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0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粘土砖作为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粘土砖是由粘土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烧制而成的耐火材料或强度材料,其生产原料广泛、能就地取材。而随着我国对环境及资源的越来越重视,免烧砖将会替代烧结砖而成为墙体材料的主流,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与烧结砖相比免烧砖具有以下优势: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工业废渣,减少能源损耗的效果;保护环境。生产烧结粘土砖需要消耗大量煤等燃料,我国现在能源比较缺乏,生产10亿块实心烧结黏土砖要消耗一万吨标准煤。由于煤的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渣和有害气体,有很多砖瓦企业就在城市的郊区附近,砖瓦厂林立的烟窗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此外,免烧砖生产工艺简单,经济成本较低,且能够大量使用工业废渣原料,又不需烧结和蒸养,生产成本低,其产品质量和综合性能并不比烧结砖逊色。
3.洗砂泥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水洗产生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机制砂表面覆盖的泥土、杂质以及多余的石粉。传统工艺产生的洗砂泥无法实现有效的回收,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企业也更加注重资源化的再利用。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因此有效解决洗砂泥的资源再利用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本技术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其中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再生微粉,再生微粉包括硫酸钠,骨料包括洗沙泥和再生细骨料,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60%。
7.优选地,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8.优选地,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0%,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0%,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9.优选地,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
微粉的4%;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60%。
10.优选地,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11.优选地,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12.优选地,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0.75mm占比44.1%。
13.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4.s1:将水泥、再生微粉与配合分量的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
15.s2:暂停搅拌,加入对应质量比的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
16.s3:暂停搅拌,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上的物料,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
17.s4: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边长为240
×
115
×
53mm模具中,采用静压成型的方式,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采用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制备免烧砖,解决了建筑垃圾污染环境,占地严重,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工业废渣,相比于烧结砖减少能源损耗;通过减少烧结砖的制作,减少了大量的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了空气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20.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免烧砖具有强度高,具有吸水率低、工艺简单,能耗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选取需要加工的产品,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24.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0~0.75mm占比44.1%);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
25.将水泥、再生微粉(硫酸钠)、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暂停搅拌,加入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暂停搅拌机,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模具中,静压成型,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26.实施例2
27.选取需要加工的产品,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0%,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0%,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28.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0~0.75mm占比44.1%);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
29.将水泥、再生微粉(硫酸钠)、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暂停搅拌,加入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暂停搅拌机,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模具中,静压成型,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30.实施例3
31.选取需要加工的产品,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4%;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60%。
32.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0~0.75mm占比44.1%);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
33.将水泥、再生微粉(硫酸钠)、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暂停搅拌,加入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暂停搅拌机,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模具中,静压成型,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34.实施例4
35.选取需要加工的产品,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36.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0~0.75mm占比44.1%);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
37.将水泥、再生微粉(硫酸钠)、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暂停搅拌,加入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暂停搅拌机,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模具中,静压成型,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38.实施例5
39.选取需要加工的产品,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
40.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0~0.75mm占比44.1%);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
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
41.将水泥、再生微粉(硫酸钠)、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暂停搅拌,加入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暂停搅拌机,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模具中,静压成型,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42.采用上述五种实施例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多次试验后,获取对应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0043][0044][0045]
以上的实验数据均符合ny/t 671《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中mu10的抗压标准,此外,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模具静压成型,采用了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由于加入洗砂泥,起到了填充作用,增加了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加入再生微粉,通过硫酸钠碱性激发降低水泥的用量。
[0046]
以上所述,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其中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再生微粉,再生微粉包括硫酸钠,骨料包括洗沙泥和再生细骨料,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0%,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0%,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4%;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6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洗砂泥、再生微粉、硫酸钠、再生细骨料、水、水泥,其中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3%;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水为自来水;再生微粉的平均粒径为40um,比表面积400m2/kg;再生细骨料的粒径范围0~4.75mm,细度模数3.0,压碎值为3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4.75mm,洗砂泥为的粒径在0~0.75mm占比44.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再生微粉与配合分量的部分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s;s2:暂停搅拌,加入对应质量比的洗砂泥和再生细骨料后继续搅拌90s;s3:暂停搅拌,用刮刀刮下搅拌锅锅壁上的物料,加入剩余的水到步骤2的拌和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s4:将步骤三搅拌均匀的料倒入边长为240
×
115
×
53mm模具中,采用静压成型的方式,制备得到尺寸为240
×
115
×
53mm的免烧砖试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灰岩石粉免烧砖,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水=1:14.2:1.8,其中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再生微粉,再生微粉包括硫酸钠,骨料包括洗沙泥和再生细骨料,水泥占胶凝材料的85~95%,再生微粉占胶凝材料的5~15%,硫酸钠是再生微粉的2~5%;其中,洗砂泥占骨料的40~60%,再生细骨料占骨料的40~60%。本发明还公开了凝灰岩石粉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一次混搅、二次混搅、三次混搅和静压成型。本发明使用水泥与硫酸钠碱性激发再生微粉混合得到胶凝材料制备免烧砖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较低的吸水率,既解决了建筑垃圾占地问题和污染环境问题,又能进行固废资源的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何宝平 朱卫东 潘杰 何鑫强 张大财 余问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鸿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