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1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量交易、社会活动的场景已发展至线上平台,伴随着线上建立契约关系的需求,电子协议应运而生,电子协议的类型、内容根据企业的经营产业、签订部门、服务工程以及合作商的不同均有所不同,涉及到的电子协议需要根据使用场景进行编撰或修改,而现有技术的电子协议往往依靠人工编撰或修改,工作人员的效率低下,工作量大,容易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重要协议项目和内容的遗漏,影响电子协议质量,并且企业的电子协议属于保密文件,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有着很高要求,若泄露容易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编撰或修改电子协议效率低下和工作量大,重要协议项目和内容的遗漏影响电子协议质量,以及数据库存在泄露风险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包括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和若干设备终端,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分别与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且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连接有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每个设备终端均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
6.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用于采集互联网数据库中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以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以及用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7.设备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并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进行用户验证,验证通过后采集用户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生成电子协议图片,接收并展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
8.进一步地,设备终端包括微处理器、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微处理器分别与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连接,5g模块与电子协议生成中心通信连接。
9.进一步地,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包括若干分布式连接的服务器节点,所有服务器节点构成区块链,每个服务器节点均设置有一个单独的时间片;
10.对于区块链的若干服务器节点中的任一服务器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的时间
片处于大数据采集周期内,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数据采集节点;
11.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的时间片内接收到用户登录信息和人脸数据,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用户验证节点;
12.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生成节点;
13.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脚本,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传输节点。
14.进一步地,服务器节点包括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定时器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外部接口、格式转换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存储数据库模块、磁盘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定时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连接,格式转换模块分别与外部接口和文字识别模块连接,外部接口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其他服务器节点的无线通信模块和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数据库管理模块分别与存储数据库模块和磁盘数据库模块连接。
15.进一步地,文字识别模块设置有文字识别模型,文字识别模型基于inception-crnn算法建立,且文字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预处理层、第一输入层、特征提取层、循环层、转录层以及输出层;
16.人脸识别验证模块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型,人脸识别模型基于igwo-elman算法建立。
17.一种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应用于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8.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
19.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人脸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并发送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
20.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
21.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22.进一步地,协议模板数据包括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包括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填写内容。
23.进一步地,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包括如下步骤:
24.建立并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基于服务器节点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构建区块链;
25.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若干可识别格式的图片数据;
26.对当前的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处理、去噪处理、归一化处理以及图像分割,得到当前的图片数据的排版格式数据和若干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
27.遍历所有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使用文字识别模型对当前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进行文字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数据;
28.对当前的图片数据所有的文本数据分别进行分词处理和关键词提取,得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
29.将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发送至区块链中其他服务器节点进行上链存储。
30.进一步地,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包括如下步骤:
31.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
32.使用设备终端生成一对公私密钥,根据私钥对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和公钥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
33.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的服务器节点根据公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
34.使用人脸识别模型根据人脸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信息,根据人脸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匹配;
35.根据用户登陆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匹配;
36.若人脸识别验证和用户信息验证均通过且属于同一个用户,则输出用户验证通过,否则输出用户验证失败。
37.进一步地,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38.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与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
39.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排版格式数据,对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排版格式数据进行修改,得到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
40.在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添加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包含的额外的项目名称,得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
41.将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在区块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
42.根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标准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进行定位;
43.将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填写内容写入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定位的同一项目名称对应的项目内容,得到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
44.根据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生成电子协议脚本;
45.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使用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
电子协议图片;
46.将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使用私钥对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进行解密,得到并显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
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8.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以适应不同需求场景,提高了电子协议的适用性,并且基于大数据确定协议模板内容,避免了人为疏忽导致的重要协议项目和内容遗漏的问题,保证了电子协议质量;采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根据设备终端发送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进行电子协议自动化生成,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存储方式,避免了某台服务器节点崩溃导致的数据丢失和系统停工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采用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两道验证关卡,避免了恶意攻击导致的数据泄露。
49.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50.图1是本发明中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的结构框图。
51.图2是本发明中电子协议生成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53.实施例1:
5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包括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和若干设备终端,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分别与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且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连接有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每个设备终端均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
55.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用于采集互联网数据库中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以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以及用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56.设备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并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进行用户验证,验证通过后采集用户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生成电子协议图片,接收并展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
