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7 阅读:8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2.在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为了防止在穿上尿布时尿布从穿着者的身体(腰身)上滑落,传统上广泛的做法是通过配置尽可能多的腰身弹性构件(例如,弹性线)以强化腰身周围的收缩来使尿布与穿着者的身体紧密接触。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定位于腰身周围并沿周向延伸的腰身部e中配置了多个腰身弹性构件5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444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如专利文献1中的在腰身部中配置了多个腰身弹性构件的短裤型尿布中,腰身弹性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收缩导致吸收性芯(吸收体)沿左右方向收缩,并且在穿上尿布时存在吸收性和贴合性显得劣化的风险。特别地,易于产生吸收性主体在穿着者的腹侧(前侧)松弛的印象,并且存在导致使用者感到不安的风险。另外,在脂肪层比背侧薄的腹侧的腿围开口附近,当腰身弹性构件强力收缩时,易于在穿着者的腿部周围的皮肤上留下橡胶痕迹,并且存在引起不适的风险。
8.本发明是鉴于诸如上述问题的传统问题而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吸收性芯几乎不会在腹侧收缩并且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皮肤中形成橡胶痕迹。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包括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芯;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所述腹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腹侧低伸缩区域,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于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所述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而使收缩力减小的区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一侧端位于一侧;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另一侧端位于另一侧;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时所述吸收性芯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重叠的部分。
11.通过参照附图阅读本说明书的记载,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中吸收性芯几乎不会在腹侧收缩,并且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皮肤上形成橡胶痕迹。
附图说明
14.[图1]图1是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5]
[图2]图2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
[0016]
[图3]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7]
[图4]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8]
[图5]图5是示出设计标志部90的配置的图。
[0019]
[图6]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出尿布1的变型例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0021]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包括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芯;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所述腹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腹侧低伸缩区域,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于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所述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而使收缩力减小的区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一侧端位于一侧;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另一侧端位于另一侧;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时所述吸收性芯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重叠的部分。
[0022]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腹侧腰身部中,腰身弹性构件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在吸收性芯上,并且在穿上尿布时吸收性芯几乎不会收缩。这抑制了吸收性能和贴合性的劣化。另外,在穿上尿布时易于被视觉地识别的腹侧,吸收性芯几乎不会收缩,因此可以使得使用者几乎不会感到不安。另外,由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力不作用在吸收性芯的左右方向外侧,因此腰身弹性构件几乎不会压靠在腹侧的腿围开口附近的穿着者的皮肤上,使得可以防止在皮肤中形成橡胶痕迹。
[0023]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背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所述背侧腰身部具有背侧低伸缩区域,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于所述背侧腰身部具有所述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而使收缩力减小的区域,并且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窄。
[0024]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作用在背侧腰身部上的收缩力大。因此,尽管作用在腹侧腰身部上的收缩力小,但周向上的适当强度的收缩力作用在作为整体的腹侧腰身部和整个背侧腰身部上。另外,背侧腰身部的左右方向收缩使得腹侧腰身部被拉向左右两侧。结果,构成腹侧腰身部的片构件与穿着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从而收紧,使得腹侧腰身部几乎不会滑落。
[0025]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
比所述吸收性芯的左右方向宽度窄。
[0026]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使背侧低伸缩区域的宽度小于吸收性芯的宽度使得背侧伸缩区域相对宽,并且增大了由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作用在背侧腰身部上的收缩力,使得易于确保用于整个腰身构件的适当收缩力。另外,由于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力在背侧作用在吸收性芯上,因此吸收性芯易于贴合到穿着者的身体,使得可以抑制粪便等的泄漏。
[0027]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中具有一对防漏壁部,并且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防漏壁部的一侧立起点位于一侧,并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防漏壁部的另一侧立起点位于另一侧。
[0028]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当穿上尿布时,由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在防漏壁部上,这使得防漏壁部易于保持立起状态而不折叠和扭曲。因此,几乎不会引起穿着者的不适,并且可以抑制排泄物的侧漏。
[0029]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一侧端位于一侧,并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另一侧端位于另一侧。
