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依仗高水平操作的工种,都会被科研的精巧设备所逐步替代
相比于其它飞行器而言,多旋翼飞行器概念和实体的出现时间并不算晚,这与我们当下的认知有一定差距。我们普遍是在微电子技术取得快速发展后,从对定点悬停需求比较强烈的航拍领域中开始建立对多旋翼飞行器的直观认识。这样的方式容易让我们不自觉地放大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领域形成的有限认识。
想进入无人机行业,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学习上不知道该选择AI方向还是控制方向,或者具体一点,是不知道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不清楚它们在无人机系统开发中的作用。所以城堡觉得这部分内容可能不是特别系统的了解无人机,有必要的话仔细了解无人机的飞翔模式,方便日后自己的选择、学习、积累等方面都会很有帮。
当我们针对一个任务设计无人机系统时,首先需要把任务要求清晰地描述出来才行。比如说要求一个无人机系统可以抗五级风,这是个非常模糊的任务要求,光靠这几个字的描述是无法进行精确设计的。以此做出的行为也不能称作设计。现实中任务目标会更加复杂,比如以某种响应速度实现避障动作,以某状态(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特定边界来进行环绕飞行,根据某些信号特征实现快速机动,针对某种特定信号的滤波行为等等。
无人机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清楚其非最小相位特性是让我们很难通过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直接设计高性能控制器的重要原因。借此我们可以分析出在某些飞行状态中,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系统性能,比如直升机型无人机俯仰通道飞行中挥舞角和俯仰角的耦合造成了非最小相位情况,这时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线性控制器,就应该尽可能消除其中的耦合关系,并从中计算出相应的挥舞角边界和前向速度上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