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航空工业决胜2020:冲刺四季度 这个群体成为中流砥柱

航空头条 > 航空工业决胜2020:冲刺四季度 这个群体成为中流砥柱

 这一年,“十三五”规划结束了。第四季度,航空工业科研生产经营进入了冲刺阶段。
这些人中,有一群人,他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决战决胜2020”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拿出了“见我一面,跟我干”的气概;他们肩负着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全力确保年度各项科研管理生产任务的完成。这两个人,是航空业的共产党员。
无论是上游的研发设计、原料加工环节,还是中游的零部件制造、配套环节,再到下游的总装、试飞等环节,都可以看到这一群体冲锋的身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架飞机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试飞的整个过程,这些党员团队是如何在危急的任务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
研究与开发。
"我们一起来绘制地图!
大获全胜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考验,航空工业成都院党员们咬定目标,谱写出了“齐力断金”的奋斗之歌!
你在哪儿,平光?”"我和彬杰就在这里!"「若石,你在哪里?」"我和雪峰在霞这里!"这种情况最近在航空工业成都经常遇到——找强度的同事要去结构化部门,找结构化部门要去强度部门。
原某飞机详细设计发射图是成都一家航空公司今年的重点工作,结构强度平台面临着疫情的影响,创新多,改动多,设计迭代频繁,协调协调的工作量大,可发射图时间仅为3个月。强力部和结构性部联合策划组建党总支部,发图组队,共筑图同心圈。
强度设计杨平光、牟彬杰面对首次应用的关键技术,与结构设计齐头并进,从方案设计、工艺施工入手,同步进行生产全过程周期控制,进行现场勘察、现场变更,提前释放设计风险,完成多轮设计迭代,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疲劳强度设计舒茂盛不慎踩空,脚部骨折,还顾不得卧床休息,架起拐杖继续发图;静力设计于霞尚在孕期,结构设计穆雪峰、邵若石一家人生病住院,可他们却不知如何克服困难,一起完成了4个强度发图。两委300余人在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写下了《强战鹰形,度万里长空》和《结丹心雕龙,构蓝图铸剑》的新篇章。
零件制造
"前线更适合我"
将工作标准调至最高,将精神状态调至最好,将工作劲头调至最大,分时必争去“抢”,千方百计去“拼”,有胆有识去“争”,锻造,锻造!
十月下旬,贵州安顺连日阴雨连绵,阳光透过窗子,洒在航空工业安大模锻厂的车间内。在一片繁忙的景象中,其中一个师傅的身影显得有些特别。李飞,模锻厂党支部的普通党员,安大唯一获得锻造技术职称的女锻工,也是一位怀孕18周的准妈妈。
8年多来,她在630T冲压设备上工作,是团队的行家里手。由于身体的原因,分厂正在考虑给她重新安排工作,减轻负担。但是她拒绝了:“现在任务很重,到处都缺人,作为党员,一线工作更适合我。”新产品出货急,批量大,不方便干重活,她协助班长排产,及时安排坯料装炉加热。凭着丰富的经验,她合理地利用设备及加热炉的特点,使每天的排产丰满有序。
共产党员突击队员们经常说:“全面完成全年的生产经营任务,就是以突击冲刺为目标。近来,安大掀起了大干一场的四季度热潮,在党委的领导下,队员们迎难而上,冲锋陷阵,聚焦公司全年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满意答卷。
和时间赛跑,和困难的问题对抗。
等不及的危机感,不堪一击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螺旋桨总装现场,一支年轻的队伍正全力冲刺!
十月二十四日晚十一点,航空工业惠阳总装车间助理谢文志和工头赵红领正带领车间全体党员突击队员在现场解决某新型螺旋桨装配的技术问题。本品为新产品,无经验可借鉴,装配周期只有两天,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他们平均年龄仅25岁,分成两个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全力保障新款产品顺利组装交付。此型号桨叶重量大,6人同时协调配合,用时30分钟即可完成一桨叶装配。并且完成螺旋桨的最终组装,需要4次重复拆装。北边是深秋,夜间气温降至5℃左右,负责组装的小伙子们都穿着短袖,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背。
推进器体积过大,容易产生卡滞现象。谢文志立即召开工作会议,工程技术部、设计所等兄弟单位半个小时内就集合起来,大家全力配合,终于在第二天晚上10点顺利完成了平衡试验,转入下一个试验阶段。
关键点,党员突击队争分夺秒,迎难而上,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不屈不挠,不屈不挠,不屈不挠,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不折不扣。由党委领导,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全年科研生产经营目标,实现了2020年度目标。
成员即责任"
勇于决战,树立必胜的信心,抓住关键,打通瓶颈,力保生产起落架。
四个季度中,多项科研任务与生产交叉进行。仅7个人的航空工业生产车间钳工班,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同时,还经常前往主机厂保障试飞试产任务,压力很大。“劳模是动力,党员是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模、技术专家张振刚说。
某型起落架的研制过程中,活塞与轴系的配研成为研制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振刚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生产现场度过。经过反复琢磨、试验,自己设计制作工装夹具,终于解决了这个关键的工艺难题,从而保证了研制节点的安全。
起落架制造车间党支部,这种党员很多。围绕突破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这一目标,不遗余力。
支部以强化示范引领为重点,围绕国家重点型号起落架生产制造,设立了一批党员先锋岗,组建了一批党员先锋队,塑造了一批先进典型,营造了全员比、学、赶、帮、超的生产氛围,有力地保证了年度各型号起落架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航空总装。
抓住产品交付的“生命线”
钉钉子,啃骨头,抓进度,破难关,沈飞总装人在困难面前,为梦想而奋斗。
作为航空工业公司沈飞总装厂的一名技术负责人,魏越也是突击队党员骨干,从接到攻坚任务开始,他就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随时掌握飞机技术状况的进展,与兄弟单位对接机上问题。
春天的时候,飞机进入总装车间,秋天的时候进行了试飞,但是他从来没有在天黑前离开工厂。他曾经开玩笑说:“上次看到这片草地还没有完全变绿,现在都已经长满了落叶。当飞机进入总装时,一天都不能耽搁。可能是今年疫情爆发,成品缺件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排队的人惊恐地说:“这么多钢索,我们从哪里开始梳理啊!"这麽短的时间,能完成工作吗?"魏越组织好大家,开了动员会,鼓励大家多出力,多奉献。大家集思广益,最后确定了“先骨干,再框线,再支线”的工作思路。干劲又来了,这一次伙伴们都信心百倍,最大限度地减少缺货的影响,用智慧抢出产品的“命脉”。
面对迫在眉睫的任务节点,沈飞总装厂党委成立了技术室党支部。在某型飞机的科研生产中,他们大胆承担,主动作为,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经过前期准备,全程跟产,缩短了工期。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波音公司继续评估NMA新型客机技术 或将在适当时机启动 下一篇:空客预计在第四季度停止亏损 客机交付数量将有些提高