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澳门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矿石破碎水洗组合式平台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