[0030]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由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在吸收性主体的左右两端以及其外侧区域中,因此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腿部附近形成橡胶痕迹。
[0031]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中设置一对侧接合部,所述一对侧接合部以环形方式连接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并且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外端与所述侧接合部之间的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外侧邻接的区域的宽度窄。
[0032]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吸收性主体的两外侧区域中,腹侧伸缩区域比腹侧低伸缩区域大,这使得腰身弹性构件的收缩力易于起作用。因此,与腹侧伸缩区域比腹侧低伸缩区域狭窄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腹侧腰身部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贴合性的劣化。
[0033]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中设置一对侧接合部,所述一对侧接合部以环形方式连接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并且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外端与所述侧接合部之间的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外侧邻接的区域的宽度宽。
[0034]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与腹侧伸缩区域比腹侧低伸缩区域大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作用在腹侧腰身部上的收缩力,因此可以进一步使吸收性主体难以收缩。另外,由腰身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起作用的范围在吸收性主体的左右两侧变得较大,因此可以使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腿部周围的皮肤中。
[0035]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腹侧腰身部中,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比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长。
[0036]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腹侧腰身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宽范围中,由腰身弹性构件产生的左右方向收缩力减弱,吸收性芯几乎不会收缩,并且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皮
肤中形成橡胶痕迹。
[0037]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腹侧腰身部中,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等于或小于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
[0038]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与低伸缩区域比伸缩区域大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腰身弹性构件的作用在腹侧腰身部上的收缩力。因此,可以抑制穿上尿布时的位置偏差和贴合性的劣化。
[0039]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上端部中,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配置弹性构件。
[0040]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的形成腰身开口的上端部中沿着周向连续地配置腰身弹性构件,这可以增强腰身开口的贴合性。
[0041]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背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并且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小于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
[0042]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通过将腰身弹性构件配置为使得腹侧腰身部中的应力变弱,可以使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侧的皮肤中。另外,通过将腰身弹性构件配置为使得背侧腰身部中的应力变强,强化了背侧上的收缩力,从而补偿腹侧上的弱收缩力。这使得易于在穿上尿布时防止背侧腰身部和腹侧腰身部从穿着者的身体(腰身区域)滑落。
[0043]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令f1为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范围,并且令f2为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范围,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1的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大于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2的范围r2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
[0044]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通过增大与腹侧腰身部的区域f1对应的背侧腰身部的区域(r1)的应力,腹侧腰身部的区域f1易于通过区域(r1)沿左右方向被拉伸,使得可以在整体上抑制收缩力的减小。因此,在穿上尿布1时,可以防止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从穿着者的身体滑落。
[0045]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1的范围内,上侧一半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大于下侧一半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
[0046]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背侧腰身部的与腹侧腰身部的区域f1对应的区域(r1)中,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区域(r1d)是形成腿围开口的一部分的部分,因此,通过使该下侧区域(r1d)中的应力弱于上侧区域(r1u)中的应力,使得几乎不会对穿着者的腿部周围作用过度的收缩力,并且可以使不适感几乎不会发生。
[0047]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地配置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位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最下侧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腹侧上端的下侧。
[0048]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从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的连续弹性构
件中,通过配置在下端部中的弹性构件的收缩力,吸收性芯的上端部被压靠在穿着者的身体上并且吸收性芯的上端部与穿着者的皮肤之间几乎不会形成间隙。因此,可以抑制诸如尿液等的排泄物从该间隙泄漏到吸收性芯的外侧(上侧)。
[0049]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地配置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位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最下侧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腹侧上端的上侧。
