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贵飞公司:莘莘学子寻梦三线航空
2019年8月2日—8月17日,由我们12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9名郑州大学及1名首都医科大学同学组成的“随爱西南·寻梦中航”实践队跨过1903公里土地,来到祖国三线西南地区,开启了十五天航空寻梦之旅。
十五天里,我们探访了位于贵州安顺市的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向上探寻了歼7以及其他重要机型研发过程中的故事,同时调研了我国无人机、教练机的发展与市场形势。此外,深入与数10名北航校友开展座谈会,了解他们在贵飞公司艰苦奋斗的航空报国感人故事,并前往贵飞前云马厂常务副厂长吴伟荣先生家中,倾听前辈故事,被老三线航空人奉献、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并将这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精神,通过支教的形式,传递给了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希望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爱国报国的种子。
老三线与新航空:从航空报国到航空强国
从安顺主城区驱车20多公里,道路越来越颠簸,周围的景色也越来越荒凉。穿过连绵的山脉,眼前突然豁然开朗:青山脚下,瓦房错落、道路平坦,山洞里还隐隐传来叮当的敲打声。这里就是航空工业贵飞公司的前身,“老三线”云马厂。
“三线建设”,是国家国防战略最后的底线与支撑,也是一代航空人不可磨灭的特殊记忆。贵飞团委的工作人员黎和鑫在带我们参观时,脸上时时浮起回忆的神情。每到一处厂房,他都会忍不住提起这里往日的繁忙与喧嚣:“云马厂虽位于群山中,但是飞机生产线布局完整,车间之间分工合作严丝合缝,是当时贵州省生产力和生产质量名列前茅的大厂。”
黎先生将队员们带到了贵飞云马厂仅剩的唯一一个在生产的山洞车间。他说,那个时代凿出这么一个宽3.5米,高不到10米的山洞需要三年,只有人工凿不开的地方老三线人才舍得用炸药炸,也正因炸药,许多工友都没能看到车间投入使用。车间建好之后,各种设备、技术又成了一大难题,这便出现了当时拿粮食向前苏联换设备的情况,老一辈的艰苦奋斗,成就了现在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云马厂就要全面整体搬迁到贵飞航空城,这些老厂区或许会被建成三线航空文化旅游基地,供广大航空爱好者前来追忆和考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后一个仍在使用的山洞车间、机器轰鸣的零件加工厂、古老斑驳的旧式礼堂、还有屋舍俨然却早已人去楼空的老生活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云马老厂完成了它的使命。郁郁葱葱的青山下,只有建筑斑驳的墙壁在向我们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安顺盛夏的阳光照耀着贵飞航空城新厂房熠熠生辉的红色标语“打造国内一流教练机基地,打造世界一流无人机基地”。这标语是贵飞在新时代下的新目标。记得珠海航展上航空工业“山鹰”飞机、FTC-2000G多用途飞机划破天际的道道银光,那是航空人、贵飞人的荣光。
在贵飞航空城制造区,队员们跟随李婷婷老师走遍整个制造区,听着老师的讲解,感受着每一架飞机从零件到整机的过程,成吨的材料、几十万颗铆钉无一不是这架飞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表示,从材料的选择,到零件的制造再到飞机的组装成型,每一步都浸透着航空人数不尽的汗水。我想,作为北航人,必须要有这样的精神和意志,在祖国最需要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
贵飞航空城恢弘的生产分厂、庄严的办公大楼、宽敞的试飞区,无不体现出贵飞发展的迅猛步伐。从航空报国到航空强国,贵飞一路走来。在新时代的号角下,不变的是三线航空人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报国之心。
老学长与新学子:无悔航空,殷殷期待
从座谈会到上门采访,我们在贵飞见到了数十位北航前辈。他们有些是参加了三线建设的老前辈,也有近些年才加入贵飞的师兄师姐。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能听出他们对发展航空事业的自豪与对年轻人的殷殷期待。
听我们提到,北航的部分学子不愿学习传统的航空航天专业,而是选择更加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时,校友彭卫国感到无比痛心。从三线航空一路走来的他,铿锵有力地对我们说:“祖国的航空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为了伟大的复兴梦,航空科技必须往上走。”他也嘱咐我们:“年轻人不要贪图安逸,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寻求内心的平衡。”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贵州也已经飞速发展起来了,贵飞有能力给优秀人才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表达了十分欢迎北航学子来到贵飞为航空工业贡献力量的心情。听了他的话,我们都受益良多。
在贵飞云马厂前任常务副厂长吴伟荣先生的家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航空人的风采。已近七十岁高龄的他亲自下楼迎接我们,让我们感到受宠若惊。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吴老先生深情回忆了他与航空事业是如何结缘、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讲述了一家三代人献身航空与航天的事迹。如今,他仍在贵州通用航空公司中担任总工程师,立志设计制造出一架中国自己的小飞机。吴老告诉我们,一定要有不懈钻研的精神。他说:“到一个地方去,你不能看热闹,要看门道。”正是这种时刻“看门道”,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得吴老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他书房内厚厚的几大本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采访中,吴老几次接到工作电话。许多技术问题,年轻的工程师解决不了,在吴老这里却只是三两句话的小事。