57.作为优选,设备终端包括微处理器、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微处理器分别与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连接,5g模块与电子协议生成中心通信连接。
58.微处理器控制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人脸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人脸数据,人机交互模块采集用户输入的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第一加密解密模块生成一对公私密钥,根据私钥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密,5g模块将上述加密信息和
公钥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私钥对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电子协议图片显示在人机交互模块。
59.作为优选,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包括若干分布式连接的服务器节点,所有服务器节点构成区块链,每个服务器节点均设置有一个单独的时间片;
60.对于区块链的若干服务器节点中的任一服务器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的时间片处于大数据采集周期内,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数据采集节点;
61.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的时间片内接收到用户登录信息和人脸数据,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用户验证节点;
62.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生成节点;
63.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脚本,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传输节点。
64.数据采集节点采集互联网上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将协议模板数据发送至其他服务器节点进行上链存储,用户验证节点根据用户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在区块链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电子协议生成节点根据用户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在区块链存储的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进行匹配和修改,得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根据用户上传的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和协议模板数据生成电子协议脚本,并将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和电子协议脚本发送至其他服务器节点进行上链存储和传输,电子协议传输节点将接收的协议模板数据进行上链存储,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根据接收的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公钥对电子协议图片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65.作为优选,服务器节点包括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定时器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外部接口、格式转换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存储数据库模块、磁盘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定时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连接,格式转换模块分别与外部接口和文字识别模块连接,外部接口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其他服务器节点的无线通信模块和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数据库管理模块分别与存储数据库模块和磁盘数据库模块连接。
66.主控模块控制其他模块正常工作,定时器模块用于掌握当前服务器节点的系统时间,便于时间片管理,无线通信模块接收设备终端上传的加密信息和公钥以及其他服务器节点传输的相关数据,第二加密解密模块根据公钥对设备终端上传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数据库管理模块管理服务器节点的磁盘数据库模块和内存数据库,磁盘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区块链中的区块数据,存储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服务器节点的一些配置、工具数据,同样的,用户信息同样存储在区块链中,人脸识别验证模块对人脸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信息,根据人脸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匹配验证,用户信息验证模块根据用户登陆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匹配验证,若人脸识别验证和用户信息验证均通过且属于同一个用户,则用户
验证通过,外部接口在主控模块进行合法验证,并且设置有防火墙,接收互联网上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的格式不统一,采用格式转换模块转换成主控模块能够识别的格式,一般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中所有历史电子协议转换为主控模块能够识别的图片数据,文字识别模块对图片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文字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数据及其排版格式数据,并且进行分词处理和关键词提取,得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脚本生成模块根据用户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在区块链存储的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进行匹配和修改,得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根据用户上传的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和协议模板数据生成电子协议脚本,图片生成模块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第二加密解密模块根据公钥对电子协议图片进行加密处理,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67.作为优选,文字识别模块设置有文字识别模型,文字识别模型基于inception-crnn算法建立,且文字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预处理层、第一输入层、特征提取层、循环层、转录层以及输出层;
68.第一预处理层对接收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的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处理、去噪处理、归一化处理以及图像分割,并且输出当前图片数据的排版格式数据,第一输入层接收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特征提取层包括若干串联交错连接的卷积子模块和inception子模块,提取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的文字特征,转录层设置有blstm子模块,循环层根据特征提取层提取的文字序列特征生成标签分布,针对特征提取层每一个特征向量生成对应的预测标签分布,即预测结果的概率列表,转录层通过softmax函数将循环层输出的预测标签映射为具体字符,输出序列经过去重、合并等操作转换成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的最终的文字识别结果,输出层输出最终的文本数据。
69.人脸识别验证模块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型,人脸识别模型基于igwo-elman算法建立,改进灰狼寻优算法igwo提高了人脸识别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局部最优跳出能力,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加强了模型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提高了人脸识别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70.igwo算法的公式为:
[0071][0072]
式中,x(t+1)为t+1时刻人工灰狼进行猎捕活动移动的位置;x1、x2、x3、x
ω
分别为最优领导者狼α、β、δ以及随机狼ω的位置;d1、d2、d3、d
ω
分别为人工灰狼到α、β、δ、ω狼的距离;a1、a2、a3、a
ω
均为收敛影响系数向量,由收敛因子a决定;w1、w2均为位置定位系数,w1=w
·
r,w2=(1-w)
·
r,w为位置定位因子,根据迭代次数决定且与迭代次数负相关,且w∈(0,1],r为[0,1]之间的随机数;i为参数指示量;t为当前迭代次数。
[0073]
实施例2:
[007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应用于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75]
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
[0076]
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人脸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
协议内容信息,并发送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
[0077]
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
[0078]
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
[0079]
作为优选,协议模板数据包括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包括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填写内容。
[0080]
作为优选,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包括如下步骤:
[0081]
建立并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基于服务器节点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构建区块链;
[0082]
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若干可识别格式的图片数据;
[0083]
对当前的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处理、去噪处理、归一化处理以及图像分割,得到当前的图片数据的排版格式数据和若干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
[0084]
遍历所有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使用文字识别模型对当前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进行文字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数据;
[0085]
对当前的图片数据所有的文本数据分别进行分词处理和关键词提取,得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
[0086]
将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发送至区块链中其他服务器节点进行上链存储。
[0087]
作为优选,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包括如下步骤:
[0088]
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
[0089]
使用设备终端生成一对公私密钥,根据私钥对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和公钥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
[0090]
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的服务器节点根据公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
[0091]
使用人脸识别模型根据人脸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信息,根据人脸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匹配;
[0092]
根据用户登陆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匹配;
[0093]
若人脸识别验证和用户信息验证均通过且属于同一个用户,则输出用户验证通过,否则输出用户验证失败。
[0094]
作为优选,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包括如下步
骤:
[0095]
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与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
[0096]
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排版格式数据,对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排版格式数据进行修改,得到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