[0050]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吸收性芯不覆盖任何腰身弹性构件,因此腰身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不作用在吸收性芯上。这可以使得更易于防止吸收性芯沿左右方向收缩。
[0051]
在这样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期望的是,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具有设计标志部,当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设计标志部与所述腹侧腰身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设计标志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窄。
[0052]
根据上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腹侧低伸缩区域中,腰身构件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因此位于腹侧低伸缩区域内侧的区域中的设计标志部也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因此,当从腹侧观察尿布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在视觉上识别出设计标志。
[0053]
===实施方式===
[0054]
以下以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下文中,也称为“尿布1”)为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短裤型尿布也适用于除了尿布以外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诸如短裤型卫生巾和其它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0055]
《尿布1的构造》
[0056]
图1是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注意,尿布1的“伸长状态”是指整个尿布1(整个产品)伸长到无褶皱的状态,具体地,尿布伸长到使得尿布1的构成构件(例如,后述的吸收性主体10、腰身构件20等)的尺寸与构件自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的状态。
[0057]
在图1所示的短裤型状态中,尿布1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并且具有腰身开口bh以及一对腿围开口lh和lh。
[0058]
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对应于腰身开口侧,并且下侧对应于裆侧。此外,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对应于穿着者的腹侧,后侧对应于穿着者的背侧。另外,在图2的展开状态下,尿布1具有彼此交叉的纵向和横向。纵向是与图1中的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向并且对应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横向是与图1中的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向。此外,如图3所示,尿布1的构成构件叠置的方向被称为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那侧是皮肤侧,并且皮肤侧的相反侧是非皮肤侧。
[0059]
尿布1具有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主体10和配置于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的腰身构件20。腰身构件20具有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腹侧腰身部30对应于尿布1的前身部分,背侧腰身部40对应于尿布1的后身部分。即,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是所谓的三件式短裤型尿布,包括与穿着者的裆部接触并吸收诸如尿液等的排泄物的作为第一部件的吸收性主体10、覆盖穿着者的腹侧部的作为第二部件的腹侧腰身部30以及覆盖穿着者的背侧部的作为第三部件的背侧腰身部40。然而,尿布1不限于是三件式的,而可以是具有与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形成为一体的腰身构件20和吸收性主体10的两件式短裤型尿布。
[0060]
在图2中的展开状态下,在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在纵向上间隔开地彼此平行配置的状态下,吸收性主体10跨设在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之间,并且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上的端部10ea和10eb分别接合并固定到最近的腰身部30和40的皮肤侧,在平面图中形成大致h状的外形。然后,该状态下的吸收性主体10在作为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的折叠位置处对折。在该折叠状态下彼此面对的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在左右两侧部30sw和40sw处彼此接合并连接,形成一对侧接合部50和50。即,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通过该对侧接合部50和50成形为环状。因此,使尿布1成为如图1所示地形成腰身开口bh和一对腿围开口lh和lh的短裤型状态。注意,侧接合部50通过诸如熔接或粘接等的公知的接合手段形成。
[0061]
(吸收性主体10)
[0062]
如图3和图4所示,吸收性主体10具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性芯11、相对于吸收性芯11在厚度方向上配置于皮肤侧的正面片12以及相对于吸收性芯11配置于非皮肤侧的背面片13。然而,吸收性主体10可以包括其它片构件。例如,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在正面片12和吸收性芯11之间设置第二片(未示出)。
[0063]
吸收性芯11是吸收并保持诸如尿液等的排泄液的构件,并且由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例如,浆粕纤维)形成。注意,可以用诸如薄绵纸或无纺布等的透液性片构件(例如,图4中的芯包裹片11b)覆盖吸收性芯11的外周面。
[0064]
正面片12是透液性片,并且由亲水性透气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制成。背面片13具有两层结构,所述两层结构包括不透液性片13a和配置于不透液性片13a的非皮肤侧的疏水性外装片13b。不透液性片13a可以是树脂膜等,外装片13b可以是柔性无纺布片等。
[0065]
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侧部中,一对防漏壁部15分别设置为沿着纵向(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外装片13b形成防漏壁部15。具体地,在左右方向(横向)上,外装片13b的一部分延伸超过吸收性芯11的两端11es和11es,并且在作为如图4所示的外端15es和15es的折叠位置处朝向皮肤侧折叠。该对防漏壁部15通过在相对于吸收性芯11位于皮肤侧的多个位置处进一步折叠外装片13b而形成。诸如弹性线等的防漏壁弹性构件16在沿着纵向(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被附接到每个防漏壁部15的皮肤侧端部(前端部)。当穿上尿布1时,由于防漏壁弹性构件16展现出的伸缩性,防漏壁部15从作为外端15es和15es的立起点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立起,并且因此尿布1贴合到穿着者的裆部。
[0066]
另外,诸如弹性线等的腿围弹性构件17在沿着纵向(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附接到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侧部。当穿上尿布1时,由于腿围弹性构件17展现出的伸缩性,吸收性主体10的两侧部收缩,并且尿布1易于贴合在穿着者的腿部周围。
[0067]
(腹侧腰身部30)
[0068]
