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王莹:世上没有平坦的路 只有认真走路的人
7年前,王莹博士进入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工作时,她听到了太多人的期许:“迅速转换角色,早日在工作中挑起大梁。”那时候,她也陷入沉思,如何迅速成长?如何保持前进动力?如何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待?7年的时间,王莹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初到直升机所强度室时,恰逢重点型号进入详细设计阶段,那是一个令她懵圈难忘的工作阶段,她突然发现博士毕业只是多了一张证明阶段学习的学位证,而不是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工作能力。看着屏幕里的那堆框和梁,她心生疑惑:“这就是直升机吗?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几根框梁就能撑起它?这些L型的角材起到什么作用?”非直升机科班出身的王莹有些茫然。
但王莹不服输的性格不允许她止步不前。在发现自己的短板后,她立即给自己规划了新一轮的知识与技能学习。那段时间,王莹利用所有休息时间恶补直升机方面的知识。“旋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动和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有什么共同点呢?”“原来框、梁、蒙皮、角材能够传递这些载荷啊,怪不得这些结构就能撑起一架直升机,传力路径一定要合理。”
半年后,王莹对直升机技术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时任项目负责人邢益辉看到了王莹的进步,他交代给了王莹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全机静力试验测点布置、试验风险分析以及试验数据分析。
王莹既有点紧张又有些兴奋,她为这个机会已经作了很久的准备了。
“为什么要布置应变片?”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这好像是个很大的命题啊。”王莹咬着笔头,看着笔记本上写下的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
“首先必须要了解直升机的传力路径,在试验工况下承受哪种载荷,必须一一梳理出来。”突然,她又顿了下笔,“这部分工作好像很繁琐啊,我似乎需要将所有的强度计算报告都看一遍,甚至有的地方还得重新计算,才能知道哪些地方是危险的。”
她挠了挠头,停下了笔,“得编个数据处理的工具才行,不然这海量的数据绝对会扰乱我的思维。”看着记事本上已经满满当当的字迹,王莹长舒了口气:“嗯,基本的技术路线就是这样的,不过还有一些东西可能需要再补充一下。”邢益辉拿着王莹的笔记,认真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贴片的时候,注意一下结构的可达性”。
王莹编写的测量任务书成为直升机所强度试验室迄今为止收到的最为完整和清晰的任务书,解决了以往全机试验现场定点影响效率以及试验数据可追溯性差等问题。王莹也通过预试结果预测出直升机过渡段某部位存在试验风险。
担当在努力中迸发
2016年下半年,王莹刚休完产假后不久就开始担任型号强度设计负责人,工作变得异常忙碌。为了严守节点、保证质量,她经常前往生产现场处理问题。最终王莹不负众望,攻克了技术难关,填补了无人直升机强度刚度规范编制的空白,创造了一年时间完成新机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新纪录。
2016年6月,王莹被委以重任,开始担任型号静强度专业负责人,正式开启自己更具挑战的征程。2018年,全机静力试验的顺利通过是保证型号顺利首飞的重点之一,为保证首飞节点,作为无人机全机静力试验项目负责人,从详细设计完成后,王莹便投入了全机静力试验的设计工作中。她白天需要处理各种沟通协调方面的工作,晚上加班计算载荷分配。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计算工作于2018年初完成。当她满心欢喜地将载荷分配结果发给强度实验室的专家后,得到的却是依目前的试验条件方案无法实施的结果。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她在修改过程中加强与试验室的沟通,经过1个多月的修改完善,最终制定加载方案,为以后的全机静力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型号首飞成功。王莹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记录了当时的心情:“世上没有平坦的路,只有认真走路的人。两年来,我们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攻克了研制道路上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如期完成了首飞前的强度保障工作。所有的付出与心血换来了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