[0097]
在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添加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包含的额外的项目名称,得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
[0098]
将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在区块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
[0099]
根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标准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进行定位;
[0100]
将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填写内容写入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定位的同一项目名称对应的项目内容,得到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
[0101]
根据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生成电子协议脚本;
[0102]
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使用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电子协议图片;
[0103]
将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使用私钥对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进行解密,得到并显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
[0104]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以适应不同需求场景,提高了电子协议的适用性,并且基于大数据确定协议模板内容,避免了人为疏忽导致的重要协议项目和内容遗漏的问题,保证了电子协议质量;采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根据设备终端发送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进行电子协议自动化生成,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存储方式,避免了某台服务器节点崩溃导致的数据丢失和系统停工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采用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两道验证关卡,避免了恶意攻击导致的数据泄露。
[0105]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和若干设备终端,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分别与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且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连接有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每个所述的设备终端均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用于采集互联网数据库中的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以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以及用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设备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并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进行用户验证,验证通过后采集用户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生成电子协议图片,接收并展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终端包括微处理器、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人脸采集模块、第一加密解密模块、5g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连接,所述的5g模块与电子协议生成中心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包括若干分布式连接的服务器节点,所有所述的服务器节点构成区块链,每个服务器节点均设置有一个单独的时间片;对于区块链的若干服务器节点中的任一服务器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的时间片处于大数据采集周期内,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数据采集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的时间片内接收到用户登录信息和人脸数据,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用户验证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生成节点;若该任一服务器节点在其对应时间片内接收到电子协议脚本,则将该任一服务器节点作为电子协议传输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节点包括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定时器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外部接口、格式转换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存储数据库模块、磁盘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分别与定时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加密解密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脚本生成模块、图片生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人脸识别验证模块以及用户信息验证模块连接,所述的格式转换模块分别与外部接口和文字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的外部接口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的互联网数据库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其他服务器节点的无线通信模块和若干设备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的数据库管理模块分别与存储数据库模块和磁盘数据库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字识别模块设置有文字识别模型,所述的文字识别模型基于inception-crnn算法建立,且文字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预处理层、第一输入层、特征提取层、循环层、转录层以及
输出层;所述的人脸识别验证模块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型,所述的人脸识别模型基于igwo-elman算法建立。6.一种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人脸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并发送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议模板数据包括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项目名称以及排版格式数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包括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填写内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并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基于服务器节点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构建区块链;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并对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若干可识别格式的图片数据;对当前的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处理、去噪处理、归一化处理以及图像分割,得到当前的图片数据的排版格式数据和若干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遍历所有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使用文字识别模型对当前的图像分割后文字图片进行文字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数据;对当前的图片数据所有的文本数据分别进行分词处理和关键词提取,得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将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发送至区块链中其他服务器节点进行上链存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用户登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使用设备终端生成一对公私密钥,根据私钥对用户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和公钥上传至电子协议生成中心;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的服务器节点根据公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
的人脸数据、用户登陆信息、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使用人脸识别模型根据人脸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信息,根据人脸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匹配;根据用户登陆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匹配;若人脸识别验证和用户信息验证均通过且属于同一个用户,则输出用户验证通过,否则输出用户验证失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协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在区块链中匹配、修改以及更新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与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协议名称和项目名称的文字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根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标准电子协议的排版格式数据,对匹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电子协议模板的排版格式数据进行修改,得到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在修改后的协议模板数据添加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中包含的额外的项目名称,得到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将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在区块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以更新历史的协议模板数据;根据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和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中标准电子协议的项目名称进行定位;将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中目标电子协议的填写内容写入当前的协议模板数据定位的同一项目名称对应的项目内容,得到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根据目标电子协议的电子协议数据生成电子协议脚本;根据电子协议脚本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并使用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电子协议图片;将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返回至对应的设备终端,使用私钥对加密电子协议图片进行解密,得到并显示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电子协议生成中心和若干设备终端。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电子协议生成系统,实时采集历史电子协议大数据生成对应的协议模板数据并存储至区块链中;使用设备终端采集用户的用户登陆信息、人脸数据、电子协议标准信息以及电子协议内容信息;使用电子协议生成中心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设备终端上传的电子协议标准信息和电子协议内容信息生成对应的电子协议图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编撰或修改电子协议效率低下和工作量大,重要协议项目和内容的遗漏影响电子协议质量,以及数据库存在泄露风险的问题。库存在泄露风险的问题。库存在泄露风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路 段绍杰 谢勇 彭海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医天下大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