如图3所示,腹侧腰身部3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配置于皮肤侧的皮肤侧片31;以与皮肤侧片31的非皮肤侧邻接的方式叠置的非皮肤侧片32;以及在厚度方向上设置于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之间的腹侧腰身弹性构件35(在下文中,还简称为“腰身弹性构件35”)。腹侧腰身部30基本上具有由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构成的两层结构,但是可以部分地具有包括后述的皮肤面片36等的三层或更多层的构造。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是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的片构件,并且由sms无纺布等形成。
[0069]
本实施方式的腹侧腰身部30具有折返部32f,在折返部32f中,非皮肤侧片32的上端部(纵向上的前端部)从非皮肤侧向皮肤侧并且从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向下侧折返。通过用折返部32f覆盖皮肤侧片31的一部分(上端部),防止皮肤侧片31的上端边缘咬入穿着者的皮肤。然而,不是必须设置折返部32f。
[0070]
多个腰身弹性构件35在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在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之间,并且在沿左右方向伸长的状态下被附接。腹侧腰身部30由于腰身弹性构件35展现出的伸缩性而贴合在穿着者的腹侧腰身周围。
[0071]
可以使用诸如热熔粘接剂等的粘接剂附接腰身弹性构件35。例如,可以如下地附接腰身弹性构件35:将热熔粘接剂涂布到腰身弹性构件35,腰身弹性构件35以预定伸长倍率伸长并夹在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之间。即,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利用粘接剂经由腰身弹性构件35接合。此外,可以通过将粘接剂涂布到皮肤侧片31侧和非皮肤侧片32侧来附接腰身弹性构件35。
[0072]
另外,腹侧腰身部30可以具有皮肤面片36。如图3所示,皮肤面片36是以从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10ea(纵向上的前端部)的方式配置的片构件,并且起到覆盖片的作用。这防止当穿上尿布1时吸收性主体10的上端边缘咬入穿着者的皮肤。皮肤面片36由sms无纺布等形成。在此,皮肤面片36不是必须设置。
[0073]
(背侧腰身部40)
[0074]
背侧腰身部40具有与腹侧腰身部30大致相同的构造。即,背侧腰身部4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配置于皮肤侧的皮肤侧片41;以与皮肤侧片41的非皮肤侧邻接的方式叠置的非皮肤侧片42;以及在厚度方向上设置于皮肤侧片41和非皮肤侧片42之间的背侧弹性构件45(在下文中,还简称为“腰身弹性构件45”)。各构件的构造与腹侧腰身部30的各构件的构造大致相同。
[0075]
然而,背侧腰身部40的外观形状与腹侧腰身部30的外观形状不同。具体地,如图2所示,背侧腰身部40包括臀部盖40b,臀部盖40b具有大致梯形形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侧接合部50(侧部40sw)的下侧。在臀部盖40b中,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从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向上侧增大。设置臀部盖40b使得可以在穿上尿布1时使背侧腰身部40覆盖穿着者的臀部。
[0076]
《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的配置》
[0077]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设置于腹侧腰身部30中的腰身弹性构件35和设置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配置。如上所述,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在沿左右方向伸长的状态下被附接,因此对腰身部30和40赋予了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
[0078]
顺便提及,在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在腰身部30和40的整个区域中展现出收缩力的情况下,腰身部30和40整体上易于更多地收缩,并且由于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存在对穿着者赋予不适感或者在穿着者的皮肤中形成线状痕迹的风险。另外,随着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沿左右方向收缩,吸收性芯11(吸收性主体10)沿左右方向收缩,这减小了可以吸收排泄物的区域,导致吸收功能受损的风险。另外,当吸收性芯11在尿布1的前侧(腹侧)收缩时,穿着者或看护者易于在视觉上识别出吸收性芯11的收缩,使得易于产生尿布1的吸收性和贴合性劣化的印象。
[0079]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通过在腰身部30和40中设置由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起作用的区域,能够抑制吸收性芯11沿左右方向的收缩以及橡胶
痕迹在穿着者的皮肤中的形成。
[0080]
在尿布1中,设置在腹侧腰身部30中的腰身弹性构件35包括连续弹性构件35s和非连续弹性构件35c,连续弹性构件35s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每个非连续弹性构件35c均至少部分地在左右方向上不连续。在图2中,在腹侧腰身部30中,多个连续弹性构件35s、35s
……
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区域,并且多个非连续弹性构件35c、35c
……
配置于连续弹性构件35s所配置的区域下侧的区域。
[0081]
非连续弹性构件35c均在左右中央部中具有由图2中的斜线部表示的非连续部61。在非连续部61中,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变弱或者收缩力不起作用。即,在腹侧腰身部30中,形成有非连续部61的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降低的低伸缩区域。在下文中,非连续部61还将被称为腹侧低伸缩区域61。
[0082]
例如,如下地形成腹侧低伸缩区域61。首先,在腹侧腰身部30的制造步骤中,使处于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状态的腰身弹性构件35粘接到构成腹侧腰身部30的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此时,在形成非连续部61的区域中,不使腰身弹性构件35粘接到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接下来,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附近切断配置在与非连续部61重叠的区域中的腰身弹性构件35。然后,已被切断的腰身弹性构件35从切断位置向左右方向两外侧收缩,然后在非连续部6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使腰身弹性构件35粘接的位置)处停止收缩。因此,每个腰身弹性构件35(非连续弹性构件35c)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变成非连续的,并且在该非连续部中形成腹侧低伸缩区域61。以此方式,通过使腰身弹性构件35的部分范围收缩而形成非连续部的操作还将被称为“削减(cutback)”。
[0083]
注意,可以通过除了削减以外的方法来形成腹侧低伸缩区域61。例如,可以接受以下方法:通过对整个腹侧腰身部30涂布粘接剂来附接腰身弹性构件35,并且在预定区域(要形成非连续部61的区域)中的多个位置处切断腰身弹性构件35,以使腰身弹性构件35非连续,从而形成收缩力不起作用的非连续部61(腹侧低伸缩区域61)。
[0084]
另外,在腹侧腰身部30中,在腹侧低伸缩区域61以外的区域被称为腹侧伸缩区域71。腹侧伸缩区域71是如下的区域:与在腹侧低伸缩区域61中相比,由连续弹性构件35s或非连续弹性构件35c引起的左右方向上的收缩力更强地起作用。
[0085]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腹侧低伸缩区域61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参见图2)。另外,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宽于吸收性芯11的左右方向宽度w11(w61》w11)。换言之,在左右方向上,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一侧端61es1相对于吸收性芯11的一侧端11es1位于一侧,并且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另一侧端61es2相对于吸收性芯11的另一侧端11es2位于另一侧。
[0086]
