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8 阅读:10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消失模使用的铸造砂在浇铸过程中处于高温的状态,且会产生一些大颗粒金属杂质,温度较高的铸造砂,自然冷却和普通冷却装置冷却时间较长,铸造砂内部的温度难以降温,不能连续生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投资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该设备能够有效降低铸造砂内部的温度,自动送料,提升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体、砂输送装置,支撑架体为不锈钢方管焊接架有两层支撑梁,顶部一层用于支撑固定分流装置、水冷装置,中部一层用于支撑限量转盘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为内腔体、外腔体套装结构;所述内腔体上部为圆柱腔体,设置有第一抽风口、砂入口、喷雾冷却装置,下部为圆锥腔体用于将铸造砂沿锥面进入分流管道;所述外腔体上设置有气体冷却装置;所述水冷装置为圆柱腔体,铸造砂流通管道穿插于腔体内,腔体内部为密封空间;所述限量转盘装置设置在水冷装置的下端,所述限量转盘装置安装有中空轴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所述砂输送装置位于砂入口下方,由输送装置控制器控制输送带的速度,用于高效运输冷却的铸造砂。
6.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上部圆柱腔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口,侧壁设置砂入口,所述砂入口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喷雾冷却装置,所述内腔体下部圆锥腔体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分流管。
7.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体壁上设置有冷却空气装置,所述冷却空气装置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抽风口。
8.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腔体、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上密封板、下密封板、第二分流管、管接头;所述水冷腔体为圆柱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分流管;所述水冷腔体的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冷却水入口,顶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水冷腔体的腔体顶部、底部分别密封安装有上密封板、下密封板。
9.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量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护罩、温控器、出料腔体、限量转盘、第三分流管、中空轴电机、电机安装架;所述限量转盘上加工有若干流通孔,流通孔与第二分流管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流通孔底部安装有第三分流管;所述转盘护罩固定安装在水冷装置的水冷腔体的底部;所述出料腔体固定安装在限量转盘的下面,将第三分流管包含在腔体内;所述出料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温控器;所述出料腔体还设置有电机安装架,用于固定安装中空轴电机;所述中空轴电机的顶部与限量
砂入口,205-喷雾冷却装置,206-第二抽风口,207-冷却空气装置,208-第一分流管,3-水冷装置, 301-水冷腔体,302-冷却水入口,303-冷却水出口,304-上密封板,305-下密封板,306-第二分流管,307-分流管接头,4-限量转盘装置,401-转盘护罩,4011-滚珠,402-温控器,403-出料腔体, 404-限量转盘,4041-下沉槽,4042-滚珠滑动槽,405-第三分流管,406-中空轴电机,407-电机安装架,5-砂输送装置,501-输送装置控制器,6-砂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 能涵盖的范围内。
31.如图1所示,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体1、分流装置2、水冷装置3、限量转盘装置4、砂输送装置5。支撑架体1为不锈钢方管焊接架有两层支撑梁,顶部一层用于支撑固定分流装置2、水冷装置3,中部一层用于支撑限量转盘装置4。
32.如图2、3所示,分流装置2为内腔体201、外腔体202套装结构;内腔体201上部为圆柱腔体,设置有第一抽风口203、砂入口204、喷雾冷却装置205;内腔体201下部为圆锥腔体用于将铸造砂沿锥面进入分流管道,起到雾化冷却和砂分流作用;外腔体202上设置有气体冷却装置,可使冷却气体在外腔体202与内腔体201之间形成的空气循环,形成气冷腔。水冷装置3为圆柱腔体,边缘法兰与分流装置2底部固定连接;水冷装置3内部设置铸造砂流通管道,冷却水进入水冷装置3的腔体内,铸造砂流通管道浸在水冷腔体301内,冷却水循环流动带走热量,达到水冷目的。限量转盘装置4设置在水冷装置3的下端,限量转盘装置4安装有中空轴电机406,空轴电机406带动转盘转动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砂输送装置5位于砂入口下方,由输送装置控制器501控制输送带的速度,用于高效运输冷却的铸造砂。