在后来对吴老的采访中,当队员们问到吴老对航空学子有什么建议时,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作为飞机企业来讲,很需要飞机设计制造人才。而作为人才的你们,发展航空工业要有坚定信念,没有这种信念你在这里会感到很枯燥。但是当你真正沉下心来,你会发现实践中的语言都是由书本上的语言转化而来的。希望这些企业不断有新东西,有创新的机会。我们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的时候,要有灵活性,运用知识的时候要有巧妙的转化。其实,实际上没有人去教你知识,都是自己去学。”受教之余,队员们无不对吴老孜孜不倦的航空报国情怀表示敬佩。
西南深山朗朗书声:爱国精神,薪火相传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是西南群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从火车站驱车四小时,我们终于在一路颠簸后抵达了这里。招生、分班、上课,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我们也希望将更多的知识与爱传递给这里的孩子们。
忘不了,第一天招生时挤满办公室的家长;忘不了,每天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清澈渴望的双眼。
美术课上,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画下《我心中的祖国》。孩子们笔下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复兴号列车、神州火箭……全都表达了心中对祖国的满满热爱之情。其中一个苗族小女孩在纸上画下了一朵向日葵,我们问她寓意,她说:“五十六片花瓣代表五十六个民族,我们的国家就像这朵向日葵一样欣欣向荣。”
音乐老师带大家学唱《爱我中华》,大家却早已将歌词熟记于心。“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将满满的爱国情融入悠扬的歌声。
航空概论课是我们为孩子们准备的特色课。航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航模,与同学一对一进行拼装教学,同时讲解北航的历史、给他们讲贵飞老三线航空人忠诚报国的奉献故事。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所有的同学都认真的拼装完成了一架架航模飞机,孩子们与老师一起从楼上将飞机向外抛出,仿佛抛出了自己心中的航空梦想。
地理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中国的版图,为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家乡湖南,也介绍了祖国其他辽阔的地方。孩子们都感叹于祖国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满了探索世界的渴望。
山里山外、苗族汉族、小学大学,如此不同的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夏天走到了一起,相同的是我们共同流淌着的中华血脉,是我们共同的一腔爱国之心。告别中航、告别小学,夕阳下的背影显得格外挺拔,实践队员们表示,内心的一腔热血已被点燃,励志为祖国的航空航天工业贡献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队员感想
进入北航校友吴厂长家中与老三线先辈深入交流,听着他讲述他的生平,仿佛在脑中播放了他整个人生的一部纪录片。
三代人将自己的一辈子献身航空航天。
——王雯雯
一个个零件是如何组装成飞机,在我们脑海里已经有了答案。各个零件设计的权衡取舍,未来将涉及到的维修工作以及大件零件的可替换性都表现了飞机制造过程中不俗的前瞻性,更为佩服一代代航空人的付出与努力。
——袁浩宇
尊敬的贵飞职工和我们举行了座谈会,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航空人才怀着空天报国的精神与斗志,来到了位于贵州的贵飞。如今中航贵飞已经有了完善的待遇与制度,带动了安顺市的经济,安顺市现在已经是个物价很低,气候舒适,基础设施齐全的宜居城市。我们从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感受到了那份斗志,为强军,为科技,为强国奉献自己,从多个方面为贵飞,为军民,为祖国努力真挚奋斗。
——郭心成
在贵飞公司,从和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对于我国航空事业的热情。第一次看见飞机从零件到试飞的全过程,这些航空人身上艰苦奋斗、全心全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支教的过程总得来说是欢乐的,我们给孩子上课,去孩子家里进行家访。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两个星期对于这些孩子们的影响可能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把大城市的一些教学理念和孩子们分享。也希望能在祖国七十年华诞之际,将爱国主义教育带到这片山区的土地上。
——张英鹏
结语
爱祖国,爱祖国的蓝天,也爱祖国的青山。爱国,是一种本能,也是一份传承;报国,是一份承诺,也是一生实践。我们用脚步丈量西南大地,被三线航空前辈的热血感动,也用心将这份感动传递。“随爱西南寻梦中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辈定当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