因此,在腹侧腰身部30中,腰身弹性构件35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于吸收性芯11。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吸收性芯11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抑制了吸收性芯11的吸收性能和贴合性的劣化。另外,吸收性芯11几乎不会在当穿上尿布1时易于在视觉上识别出的腹侧收缩,因此可以使得使用者几乎不会感到不安。另外,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不作用在定位于吸收性芯11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区域中,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腰身弹性构件35几乎不会压靠在脂肪层薄的腹侧腿围开口附近的穿着者的皮肤上,使得可以防止在皮肤中形成橡胶痕迹。
[0087]
另外,与腹侧腰身部30同样,设置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背侧腰身弹性构件45包括
连续弹性构件45s和非连续弹性构件45c,连续弹性构件45s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每个非连续弹性构件45c均至少部分地在左右方向上不连续。
[0088]
非连续弹性构件45c均在左右方向中央部中具有由图2中的斜线部表示的非连续部62,在非连续部62中,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变弱或者收缩力不起作用。即,在背侧腰身部40中,形成有非连续部62的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降低的低伸缩区域。在下文中,非连续部62还将被称为背侧低伸缩区域62。另外,在背侧腰身部40中,在背侧低伸缩区域62以外的区域被定义为背侧伸缩区域72。
[00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如图2所示,背侧低伸缩区域62的左右方向宽度w62窄于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w61》w62)。因此,作用于尿布1的背侧腰身部40的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大于作用于腹侧腰身部30的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如上所述,在尿布1的腹侧腰身部30中,扩大腹侧低伸缩区域61使腰身弹性构件35的收缩力整体上变弱。然而,在该情况下,当穿上尿布1时,腹侧腰身部30更易于从穿着者的身体滑落,因此存在尿布1的贴合性劣化的风险。因此,在背侧腰身部40中,通过使背侧低伸缩区域61比腹侧低伸缩区域61窄,增大了作用于背侧腰身部40的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
[0090]
因此,在尿布1中,尽管使作用于腹侧腰身部30的收缩力弱,但是作用于背侧腰身部40的收缩力大。因此,在作为整体的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中,沿周向作用了适当强度的收缩力。另外,背侧腰身部40在左右方向上的收缩使连接到背侧腰身部40的腹侧腰身部30易于被拉向左右两侧。因此,构成腹侧腰身部30的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与穿着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从而收紧,使得腹侧腰身部30几乎不会滑落。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可以实现穿着者的腰身周围的良好贴合性。
[0091]
另外,在左右方向上,背侧低伸缩区域62的一侧端62es1相对于吸收性芯11的一侧端11es1位于另一侧,并且背侧低伸缩区域62的另一侧端62es2相对于吸收性芯11的另一侧端11es2位于一侧。即,在背侧腰身部40中,背侧低伸缩区域62的左右方向宽度w62窄于吸收性芯11的左右方向宽度w11(w62《w11)。通过以此方式使背侧低伸缩区域62小,作用于背侧腰身部40的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变得比作用于腹侧的大,并且这可以使得易于确保用于整个腰身构件20的适当收缩力。另外,由于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在背侧作用于吸收性芯11,因此吸收性芯11易于贴合到穿着者的身体,使得可以抑制诸如粪便等的排泄物的泄漏。注意,当由腰身弹性构件45引起的收缩力作用于吸收性芯11时,存在吸收性芯11在左右方向上弯曲的风险。然而,当穿上尿布1时,尿布1的背侧几乎不会在视觉上被识别出以及引人注目,因此即使当吸收性芯11在背侧弯曲时,使用者也几乎不会感到不安。
[0092]
另外,如图4所示,在左右方向上,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一侧端61es1相对于防漏壁部15的一侧立起点15es1位于一侧,并且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另一侧端61es2相对于防漏壁部15的另一侧立起点15es2位于另一侧。即,在腹侧腰身部30中,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大于防漏壁部15的立起点15es和15es之间的左右方向间隔w15(w61》w15)。因此,当穿上尿布1时,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于防漏壁部15,这使得该对防漏壁部15易于在维持间隔w15的情况下保持立起状态而不会使防漏壁部15折叠和扭曲。因此,几乎不会对穿着者引起不适感,并且可以抑制排泄物的侧漏。
[0093]
另外,如图2所示,在左右方向上,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一侧端61es1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0的一侧端10es1位于一侧,并且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另一侧端61es2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0的另一侧端10es2位于另一侧。即,在腹侧腰身部30中,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大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宽度w10(w61》w10)。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端10es1和10es2是每一者均形成尿布1的对应的腿围开口lh的一部分并且易于压靠在穿着者的腹股沟上的部分。因此,在腰身弹性构件35配置为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端10es1和10es2重叠的情况下,腰身弹性构件35易于压靠在穿着者的腿部附近的皮肤上,并且存在易于形成橡胶痕迹的风险。相较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端10es1和10es2及其外侧的区域,因此,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腿部周围的区域中形成橡胶痕迹。
[0094]
于是,期望的是,在吸收性主体10的外端10es(例如,左右方向另一侧端10es2)和侧接合部50(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侧接合部50)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区域中,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s窄于与该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外侧邻接的腹侧伸缩区域71的宽度w71s(w61s《w71s)。在腹侧腰身部30中,腹侧低伸缩区域61设置得宽,这使得收缩力整体上弱,并且存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贴合性变得不足的风险。因此,在位于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两侧的区域中,使腹侧伸缩区域71比腹侧低伸缩区域61大,这使得腰身弹性构件35的收缩力易于起作用。因此,与腹侧伸缩区域71窄于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腰身部30的贴合性的劣化,同时使得几乎不会形成橡胶痕迹。
[0095]
然而,可以采用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s大于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邻接的腹侧伸缩区域71的宽度w71s(w61s》w71s)的构造。根据上述构造,由于与上述情况相比作用于腹侧腰身部30的收缩力小,因此可以进一步使吸收性主体10难以收缩。另外,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收缩力几乎不会起作用的范围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两侧变得较大,因此可以使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腿部周围的皮肤中。