33.如图2、图3所示,分流装置2包括内腔体201、外腔体202、第一抽风口203、砂入口204、喷雾冷却装置205、第二抽风口206、冷却空气装置207、第一分流管208。分流装置2为内腔体201、外腔体202套装结构,内腔体201上部为圆柱腔体,下部为圆锥腔体;上部为圆柱腔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口203,侧壁设置砂入口204,砂入口204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喷雾冷却装置205,对铸造砂进行雾化冷却,形成铸造砂第一道雾化冷却;下部圆锥腔体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分流管208;用于分流铸造砂。外腔体202体壁上设置有冷却空气装置207,对铸造砂进行气冷,形成铸造砂第二道空气冷却;冷却空气装置207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抽风口206,用于气体流出后继续循环回流。
34.如图2至图6所示,水冷装置3包括水冷腔体301、冷却水入口302、冷却水出口303、上密封板304、下密封板305、第二分流管306、管接头307。水冷腔体301为圆柱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分流管306,且第二分流管306与第一分流管208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用于铸造砂流通;水冷腔体301的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冷却水入口302,顶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303,用于冷却水流入、流出,形成循环流动;水冷腔体301的腔体顶部、底部分布密封安
装有上密封板304、下密封板305用于与水冷腔体301构成密封腔体,供冷却水在腔体内流动,不泄漏。
3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分流管306与第一分流管208用管接头307进行连接。
36.如图2、图3、图5所示,限量转盘装置4包括转盘护罩401、温控器402、出料腔体403、限量转盘404、第三分流管405、中空轴电机406、电机安装架407。
37.如图2至图6所示,限量转盘404上加工有若干流通孔,流通孔与第二分流管306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流通孔底部安装有第三分流管405;转盘护罩401固定安装在水冷装置3的水冷腔体301的底部,与限量转盘404形成悬浮结构,不影响限量转盘404的转动;出料腔体403固定安装在限量转盘404的下面,将第三分流管405包含在腔体内;出料腔体403的侧壁上设置有温控器402,用于检测出料端的铸造砂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给出信号,实时控制限量转盘装置4、砂输送装置5的电机运行状况;出料腔体403还设置有电机安装架407,用于固定安装中空轴电机406;中空轴电机406的顶部与限量转盘404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限量转盘404转动所需的角度,调整第二分流管306的管口流通面积,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
38.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中空电机的电机安装架407的支架顶面加工成锥面,利于铸造砂脱落。
39.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限量转盘404上的中心的第三分流管405穿过中空轴电机406的轴心。
40.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转盘护罩401底部端面上设置有滚珠4011,使转盘护罩401与限量转盘404滑动顺畅。
41.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限量转盘404上加工有第三分流管405的环形下沉槽4041,利于收集铸造砂;还加工有滚珠滑动槽4042,用于下沉安装转盘护罩401使其与限量转盘404的滑动顺畅。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限量转盘装置4的中空轴电机406、砂输送装置5的输送装置控制器501会根据出料口温控器402给出的温度信号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及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当温控器402的温度数值高于设定值时,启动限量转盘装置4的中空轴电机406带动限量转盘404转动缩小第三分流管405的入砂口面积降低流通量,给三阶冷却系统多的冷却时间,同时给砂输送装置5的输送装置控制器501信号,控制砂输送装置5降低运输速度。当温控器402的温度数值低于设定值时,启动限量转盘装置4的中空轴电机406带动限量转盘404转动增大第三分流管405的入砂口面积增大流量,同时给砂输送装置5的输送装置控制器501信号,控制砂输送装置5提升运输速度。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集成了分流装置2、水冷装置3、限量转盘装置4、砂输送装置5。当高温铸造砂从砂入口204进入腔体后,即形成了砂流动方向6的路径。当高温铸造砂进入分流装置2的内腔体201后喷雾冷却装置205启动,冷却喷雾遇到高温砂被气化后,形成的气体从第一抽风口203抽出,形成第一阶降温系统。高温砂沿内腔体201的锥面分流至第一分流管208内,当高温砂进入分流装置2的外腔体202的第一分流管208内时,启动冷却空气装置207,冷却空气在外腔体202流动,高温风从第二抽风口206抽出,形成第二阶降温系统。高温砂沿第一分流管208进入水冷装置3的第二分流管306内,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302注入水冷腔体301,并从水出口303流出水冷腔体301外,形成第三阶降温系统。经过三阶冷却系统冷却的铸造砂沿第三分流管405流出进
