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8
阅读:82
评论:0

1.本实用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属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中的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应用范围。
背景技术:
2.颈动脉炎引起血管阻塞的原因引发的颈动脉出现充血、水肿,就会使动脉的管腔增厚,从而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也会造成人体缺氧、头痛、头昏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引起动脉阻塞等。通过对转流导管的改良,可以使产品品质和性能得到提升,更加有利临床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解剖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公知的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临床,更加稳定、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解剖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的转流导管。
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包括管体(1)、颈总动脉转流端(2)、颈内动脉转流端(3)、安全指示球囊(7)、转换调节阀(10)、肝素帽(8),管体包括颈内动脉转流端(6)、颈总动脉转流端(5)和通畅(4)部分,管体转流端口有明显的刻度标识(11)和引流侧孔(12)。特征在于:管体具有两个分流腔,中间腔为通畅端,两个转流腔离转流圆口约2cm处均设置有球囊(5)、(6),颈内
5.动脉囊为乳灰色,颈总动脉球囊为蓝颜色;颈内动脉端设有安全指示球囊(7);腔口设有三个不同颜色的转换调节阀(10),通畅端设有肝素帽(8);三个腔道分叉端,设有一体连接件固定(9)。
6.所述的管体材料为pvc材料制作;
7.所述的注气管的安全指示囊容积为1ml的缓冲囊,在球囊充盈和回抽中,能够起到缓慢释放和充盈的作用;
8.所述的一体连接件为硅胶材料制作;
9.所述转换接头为医用旋塞二通阀或三通阀控制器。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手术中快速建立血管转流,在保证远端血流通畅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效果。转流导管便于固定,易进入部位,保持颈动脉对脑组织持续的供血;缩短术中动脉阻断时间的重要手段,减少解剖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管体a-a剖视图;
13.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了解,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15.参阅图1和图2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包括管体(1)、颈总动脉转流端(2)、颈内动脉转流端(3)、安全指示球囊(7)、转换调节阀(10)、肝素帽(8),管体包括颈内动脉转流端(6)、颈总动脉
16.转流端(5)和通畅(4)部分,管体转流端口有明显的刻度标识(11)
17.和引流侧孔(12)。特征在于:管体具有两个分流腔,中间腔为通畅端,两个转流腔离转流圆口约2cm处均设置有球囊(5)、(6),颈内动脉囊为乳灰色,颈总动脉球囊为蓝颜色;颈内动脉端设有安全指示球囊(7);腔口设有三个不同颜色的转换调节阀(10),通畅端设有肝素帽(8);三个腔道分叉端,设有一体连接件固定(9)。
18.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流腔管径大小,根据患者体重大小而确定;
1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颈内动脉转流管的安全指示囊容积为1ml的缓冲囊,在球囊充盈和回抽中,能够起到缓慢释放和充盈的作用;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侧转流腔和通畅腔由一体连接件固定,用一体成型代替粘接,提高手术安全性。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2.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管体具有两个转流腔,中间腔为通畅端,两个转流腔离引流端口约2cm处均设置有球囊,颈内动脉囊为乳灰色,颈总动脉球囊为蓝颜色;颈内动脉端设有安全指示球囊;根据术中测量的颈内动脉直径,选择合适型号的颈动脉转流管,避免转流管置入困难或流量预冲洗转流管待用:用肝素盐水充盈转流管两端球囊,检查球囊是否正常膨胀,有无破损。
23.取下颈内动脉阻断夹,将转流管圆心端置入颈内动脉,推开“安全鞘”,暴露“安全球囊”;使用1ml注射器对应白色阀门端注入适量肝素盐水扩张“转流管球囊”;
24.取下颈总动脉阻断夹,将转流管圆心端置入颈总动脉,确认转流管置入深度,不宜超过5cm,使用3ml注射器对应蓝色阀门端注入适量肝素盐水扩张“转流管球囊”;
25.取下肝素帽,使用5ml注射器对应红色阀门端抽出血液,确认颈总动脉血流通畅性,排除可能蹭落的血栓或者斑块;肝素帽可作为取标本或者注射药物使用。
26.优点:手术中快速建立血管转流,在保证远端血流通畅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转流导管较好固定,易进入较远部位,保持颈动脉对脑组织持续的供血;缩短术中动脉阻断时间的重要手段,减少解剖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包括管体、颈总动脉转流管、颈内动脉球转流管、安全指示球囊、转换调节阀、肝素帽;管体包括颈内动脉转流端、颈总动脉转流端和通畅端部分,管体转流端口有明显的刻度标识和引流侧口;特征在于:管体具有两个转流腔,中间腔为通畅端,两个转流腔离转流圆口约2cm处均设置有球囊;颈内动脉囊为乳灰色,颈总动脉球囊为蓝颜色,颈内动脉端设有安全指示球囊;腔口设有三个不同颜色的转换调节阀,通畅端转换调节阀设有肝素帽;三个腔道分叉端,设有一体连接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指示囊的充盈强度,从而显示颈内动脉球囊压力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其特征在于:两侧分流腔和通畅端管与主体管体为一体衔接,一体成型代替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其特征在于:通畅端设有肝素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其特征在于:转流口处设有引流侧孔。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颈动脉转流导管,包括管体、颈总动脉转流管、颈内动脉球转流管、安全指示球囊、转换调节阀、肝素帽。管体包括颈内动脉转流端、颈总动脉转流端和通畅端,管体转流端口有明显的刻度标识和引流侧孔。特征在于:管体具有两个转流腔,中间腔为通畅端,两个转流腔离转流圆口约2cm处均设有球囊。腔口设有三个不同颜色的转换调节阀,通畅端转换调节阀设有肝素帽;三个腔道分叉端,设有一体连接件固定。优点:手术中快速建立血管转流,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效果。转流导管便于固定,易进入部位,保持颈动脉对脑组织持续的供血;减少解剖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高手术的安全性。高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成营 田立民 黎永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汇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7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便于落粉的加粉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催化剂稳定性实验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