[0096]
另外,如图2所示,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上下方向长度l61长于腹侧伸缩区域71的在上下方向上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邻接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l71(l61》l71)。换言之,在腹侧腰身部30中,形成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对应于l61)长于未形成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对应于l71)。因此,在腹侧腰身部30的上下方向宽度范围中,由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左右方向收缩力弱化,吸收性芯11几乎不会收缩,并且几乎不会在穿着者的皮肤中形成橡胶痕迹。
[0097]
另一方面,与图2中的情况相反,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上下方向长度l61可以等于或小于腹侧伸缩区域71的在上下方向上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邻接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l71(l61≤l71)。换言之,在腹侧腰身部30中,形成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对应于l61)可以等于或小于未形成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对应于l71)。通过上述构造,与长度l61大于长度l71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作用于腹侧腰身部30的腰身弹性构件35的收缩力。例如,在尿布的尺寸大的情况下或在期望防止穿着者的腰身周围的贴合性劣化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腹侧腰身部30具有一定程度强度的伸缩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以满足l61≤l71的方式调节所述长度,可以抑制在穿上尿布1时的位置偏差和贴合性的劣化。
[0098]
另外,期望的是,在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的上端部中,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配置弹性构件。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如图2所示,在腹侧腰身部30中,腰身弹性构件35在定位于左右两端部的一对侧接合部50和50之间连续地配置。同样地,在背侧腰身部40中,腰身弹性构件45在定位于左右两端部的一对侧接合部50和50之间连续地配置。腰身部30和40的上端部是形成尿布1的腰身开口bh的部分。因此,腰身弹性构件35和45沿着腰身开口bh的周向连续配置使得可以增强腰身开口bh的贴合性。注意,即使当腰身开口bh中的收缩力高时,也几乎不会发生橡胶痕迹形成在穿着者的腿部周围的问题,并且当穿上尿布1时,对穿着者引起不适感的可能性低。
[0099]
另外,在尿布1中,期望的是配置于腹侧腰身部30的腰身弹性构件35的平均应力小于配置于背侧腰身部40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平均应力。即,期望的是,在左右方向上将设置有弹性构件35的腹侧腰身部30拉伸单位长度所需的力小于在左右方向上将设置有弹性构件45的背侧腰身部40拉伸单位长度所需的力。通过以使得腹侧腰身部30中的应力变弱的方式配置腰身弹性构件35,可以使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侧的皮肤中。另一方面,通过以使得腹侧腰身部40中的应力变强的方式配置腰身弹性构件45,强化了背侧的收缩力,以便补偿腹侧的弱化的收缩力。这使得易于抑制在穿上尿布1时腰身部30和40从穿着者的腰身滑落。
[0100]
注意,可以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例如,由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自动绘图仪等)以以下方式测量应力。首先,在尿布1中切出要测量的部分,制备样件。在上述情况下,剥离一对侧接合部50和50以分离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然后,在纵向中央位置cl处切断吸收性主体10,将尿布1分离成作为样件的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接下来,使样件(例如,腹侧腰身部30)处于自然状态,将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之间的长度调节成等于处于自然状态的样件的左右方向长度。然后,由夹具保持和固定一对侧接合部50和50在上下方向上的整体。之后,以恒定速率沿左右方向拉样件,测量当样件伸长预定长度(例如,125mm)时的力。该测量执行n次(例如,n=3),将其平均值定义为各样品的应力。
[0101]
注意,“自然状态”是指尿布1已经被放置了预定时间的状态。例如,在从包装中取出处于产品状态的尿布1后,将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向左右两外侧拉,以将腰身部30和40置于“伸长状态”。然后,维持“伸长状态”15秒,然后停止拉动,将尿布1放置在桌子等的平坦面上。自然状态是在平坦面上平坦放置的情况下已经经过了5分钟之后的状态。
[0102]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使腹侧腰身部30中的应力小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应力,建议使将腰身弹性构件35附接到腹侧腰身部30时的腰身弹性构件35的伸长倍率小于将腰身弹性构件45附接到背侧腰身部40时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伸长倍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腿围开口lh易于在腹侧展开,因此在穿上尿布1的操作中,穿着者的腿部(脚趾)几乎不会被卡在腿围开口lh中,由此可以增强尿布1的穿着性。
[0103]
另外,可以在尿布1的背侧腰身部40的非皮肤侧面上设置后处理带80(参见图2)。后处理带80是当废弃尿布1时要使用的带状带构件。例如,通过在使用后将尿布1从裆侧向腰身开口侧卷起并且用后处理带80将尿布1固定在卷起状态,可以在维持紧凑形状的情况下废弃尿布1。在腹侧腰身部30中的应力小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应力的情况下,当以使得背侧腰身部40位于外侧(即,腹侧腰身部30位于内侧)的方式卷起使用后的尿布1时,位于外侧的背侧腰身部40收缩,由此可以减少处于卷起状态的尿布1的体积。另外,通过用位于背侧
腰身部40中的后处理带80固定已经以此方式卷小的尿布1,尿布1可以以更紧凑的形状被废弃,这使得可以增强对于使用者的便利性。
[0104]
另外,在上下方向上,令f1是腹侧腰身部30的设置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范围(参见图2),并且令f2是未设置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范围(参见图2),期望的是,配置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与范围f1对应的区域r1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平均应力大于配置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与范围f2对应的区域r2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平均应力。在腹侧腰身部30的区域f1中,由于设置了腹侧低伸缩区域61,因此与区域f2相比,由腹侧腰身部30引起的应力在区域f1中小。即,腹侧腰身部30在区域f1中具有弱的收缩力,使得腹侧腰身部30更易于从穿着者的身体滑落。因此,通过使背侧腰身部40中的与区域f1对应的区域r1中的应力比在区域r2中的应力强,腹侧腰身部30的区域f1易于被背侧腰身部40的区域r1在左右方向上拉,使得可以抑制收缩力整体的减小。因此,在穿上尿布1时,可以防止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从穿着者的身体滑落。
[0105]