入出料腔体403,并从出料腔体403的出口流到砂输送装置5上,进一步到输送到达下一工站。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体(1)、砂输送装置(5),支撑架体(1)为不锈钢方管焊接架有两层支撑梁,顶部一层用于支撑固定分流装置(2)、水冷装置(3),中部一层用于支撑限量转盘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为内腔体(201)、外腔体(202)套装结构;所述内腔体(201)上部为圆柱腔体,设置有第一抽风口(203)、砂入口(204)、喷雾冷却装置(205),下部为圆锥腔体用于将铸造砂沿锥面进入分流管道;所述外腔体(202)上设置有气体冷却装置;所述水冷装置(3)为圆柱腔体,铸造砂流通管道穿插于腔体内,腔体内部为密封空间;所述限量转盘装置(4)设置在水冷装置(3)的下端,所述限量转盘装置(4)安装有中空轴电机(406),带动转盘转动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所述砂输送装置(5)位于砂入口下方,由输送装置控制器(501)控制输送带的速度,用于高效运输冷却的铸造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201)上部圆柱腔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口(203),侧壁设置砂入口(204),所述砂入口(204)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喷雾冷却装置(205),所述内腔体(201)下部圆锥腔体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分流管(2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202)体壁上设置有冷却空气装置(207),所述冷却空气装置(207)对面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抽风口(2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3)包括水冷腔体(301)、冷却水入口(302)、冷却水出口(303)、上密封板(304)、下密封板(305)、第二分流管(306)、管接头(307);所述水冷腔体(301)为圆柱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分流管(306);所述水冷腔体(301)的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冷却水入口(302),顶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303);所述水冷腔体(301)的腔体顶部、底部分别密封安装有上密封板(304)、下密封板(3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量转盘装置(4)包括转盘护罩(401)、温控器(402)、出料腔体(403)、限量转盘(404)、第三分流管(405)、中空轴电机(406)、电机安装架(407);所述限量转盘(404)上加工有若干流通孔,流通孔与第二分流管(306)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流通孔底部安装有第三分流管(405);所述转盘护罩(401)固定安装在水冷装置(3)的水冷腔体(301)的底部;所述出料腔体(403)固定安装在限量转盘(404)的下面,将第三分流管(405)包含在腔体内;所述出料腔体(403)的侧壁上设置有温控器(402);所述出料腔体(403)还设置有电机安装架(407),用于固定安装中空轴电机(406);所述中空轴电机(406)的顶部与限量转盘(404)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限量转盘(404)转动所需的角度,调整第二分流管(306)的管口流通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架(407)的支架顶面加工成锥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量转盘(404)上位于中心的第三分流管(405)穿过中空轴电机(406)的轴心。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护罩(401)底部端面上设置有滚珠(401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量转盘
(404)上加工有第三分流管(405)的环形下沉槽(4041);还加工有滚珠滑动槽(4042)。

技术总结
一种消失模铸造砂处理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分流装置、水冷装置、限量转盘装置、砂输送装置。支撑架体为不锈钢方管焊接架用于支撑固定分流装置、水冷装置、限量转盘装置。分流装置为内腔体、外腔体套装结构;内腔体上部圆柱腔体设置有砂入口、抽风口、喷雾装置,用于入料及形成喷雾冷,下部圆锥腔体,铸造砂沿锥面进入分流管道;外腔体上设置气冷装置,形成气冷腔。水冷装置为圆柱腔体,内部设置铸造砂流通管道,冷却水进入水冷装置的腔体内,冷却水循环流动带走热量,形成水冷腔。限量转盘装置设置在水冷装置的下端,限量转盘装置设置有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控制铸造砂的流通量。砂输送装置将从冷却装置流出的铸造砂运输到使用地。将从冷却装置流出的铸造砂运输到使用地。将从冷却装置流出的铸造砂运输到使用地。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宁 徐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恒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