另外,更期望的是,背侧腰身部40的区域r1中的定位于上下方向中央的上侧的区域r1u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平均应力大于在区域r1中定位于上下方向中央的下侧的区域r1d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平均应力。在背侧腰身部40的区域r1中,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侧的区域是接近腿围开口lh的部分。因此,通过使该区域中的应力比区域r1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侧的区域中的背侧腰身部40的应力弱,过度的收缩力几乎不会作用于穿着者的腿部周围,并且当穿上尿布1时可以使不适感几乎不会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背侧低伸缩区域62被设置为与背侧腰身部40的区域r1d的一部分重叠,这使得区域r1d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应力与区域r1u相比易于减小。
[0106]
另外,在从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地设置于腹侧腰身部30中的多个连续弹性构件35s中,令配置于上下方向最下侧的一个连续弹性构件是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期望的是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即,如图2所示,期望的是,在上下方向上,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配置于吸收性芯11的腹侧上端11ea的下侧。根据上述构造,当穿上尿布1时,吸收性芯11的上端部由于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的收缩力而压靠在穿着者的身体上,吸收性芯11的上端部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可以抑制诸如尿液等的排泄物从该间隙泄漏到吸收性芯11的外侧(上侧)。
[0107]
然而,可以采用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被配置于吸收性芯11的腹侧上端11ea的上侧的构造。即,可以采用下端连续弹性构件35sd不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的构造。在该情况下,吸收性芯11与连续弹性构件35s和非连续弹性构件35c两者都不重叠,因此腰身弹性构件35的收缩力不作用于吸收性芯11。这可以使得更易于防止吸收性芯11沿左右方向收缩。
[0108]
另外,腹侧腰身部30设置有设计标志部90,设计标志部90具有诸如图形或文本等的设计标志,并且当从前侧(腹侧)观察尿布1时,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出设计标志部90。图5是当从非皮肤侧面观察时的尿布1的平面图,并且是示出设计标志部90的配置的图。如图5所示,设计标志部90被设置为使得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其至少一部分与腹侧腰身部30重叠。例如,通过将图形、文本字符等印刷在构成腹侧腰身部30的皮肤侧片31和非皮肤侧片32的预定区域上而形成设计标志部90。另外,设计标志部90可以形成在被设置为与腹侧腰身部
30重叠的另一构件(例如,吸收性主体10的不透液性片13a或单独的片构件)上。
[0109]
在设置这样的设计标志部90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设计标志部90的左右方向宽度w90窄于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左右方向宽度w61(w61》w90)。腰身构件30在腹侧低伸缩区域61中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因此,位于腹侧低伸缩区域61内侧的区域中的设计标志部90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因此,当从前侧(腹侧)观察尿布1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在视觉上识别出设计标志部90。
[0110]
《变型例》
[0111]
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出尿布1的变型例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图6a是对应于图2的图,图6b是对应于图3的图。在图6所示的变型例中,腹侧腰身部30未设置有腰身弹性构件35。其余构造与上述的尿布1的构造相同。
[0112]
在本变型例中,由于未设置腰身弹性构件35,因此伸缩性不作用于腹侧腰身部30的整个区域。即,腹侧低伸缩区域65被设置为从腹侧腰身部30的左右方向一侧端延伸到另一侧端。即,在变型例的尿布1中,由于腹侧腰身部30未设置腰身弹性构件35,因此吸收性芯11更加难以沿左右方向收缩,可以使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部。
[0113]
然而,在穿上根据这样的变型例的尿布1的情况下,由于整个腹侧腰身部30都不伸缩,因此腹侧腰身部30的贴合性差,存在腰身构件20容易从穿着者的身体滑落的风险。因此,在本变型例中,期望的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使设置于背侧腰身部40中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应力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作用于背侧腰身部40的腰身弹性构件45的收缩力增大,因此朝向左右两侧拉通过侧接合部50和50连接的腹侧腰身部30,并且腹侧腰身部30易于与穿着者的身体(腹部)面面接触。另外,在朝向左右两侧拉腹侧腰身部30的情况下,该拉力使拉伸力作用于构成腹侧腰身部30的片构件(皮肤侧片31或非皮肤侧片32)上,腹侧腰身部30以拉紧的状态与穿着者的身体紧密接触。因此,即使在尿布1的重量由于排泄物等而增加的情况下,与穿着者的身体紧密接触的腹侧腰身部30也被收紧,并且几乎不会发生位置偏差。于是,在变型例的尿布1中,由于腹侧腰身部30未设置腰身弹性构件35,因此吸收性芯11几乎不会沿左右方向收缩,并且可以使腰身弹性构件35引起的橡胶痕迹几乎不会形成在穿着者的腹部。
[0114]
===其它实施方式===
[0115]
虽然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是旨在限制对本发明的解释。此外,本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变型或改进,自不待言其等同物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0116]
在尿布1中,可以调节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的面积,使得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的面积比在预定范围内。例如,在腹侧腰身部30的面积在30至5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背侧腰身部40的面积在50至70的范围内,并且更期望的是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的面积比为35:65。通过使背侧腰身部40的面积大于腹侧腰身部30的面积,即使在背侧腰身部40中的应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收缩压力,使得几乎不会对穿着者引起不适感。
[0117]
附图标记说明
[0118]
1: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0119]
10:吸收性主体,
[0120]
11:吸收性芯,11b:芯包裹片,11c:狭窄部,
[0121]
12:正面片,
[0122]
13:背面片,13a:不透液性片,13b:外装片,
[0123]
15:防漏壁部,16:防漏壁弹性构件,17:腿围弹性构件,
[0124]
20:腰身构件,
[0125]
30:腹侧腰身部,30sw:侧部,
[0126]
31:皮肤侧片,
[0127]
32:非皮肤侧片,32f:折返部,
[0128]
35:腰身弹性构件(腹侧腰身弹性构件),
[0129]
35s:连续弹性构件,35c:非连续弹性构件,
[0130]
36:皮肤面片,
[0131]
40:背侧腰身部,
[0132]
40b:臀部盖,40sw:侧部,
[0133]
41:皮肤侧片,42:非皮肤侧片,42f:折返部,
[0134]
45:腰身弹性构件(背侧腰身弹性构件),
[0135]
45s:连续弹性构件,45c:非连续弹性构件,
[0136]
46:皮肤面片,
[0137]
50:侧接合部,
[0138]
61:腹侧低伸缩区域(非连续部),
[0139]
62:背侧低伸缩区域(非连续部),
[0140]
65:腹侧低伸缩区域,
[0141]
71:腹侧伸缩区域,
[0142]
72:背侧伸缩区域,
[0143]
80:后处理带,
[0144]
90:设计标志部,
[0145]
bh:腰身开口,lh:腿围开口,
[0146]
cl:中央位置(纵向、长度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包括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芯;腹侧腰身部;和背侧腰身部,所述腹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腹侧低伸缩区域,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于所述腹侧腰身部具有所述多个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而使收缩力减小的区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一侧端位于一侧;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另一侧端位于另一侧;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时所述吸收性芯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重叠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所述背侧腰身部具有背侧低伸缩区域,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是与其它区域相比由于所述背侧腰身部具有所述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不连续的部分而使收缩力减小的区域,并且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所述吸收性芯的左右方向宽度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中具有一对防漏壁部,并且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防漏壁部的一侧立起点位于一侧,并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防漏壁部的另一侧立起点位于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一侧端位于一侧,并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另一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另一侧端位于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中设置一对侧接合部,所述一对侧接合部以环形方式连接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并且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外端与所述侧接合部之间的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外侧邻接
的区域的宽度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中设置一对侧接合部,所述一对侧接合部以环形方式连接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并且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左右方向外端与所述侧接合部之间的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区域中,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比与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外侧邻接的区域的宽度宽。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侧腰身部中,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比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长。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侧腰身部中,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等于或小于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部分的上下方向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侧腰身部和所述背侧腰身部的上端部中,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配置弹性构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腰身部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伸缩的多个背侧腰身弹性构件,并且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小于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令f1为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范围,并且令f2为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未设置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范围,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1的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大于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2的范围r2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在所述背侧腰身部中的对应于范围f1的范围内,上侧一半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大于下侧一半范围内的所述背侧腰身弹性构件的平均应力。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地配置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
位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最下侧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腹侧上端的下侧。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端到另一侧端连续地配置于所述腹侧腰身部中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中,位于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最下侧的所述腹侧腰身弹性构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腹侧上端的上侧。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具有设计标志部,当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设计标志部与所述腹侧腰身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设计标志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比所述腹侧低伸缩区域的左右方向宽度窄。

技术总结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具有:配备有吸收性芯(11)的吸收性主体(10)、腹侧腰身部(30)和背侧腰身部(40),腹侧腰身部(30)设置有腹侧腰身弹性构件(35)。腹侧腰身部(30)具有腹侧低伸缩区域(61),腹侧低伸缩区域(61)包括腹侧腰身弹性构件(35)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不连续、从而与其它区域相比减少了收缩力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一侧端位于比吸收性芯(11)的一侧端更朝向所述一侧的位置,腹侧低伸缩区域(61)的另一侧端位于比吸收性芯(11)的另一侧端更朝向所述另一侧的位置。腹侧腰身部(30)具有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吸收性芯(11)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彼此重叠的部分。芯(11)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彼此重叠的部分。芯(11)与腹侧低伸缩区域(61)彼此重叠的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俊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